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物理教学环境教育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引言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高速发展,但是由于不良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所诱发的环境问题却始终在困扰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的解决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环境教育来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中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自己世界观的最重要时期,中学教育是学生教育中最重要的阶段,因此一定要抓好中学阶段的环境教育.另外,环境科学具有多学科的特点,现存课程内不少学科内容直接与环境教育有关,所以宜采用渗透模式把学科内容与环境教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目前中学正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一些学科的教师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渗透环境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物理学科,一方面它是以探索和实验为基础,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它又和环境紧密相连,可以很好地实现中学环境教育的目标,即:使学生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对待环境的态度,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改善环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采取何种方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怎样选择渗透内容,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介绍一下我们在这个方面所做的初步探索.
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一般形式
1、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来渗透环境教育
作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第一步就是创设情境,提出课题.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从而实现环境教育的目的.比如:在讲授能源及能源的开发利用时,为了创设情境,提出的问题可以包含以下几个具有环境教育意义的问题.
(1)目前的能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
(2)节能有何重要意义?
(3)可以开发的新能源有哪些?它们有何优点?
围绕这些问题,让学生搜集信息,翻阅资料,在教师在指导下讨论总结,使学生形成节能意识,对能源使用的负面影响有清醒认识等等.
物理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讨论法、个案分析法、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等.
2、在课后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来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利用课题研究来渗透环境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多方位的.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观察、思考、亲自去检测、调查了解,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形成强烈的环境意识,培养亲自动手动脑解决环境问题的自觉性和实际能力.
我们认为,研究课题的选择可以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可以联系当地实际情况来选择.比如,学校周边的环境不是很安静,可以让学生进行噪声污染及其控制方面的题目;第二,可以联系日常生活来选题.比如,可以以“无氟冰箱好在什么地方”为题进行课题研究.这个题目涉及到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我们要保护臭氧层这个环保知识;第三,可以结合时事与历史来选题.比如,在讲到放射性污染的时候,可以结合当今国际上发生的核泄露事件、核废料处理纠纷以及历史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来选题.
3、在对学生的教育评价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
为了真正将环境教育落到实处,在现行状况下,很有必要对学生的评价中加入部分与环境相关的内容,如在考试中加入相关的试题.以今年的高考为例,江苏文理大综合卷(满分300,含盖政、史、地、理、化、生),物理试题中出现和环境有关的题目有三处,共计约15分左右,占总分的5%,且都和能源有关.上海理科综合卷物理试题出现了讨论节水灌溉的方式,物理单科卷则是讨论电磁辐射强度的环保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真正深入做到师生对环境教育的重视,不流于形式,不做表面文章,从而实现环境教育的目标.
三、环境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渗透点及其内容分析
对比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华东版初中物理教材,我们总结了与中学物理教学相关的拓展环境课题:
功和能
(1)现有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2)寻找新能源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1)噪音问题
(2)新型黑板擦的设计
分子动理论
(1)城市中的热污染
(2)城市家庭空调使用的有关研究
电磁学
(1)静电问题
(2)干电池的回收和处理
(3)生活中的电磁污染
光学
(1)太阳能的利用和发展
(2)太阳能热水器
(3)光污染
原子和原子核
(1)核能──利益与风险
(2)核裂变的应用及对核聚变的展望
(3)放射性生存物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在相应的章节,教师可以自主地加入相应的有关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
四、对环境教育的展望
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中学物理中渗透环境教育,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环境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能灵活地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中去.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渗透环境教育,目的在于使其内心对社会和知识的感悟、体验和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在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新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