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医理论的核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中医理论;价值
中国医药学具有数千年的历史,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总结,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创性、实践性、科学性。本文作者长期从事于中医内科工作三十余年,曾逾数十次反复研习中医理论,从中受益匪浅,感悟中医的博大精深,中医理论的核心价值所在,现阐述如下。
1 四大经典著作
1.1 《黄帝内经》 中医起源于先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黄帝内经》一书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每部各八十一篇,共计一百六十二篇,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法、治疗、预防等。全书从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养生、运气等十一大类,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是中医的开山之祖[1]。
1.2 《难经》 原书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共三卷,系东汉以前秦越人所撰。《难经》以假设问答,解释疑难方式编纂。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穴道、69~81难论针法。《难经》的贡献补充了《黄帝内经》中之不足,丰富和完善了中医理论基础[2]。
1.3 《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而成书。经晋·王叔和整理,编次而形成于后世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是中医辨证理论的第一部专著,它的问世,确立了中医辨证理论体系的形成[3]。
1.4 《神农本草经》 成书于公元三世纪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医中药的第一部专著,全书共记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按药效和使用的不同而分为上、中、下三品。概括地讲述了中药的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并注意到药物的采集时间、炮制、贮藏方式,以及丸、散、膏、酒等剂型。是中医治病救人的有力武器。
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从事中医工作者必读必备的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基础。在临床工作中,是指导理论与实践最高经旨。无论是临床实践工作、看病用药、病历书写、写作论文以及学术交流、疑难病例会诊等,必“引经据典”《经文》要旨、核心理论[4]。
2 金元四大家
2.1 寒凉家刘元素 刘元素,字守真,约生于宋大观4年(公元1110年)金·河间(河北河间县)人。著《素问·玄机原病式》以五运六气来概括《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以阐发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名噪一时。刘元素以火热立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药为主,为火热一论的开山之师,后世称之为寒凉派。
2.2 攻邪家张从正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宋金时(约生于公元1156~1228年),睢州考城(河南)人。著《儒门事亲》三卷,精于医,贯穿《素》、《难》之学。他认为病由邪生,“邪去而正安”,创攻邪祛病的汗、吐、下三法为去邪的要法,为攻邪论的宗师,后世称之为攻邪派。
2.3 养阴家朱震亨 朱震亨,字彦真,公元1281~1358年,元代金华(浙江义乌县)人,世居县之丹溪,学者尊称为丹溪翁。著《素问·纠略》一卷。朱丹溪倡“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后世称为养阴派。
2.4 脾胃家李杲 李杲,字明之,晚年号东垣老人,金元时真定(河北保定市人),生于公元1180~1251年,从学于易州张元素,在其脏腑辨证的启示下,创“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对于内伤诸病,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后世称为补土派。
金元四大家刘元素的火热论,来源于《素问·热论》和《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火热论的观点认为“六气皆能化火”。临床应用则分为表里二证,火热在表,则用辛凉,甘寒之法以汗解;火热在里,则用承气诸方以下解;表里俱热,则用防风通圣,凉膈散以两解之,不愧为火热一论的开山之师。张从正多言“风从火化,湿与燥兼”临床多采用元素所制诸方,不论火热与否,概之为邪气,主张祛邪务尽,攻邪从速,倡汗、吐、下三法攻邪之治。三法亦分表里,在表者汗之,在里或吐、或下之,特别是运用吐法得心应手之妙,是谓攻邪论的一代宗师。朱震亨为刘元素的再传弟子,遵刘元素火热论的启示,发挥“阳有余阴不足”之说,变六淫为火邪,为内伤之火。所谓“阳有余”乃指相火易于妄动而言,相火妄动则易伤,导致“阴常不足”,治疗以滋阴泻火之法。使火热论蜕变为滋阴说,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李杲创立“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以突出脏腑脾胃为主。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所出,相火为元气之贼,“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一负”因而发明甘温除热和升阳泻火的用药法度,对于内伤诸病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世称赞为补土派的先导者[5]。
3 明清温热学派的四大领军人物
3.1 吴有性与《温疫论》 吴有性,字又可,明末江苏震泽人。崇祯辛己(1641年),山东浙江,南北直隶,温热成疾,流行极广,诸医以伤寒之法治之无效。吴有性独创独辨为瘟疫,而非伤寒,按法施治,大获奇效。著《温疫论》一书,创立温疫学说,为温疫一病建立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辨证纲领,对温疫的传染性、病因、侵入途径、传变方式、部位、治疗自成体系,为温疫学说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3.2 叶桂与《温热论治》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清代江苏吴县人。生于清康熙乾隆年间,祖父两代俱业医,著《温热论治》,创立温热病的发病和病机,统以卫气营血四字概之。开宗明义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叶天士的卫气营血之说,具有一、二、三、四深浅的概念,所以他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犹可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是也。若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耳。”
3.3 薜雪与《湿热条辨》 薜雪,字生白,号一瓢,清代江苏吴县人。两征鸿博不就,所著诗文甚丰,医与叶天士齐名。《湿热条辨》一书,就湿热病因、病机、病证、治法更为系统,弥补了叶氏温热病的不足。
3.4 吴塘与《温病条辨》 吴塘,字鞠通,江苏淮阴人。生于清乾隆嘉庆(公元1736~1820年)年间。由于吴氏经历了多次温热病的流行,因而他便专心志于温热病的研究。从《素问·热论》诸篇,以及张仲景的《伤寒论》、吴又可《温疫论》等下功夫。认为《热论》所载,是发明温热病的基础,而《伤寒论》则辨证立法制方,极为精道,叶氏治疗温热病种种方法,极为折服,创温病三焦学说,将叶氏的临床经验组成银翘、桑菊等方,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了叶氏的理论[6]。
温热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刘元素对火热病理、法、方、药论述是温热学派的先导,属于温热学派的第一阶段。至明代吴有性的《温疫论》问世,对温疫的传染性、病因、侵入途径、传变方式、治疗自成体系,此为第二阶段。叶天士首创“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病机说以及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辨证说,温热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便已形成。薜雪的湿热病的病因、病机、病证、治法更为系统,弥补了叶氏之不足。吴塘创立三焦分治的辨证纲领及概括了叶氏的卫气营血的辨证理论,又将叶氏的临床经验组成了银翘、桑菊各方,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了叶氏理论,此为温热学派的第三阶段。明清时代温热学派的四大领军人物,对温热病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丰富和发展了温病学说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程士德.内经讲义.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1-8.
2 中医辞典编辑委员会.简明中医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754.
3 李培生.伤寒论讲义.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1-5.
4 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1-3.
5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38-80,12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