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式绘画教学正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式绘画教学正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在国家重视素质教育,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许多学校对特长生优先照顾等诸多原因的催化下,儿童美术教育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绘画兴趣班遍地开花,如火如荼。家长该如何选择美术培训机构或美术老师,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方式,来陪伴孩子的美术之旅呢?

赞成!

中国式绘画教学把孩子的灵气都教没了。

看看那些绘画班,老师在黑板上画,孩子们在下面依样画葫芦,画得像的就是好,画不像的就不好,这样的临摹教育怎么可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像力?

反对!

要创造也得学技法。

绘画是技巧性很高的艺术门类,要想学好绘画,当然需要大量的临摹和写生,中国式教法可以让孩子练就扎实的童子功,为孩子铺平美术创作的道路,有什么不好呢?

专家怎么说

杨红

杨之光美术中心校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少儿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理事、广州番禺区青年书画协会会长。

问:请谈谈国内美术教育的现状。

答:10多年前,我曾经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面对一群经过统考筛选出来的学生,非常困惑,不知如何教,因为其中的很多孩子,完全不具备艺术家的潜质。这些孩子4年读完了才知道,自己根本没办法成为一个画家,因为他们欠缺了对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创造力。他们只是掌握了一些专业技法,大都思想从众,缺乏内涵。

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答:中国培养美术人才的模式有问题。不少学生小时候没有美术基础,念到中学,甚至念到临考前的几个月,发现自己文化课不行,只有考美院这样的艺术学院才能读大学,于是临时抱佛教,上短期美术班培训几个月,掌握一些技术,然后就参加统一高考,进了美院。你可能会好奇,没有或很少美术基础的人,怎么能通过全国考试进入美院。其实,美院入学考试不考理论,光看作品,看学生的造型基础和色彩基础如何。这种考试基本上是设置好的,画一对静物或人像,老师们平时都大量训练过,只要学生掌握得不错,现场发挥不失常,就较容易通过。

问:除了高考招生模式带来的系列问题外,中国式美术教育还存在什么根本性的缺陷?

答:强调画得“像”,这是我国美术教育最大的问题。老师和家长都强调要“像”,认为像就是好。要像就得学技法啊,所以孩子们一开始学画就学技法。可是,“像”就是复制,复制与创造天生就是背道而驰的。复制得不好,糟糕;复制得好,更糟糕。为什么我们的研发能力、创意产业如动漫产业、设计等都不行?就是因为缺少创造,到处都在复制,“山寨版”流行。我们的基础教育有问题,一来就是老师灌输,学生把老师那套学到家就行了,创造力就这么被扼杀了。

问:西方美术教育观念跟我们有什么主要的不同呢?

答:在我国不少家长的眼里,艺术学习的目的要么是为了成名成家,要么是掌握一种谋生技能,甚至只是为了成为特长生为考试加分。美术教育是一种“术”,而不是“美”。西方人则相反,他们一直都更强调“美”,而不是“术”,认为艺术可以提升审美能力,陶冶情操,艺术的成功,也得益于创造了美,而不是技巧的纯熟。所以,西方孩子从小就经常被带去参观各种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美术馆,而我们的孩子则不停地临摹、练习,“师从某人,跟随某法”,很少参观博物馆――当然,一个客观原因是,我们国家的各种博物馆、美术馆,比西方国家比如美国要稀缺得多。

问:为什么创造力培养比美感培养、就业更重要?

答:你可以观察到,美院出来的很多学生都没有走美术创作的道路,只有少数特别有天赋、有爱好的人才能真正成为画家、美术家。

但是,如果美术学院的学生接受的是创造力培养的话,那么,就算不能成为画家、艺术家,也是具有艺术特质的人,从事很多其他的行业,也会很有优势。比如进入大公司,将在学艺术的过程中培养出的想像力运用到营销、推广方面,是很容易做出成绩的。如今美院毕业的学生有很多进了房地产营销、装修行业,多数都做得很好。包括张艺谋,如果他早期没学过画画的,只怕未必有今天的成绩。正因为他拿起摄影机就知道怎样取景,知道怎么才能打动读者,所以他能成功。艺术只要在想像力方面打开了窗户,灵感就能如泉涌。

问:为什么艺术教育可以成为培养创造力的主要手段?

答:艺术最能给孩子带来快乐,最能为孩子所接受,最需要想像力。每个生命最初的时候都是富有想像力的,随着知识的增加,想像的空间被逐渐压缩,这种知识的积累主要来自科学的教育,所以,艺术教育的存在,可说是对科学教育的弥补,是对想像力的挽救,没有了想像力,就不可能有创造力,因为创造力的核心就是想像力。

从另一方面看,即便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科学,其发展也需要想像力去成就,如果没有想像力,就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哥德巴赫猜想”。缺乏想像力的科学家,不可能成为顶级的科学家。所以我们提倡“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语)。

如果你只想到事实,你就不会想像了。艺术教育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从有限的事实中摆脱出来。

问:老师或家长在辅导孩子画画时要注意些什么?

答:不要对孩子的画画妄加评断,而且唯我独尊:“你画的什么啊,这么丑!”或“你画得不像啊!” 这些评语是非常错误的。小孩子凭借观察把事物、场景记录下来,自有他的道理,可能是加入了主观因素,但也有可能客观上他看到的就是这样。你要尊重他的发现。

当孩子画画时,老师不可以代劳,可以有适当的辅导、指导,必要的示范,规律的东西一定要教,不能完全任由孩子自己去苦苦寻找,比如,什么样的颜色搭配能产生力量、美感、节奏等等。这些是工具,是常识,孩子可以去运用。你还可以告诉孩子,这些规律不是不可以打破,他可以去尝试、摸索打破,创造新的规律。

创意很重要,技巧性的学习应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如果不能过早开始技巧性学习的话,那什么时候开始比较合适呢?

技巧是工具,是配合表达用的。技巧的学习应该是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每个年龄阶段的技法的发挥和表现是不一样的。比如,1~3岁的孩子画画就是涂鸦,到了5~6岁,可能你想让孩子涂鸦,孩子都不涂了,他已经出现了形体的概念。技巧要服从于课程。过程比结果重要。比如有的孩子一次课学得不好,相关的技巧掌握得不熟练,这不要紧,重要的是,孩子在这个听课的过程中是不是有过创造性的思考,是不是享受过,是不是快乐地做。整个过程都经过了,就算是画得不好也不要紧。他将来总有一天可以掌握这些技巧,时机成熟了,自己还可以做出来。再说到比赛奖项,其实画画的人和家长有时并不明白作品为什么得奖?好在哪里?艺术没有标准,结果也可能是偶然,因此参与和享受过程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