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言文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财富,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邃,还可以学习到原汁原味的古文知识,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就笔者数年来的高中语文教学经验,简要谈一下我对文言文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 经验

首先教师应该明确: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绝不只是让学生能够看懂浅易的文言文而已。假如学生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就看不懂类似浅易的文言文;假如学生离开校园,就把文言文弃若敝履,就再无兴趣阅读古典文言作品,那么我们就不能说高中的文言文教学是成功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习惯,真正的扎根于文言作品中,理解品味,汲取营养。

1、教给方法,培养习惯

《师说》一文表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其中“传道”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回顾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历程,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知沿用了多少年。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教师在尽“解惑”的职贵,其实它是造成现今文言文教学模式僵化的根源。学生看不懂文言文,教师只好串讲、直译。串讲、直译又直接养就了学生的惰性心理—— 不是积极探索、主动解难,而是消极等待、被动接受,学生缺乏自主性、能动性,更谈不上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了。久而久之,学生就缺乏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文言文自然也就心生厌倦了。

其实,教师最重要的事是做好指导工作,教给方法,培养习惯。 第一,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程序性知识,教会学生准确运用注释 , 能区别注解中哪些是翻译 , 哪些是解释说明;学会推断词义,对于一些词语 , 能根据上下文、联系旧知识,来推断其语音、意义;学会查阅常用工具书 , 善于运用工具书帮助自己解决疑难问题。第二,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例如:经常诵读、背诵的习惯;运用工具书的习惯,阅读中遇到不懂的字词就要查阅工具书;勤于积累的习惯。 首先,学生得有一本专门的文言知识积累本,踏踏实实地一课一课的积累。其次,要学会联系、归类、比较,加强整理工作,以不断地加深印象,扩大积累。 第三,鼓励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在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2、设置梯度,自主学习

虽然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说“众生平等”,但是实际上,由于家庭、个人等多种原因,学生的学习水平、对知识的认知水平都是有差距的。即使是同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有的或许超出他所在年级应该达到的水平,有的却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这就给文言文的教学留下值得研究的空间。教师应该针对这一特点,设置合理的学习梯度,供不同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

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改变文言文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也许文言课文让学生怕了,那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先去读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进行自主式阅读。 所谓自主式阅读,就是学生凭兴趣,主动、独立地阅读,教师不要布置硬性的阅读任务;阅读的动机是以关注文章内容、获取信息或娱乐审美等实际需求为中心;阅读方式是重整体感悟、内在体验,不求统解、甚解;阅读过程是放松惬意的,不带负担的。久之,学生会蓦然发现:文言文其实并非面目可憎,更不可怕,还是有点可爱的。

其次,教师可以推荐选注本,供学生自由选择。但在推荐选注本的时候,一要程度适当,不过于艰深;二要趣味性较强,以求不用教师督,学生会主动地去学。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先今而后古,先记事而后说理,先散体而后辞赋、骈体,先一般而后专门,先选本而后全集。另外,选择文言文选注本,注释的准确性固然十分重要,但作为助读系统,注释的编排是否合乎认知规律则更重要。我认为注释的原则应是:学生能结合上下文理解的,不注;理解虽有难度,但经老师适当指点亦可解决的,不注;必须加注的,尽量简约;不是很特殊的句式,只注不译。为了更有效的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教师应当精心选择注释适当的阅读材料。

再者,逐步减少注释,尝试阅读无注释作品。过多的注释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削弱,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阅读材料中的注释应该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因为只有脱离了注释的阅读,才算是具备了阅读能力的阅读,才称得上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对于个别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甚至可以尝试给无标点浅易文言材料加句读。

3、合作互动,质疑探究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学生不放心,害怕学生读不懂,总是在学生读书之前做这样那样的提示。结果是学生按照教师和教材的提示在理解文章,按照先入为主的观点来判断文章,犯了读书“先立己意”的大忌。另外,教师经常采用的串讲为主的方式也很容易使教学陷入单调、枯燥的困境,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读。诵读,可以个人自读,也可以小组内外竞赛朗读。理解词句,学生无法顺畅翻译的地方或者古今意思差别大的地方,教师需要点拨;但是多数文段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全班交流解决。疑难问题,可以采取招标的方式,鼓励学生交换意见,合作解疑。词语、句式梳理,可以让学生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句子翻译等方面总结归类,交流展示,使学生尽情活动,成为课堂的主角。文章欣赏,更可以小组合作,限制时间和人数,选择代表讲述独特的感悟。

鼓励质疑问难,培养探究精神。文言文可以质疑的地方太多了,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师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只要教师能遵循民主化教学原则,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因为质疑问难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改进教学效果。如果因此培养起初步的研究精神,倒也是“意外”的收获。 我主张鼓励学生向课本质疑、向教参质疑、向教师质疑。比如课下注释,常遭到学生的质疑,一番争论后,达成共识,必然掌握得更牢了。而对课文的质疑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有学生问:“以乱易整,不武”这个句子的注释为“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武(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的”,难道战争不是讲究取胜而是注重道义吗?这个问题我备课时根本没有考虑到,经过网上查阅资料解决了它,弥补了教师备课的空白,师生都有了收获。

参考文献:

[1]智丁.高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教法浅谈《河南农业》 2008 第24期

[2]冯明才,郑立群.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方法浅谈《吉林教育》 2008 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