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何美国没有“电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何美国没有“电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充分相信市场的作用下,建立中国完全开放的煤炭、电力市场,同时规范独立的监管机构,是解决中国“电荒”问题的不二法门。

今年五月开始,电视里和网页上热传着一条新闻,称今年中国将出现自2004年以来最严重的电力缺口。据预测,高峰时段仅国家电网负责的26个省份经营范围内电力缺口就将达到3000万千瓦。一时间,“电荒”论甚嚣尘上。

很多人认为“电荒”就等于缺电,然而根据发改委提供的数据,2010年中国电力装机容量突破9亿千瓦,而实际的负荷只有5.1亿千瓦。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是否是因为发电厂“消极怠工”导致了今年的“电荒”?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从电监会的《2010年电力监管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出,2010年中国五大发电集团(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火电发电成本增长幅度大大高于营业收人和售电收入的增长幅度,也就是说发电厂每发一度电就要亏损,少发一度电就会减损。这种情况下,发电厂为了避免亏损,只能拉闸限电,停工不干。

让五大集团发电成本平均提高20%多的罪魁祸首是煤电价格的大幅攀升。中国的煤市场虽然早已开放,可是电煤仍处在国家计划下。按煤炭订货会规定,电煤合同需要电厂与国有煤矿直接签署,价格通常是由发改委制定。除此之外流向市场的自由煤的价格完全由市场的供需来决定。

拿5500大卡的优质煤来说,今年五月份山西阳煤集团的电煤报价是610元,吨,然而环渤海地区打卡市场动力煤的报价是820元/吨,两者相差达200元之多。政府强制限定了电煤价格,无视市场煤价格,在经济学上,这是一个典型的“价格上限”(price cap)。根据经典价格理论,在强制零售商按照低于市场价出售时,零售商为了避免损失机会成本,要么会停止出售,要么会千方百计在黑市上按照市场价格出售。实际情况是,一方面煤贩子会在交易中中饱私囊,在出售给电厂的时候缺斤少两,转手把扣下的煤出售给自由市场,赚取差价。另一方面导致发电厂平价购买的电煤严重不足,大约有一半的煤需要从市场上高价购买。在这种情况下,煤贩子倒卖的煤价格其实成为了电煤真正的市场价。强行加入电煤价格上限只会增大电厂运营成本,减少效率。

不过,电厂的下游――电网公司却在2010年赚得盆满钵满。《2010年电力监管年度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南方电网公司的利润同比增长145%,而国家电网公司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48%。我们知道电网公司赚取的是终端电价和上网电价之间的差价。两个价格均由发改委和物价司制定。有人要问了,既然限制自由市场上的煤价格已经不可能。那为什么不能提高电厂的上网价格,让电厂多赚一点,让电网少赚一点,利益重新分配一下岂不是两全其美?事实上,发改委也是这么做的。四月份山西,河南等十余省的上网电价已经上调,有消息称很快江西,湖南和贵州三省的上网电价每度也要上调2分。

表面看一切问题症结就是上网电价不合理,导致电网公司吃撑,电厂饿死。仿佛电网公司和发改委是一家人。事实上,电网公司比窦娥还冤。早在2009年就有过类似的关于上网电价的争论。只不过现在饿死的正是当年吃撑的。根据电监会的《2009年电力监管年度报告》,电网当年利润下跌112,06%,而电厂的利润同比增长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524%。

自然而然就会有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发改委不能制定一个让两方皆大欢喜的价格?原因仍然是价格限制。当上游的煤价自由浮动,越抬越高时,发改委却牢牢得钉死了用户终端价格。这种情况下,处在利益环中间的电网和电厂必然有一个要亏损。今年轮到你,明年换成他。要让发改委拍脑袋制定一个两头都不得罪的上网价格,简直比哥德巴赫猜想还难。

归根结底,在煤、电厂、电网、用户这条利益链上,仅仅在上游让自由市场大行其道,而在下游强行实行计划经济,这种不均衡是导致中国电荒的基本原因。因此,要解决中国的电荒问题,就要在各个环节上完全开放中国的电力市场。世界范围内已经有很多例子证明这样是可行的。美国的电力市场无疑是最成功的例子。

和中国不同,美国很多地方的发电公司和电网公司属于私人所有。以纽约州为例,30多个发电公司,8个电网公司,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由竞争电力市场。具体到电价制定,输电端的上网电价统一由非盈利的独立机构“纽约独立系统操作人”(NYISO)制定。配电网的用户终端电价则由当地的公共服务委员会(Psc)制定。

这种设计是怎么保证美国电力系统不会发生“电荒”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NYISO从物理层面杜绝了“电荒”的可能性。在参与电力市场之前,所有的发电公司必须参与NYISO的装机容量市场(ICAP),ICAP整合了所有发电公司和电网公司的信息,确保了纽约州每个区域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电能储备和电能传输能力。

其次,NYISO制定上网价格时保证了用户使用的是最经济的电能。具体的做法是NYISO会采用电厂投标竞价的方式确定发电方案。简单来说,如果从网络拓扑上看有3个发电厂都可以满足某个负荷需求,NYISO会把三个公司的报价从低到高排序,优先选取报价最低的电厂的发电方案。只有在负荷大到最便宜的电厂电能选择完了都不能满足时,或是最便宜电能和负荷之间的电缆传输能力不够时才会选取次便宜的电能。以此类推,直到系统选取最贵的电能。按照这种方法,所有的发电方案会提前一天由NYISO在日前市场公布。真正了发电当天,实时市场(RealTimeMarket)就会尽量按照日前市场制订的方案进行。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所有的发电厂如果想发电赚钱,必须保证他们的报价足够低(又不能太低,否则他们就有可能亏本),很显然,受惠的是客户。

最后,PSC在制定终端价格时能保证电网公司的盈利在合理的范围内。各个电网机构会根据成本核算的结果向当地的PSC提出报价,得到批准后向客户收取电费。PSC有严格的成本核算程序,一旦电网定价过高就会被否决。PSC是一个不受第三方控制的组织。它是由发电公司、电网公司、政府部门、环境组织、投资组织和民意组织的代表组成。这么多组织互相博弈,一起表决,谁都不想自己的利益受损害,可是最后的结果是大家的利益都得到了保障。很显然,完全开放的市场一定要有完全独立监管机构,否则市场也就失去了功能。

这种设计不仅保证了纽约州不会有“电荒”,也保证了用户得到最便宜的电能。不仅如此,日前市场和实时市场的价格差异,给很多金融公司提供了对冲的可能。NYISO鼓励多种多样的电力市场产品,其中最有金融色彩的当属虚拟能源交易(Virtual Energy Trading)。虚拟能源交易员(Virtual Trader)可以通过在目前市场和实时市场里转换买卖的角色来对冲自己的风险。举例说,摩根斯坦利以50美元每兆瓦时的价格在日前市场的某个时刻卖出了lO兆瓦。到了第二天真正的实时市场,摩根斯坦利必须以实时价格把这10兆瓦买回来。如果实时价格是55美元,那摩根就亏了5美元每兆瓦时。反之如果实时价格是45美元,摩根就赚取了5美元每兆瓦时。这非常类似金融市场里的期货。任何金融组织只要符合了NYISO的资格审核,都可以参与纽约电力市场的虚拟能源市场。

北美电力市场开放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通过市场电价来决定投资的方向和种类。在健康的自由电力市场里,价格永远是反映系统物理状况最灵敏的风向标。比如说如果过去半年内长岛(LongIsland)地区的电价飙高,排除长岛地区发电单位和虚拟交易员恶意抬高价格的可能性,那就说明长岛地区负荷状况的变化引起了严重的电力阻塞,需要在相应的节点开展投资建设,增设电网和电厂。反观中国的电力建设,往往效率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却没有改善系统的稳定性。更有一些是领导好大喜功,追求政绩的结果。电厂2009年火电业务亏损严重,可是五大电厂当年还是有接近300亿元的利润。这里绝大多数是通过电力建设取得的。很难说这些电力建设都是经过精心规划的产物。

当然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美国的电力市场在建设初期也是漏洞重重,最有名的案例是2001年加州电力市场的崩溃。当时加州刚刚建立了电力市场,加州ISO区域内没有根据负荷的增长统筹规划发电容量,同时,电力市场制度设计的漏洞导致安然公司恶意投机,哄抬价格,致使电价一度高达1000美元每千瓦时。这场直接导致了加州州长格雷戴维斯的下台,也给能源市场政策制定者敲响了警钟。正如医生把体温当做病人发烧与否的指示信号,我们有理由相信,把价格当作市场健康与否的指示信号,能指导设计者不断完善当前的电力市场的设计。同样,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在充分相信市场的作用下,建立中国完全开放的煤炭、电力市场,同时规范独立的监管机构,是解决中国“电荒”问题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