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云南班洪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云南班洪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矿体产于耿马花岗岩西接触内带中走向近东西向的构造破碎带中。构造带具张扭性变形,断裂构造碎裂岩、靡棱岩化发育,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充填其中,构成金矿体或含金矿化石英脉体。矿床成因类型为高中温岩浆热液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

[关键词]云南 班洪 高中温热液矿床 耿马花岗岩 金矿

[中图分类号] P6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25-2

根据矿床的空间分布、围岩蚀变类型以及成矿时代分析,提出燕山晚期中酸性岩脉发育地段,特别是闪长玢岩岩脉群分布地段以及耿马花岗岩体西接触内带的构造破碎带,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1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矿区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中的昌宁―孟连褶皱带、南腊―西盟褶皱束中的福荣背斜,耿马花岗岩体的南端(图1)。区域上地层有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等地层,其中主要的为分布于耿马花岗岩岩体西侧质岩和分布于东侧的中侏罗统红色碎屑岩。

2矿区地质概况

2.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单一,仅出露古生界部分地层。

古生界浅变质岩(P2c):分布于矿区西部,呈北北东向分布,岩性较简单,主要岩性为低绿片岩相的绢云石英微晶片岩,粉砂质板岩夹二云母微晶片岩,二云母石英微晶片岩,绢云千枚岩和变质粉砂岩等,岩石以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为主,普遍具变余砂状结构,局部可见变质砂岩层理。岩层片理产状与花岗岩接触界线近于平行,局部斜交,岩层呈北北东向展布,倾角较陡,产状一般为北西70°-60°∠50°-70°。古生界片岩受花岗岩侵位,两者呈侵入接触关系,接触带花岗岩岩石矿物成份变化较大,近于混染状花岗岩,片岩裂隙发育,黄铁矿细脉增多,片岩陡倾,接触带蚀变为硅化,云英岩化,小断裂发育。

2.2构造

矿区位于福荣背斜东翼,耿马花岗岩体南部西侧内接触带花岗岩内,仅在矿区北西部有少量古生界浅变质片岩出露,片岩中片理揉皱,小褶曲较发育。区域上北北东―南南西向展布的主构造线在矿区中不明显,矿区中构造主要表现为呈雁行排列的次级近东西向张性断裂

和张裂隙,以及其派生的北东和北西向剪张裂隙,矿体主要产于这些近东西向的断裂中。

2.3岩浆岩

矿区岩浆活动频繁,主要为印支期花岗岩,花岗岩体系内发育若干燕山晚期中酸性浅成岩脉:花岗斑岩株和闪长玢岩脉。

2.3.1花岗岩(γ15)

矿区花岗岩是耿马花岗岩体的南段西部部分。从区域上看,仅出露耿马花岗岩体的边缘相。

(1)岩石类别

主要为中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局部为中粒花岗岩闪长岩和似斑状黑云(斜长)花岗岩,属硅酸过饱和岩石。

黑云二长花岗岩:具有粒花岗岩结构、二长结构、显微文象结构,主要矿物成分,石英20-25%,斜长石35-40%、钾长石15-25%、黑云母15-20%,副矿物为磷灰石、锆石,部分岩石中出现磁铁矿、黄铁矿。

似斑状黑云花岗闪长岩:具似斑状结构、花岗结构、显微文象结构。斑晶为0.5―4mm的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和绿泥化石角闪石,斑晶占岩石矿物总量的10%。基质具显微粒状结构、细粒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45%、钾长石13%、石英18%、黑云母18%、角闪石5%。常见副矿物:绿帘石、磁铁矿、次为磷矿石、锆石、钛铁矿。

黑云斜长花岗岩:具花岗结构、蠕英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45%―55%、石英25―35%、钾长石5―10%、黑云母10―20%,副矿物为锆石、磷灰石。

(2)花岗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如表1),以低SiO2,贫碱和富铁、钙、镁为特征

(3)花岗岩与矿体的关系

花岗岩中断裂、裂隙发育,沿破碎带有碎裂花岗岩和靡棱岩化花岗岩分布,破碎带及其旁侧花岗岩蚀变现象普遍,绢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硅化和金属硫化物化与储矿关系密切,是花岗岩中良好的找矿标志。矿体产于花岗岩中的张性、张扭性断裂和张裂隙中。

2.3.2花岗斑岩(γπ53)

燕山晚期花岗岩类斑岩沿花岗岩体侵位,矿区花岗岩内圈出花岗斑岩株16个,形态呈不规则圆形、椭圆形,成群出现。小者面积一般小于0.1平方公里,大者平方公里有余。岩性主要为黑云母花岗长斑岩和角闪黑云母花岗斑岩。

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具斑状结构,斑晶0.50-4.50毫米的自形石英、斜长石和黑云母,基质具显微粒状结构,文象、霏细、微嵌晶结构,由隐晶质石英、斜长石、黑云母和角闪石组成。主要矿物成分:石英10―15%,斜长石50-55%,黑云母15―20%,绿泥石化角闪石3-13%,副矿物为绿帘石、磁铁矿、锆石、磷灰石、斜长石绢云母化,角闪石绿泥石化现象普遍。

花岗斑岩与矿化物关系,矿区内在花岗斑岩岩株内为发现金矿(化)脉,其生成时代应在矿体形成之后。

2.3.3其它脉岩

主要为中基性浅成脉岩-闪长玢岩脉,沿近东西向花岗岩断裂,裂隙侵入,主要岩性为闪长玢岩、辉石闪长玢岩和黑云母石英闪长玢岩。闪长玢岩具斑状结构,微晶结构,斑晶为0.5-2毫米自形斜长石,黑云母和角闪石。部分岩石中有普遍辉石斑晶。基质由显微粒状结构的长石、云母微粒组成,岩石中有较多的0.01-0.03毫米大小的尘点状磁铁矿、黄铁矿、含量高者达5%。近矿闪长玢岩普遍具蚀变现象,主要为暗色矿物的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和斜长石的绢云母化。矿体旁侧具弱硅化,黄铁矿化的破碎闪长玢岩有金矿化现象。

闪长玢岩与矿体关系密切,常与矿体相伴产出,构成矿体的顶板或底板,局部矿化强烈时变成金矿体,其形成时代应早于金矿体,见金矿体穿插闪长玢岩脉。

3矿床地质

3.1矿体特征

矿区处于耿马花山岗岩体南端,矿化体受岩体及近东西向次级断裂裂隙控制,赋存于花岗岩内接触带中,矿(化)体呈雁行状排列(图2),走向近东西、或北西70-80°脉体倾向北,倾角多为40-65°,部分达75°,脉厚0.4-2.50米,走向长度几十米到600余米,倾斜延伸长度大于200米。多以单脉出现,亦有分叉复合,尖灭再现特点。多条矿脉组成矿脉群,矿体Au品位一般1-20克/吨,部分品位达20-60克/吨,平均品位3.4-13.5克/吨。

3.2矿石结构构造

(1)结构:矿石结构主要有中-细粒、自形-半自形微晶粒结构,碎裂结构,包含、交代结构等。

(2)构造:有块状、条带状、角砾状、胶状、为网脉状、侵染状、星点状等构造。

3.3矿物成份

矿石的金属矿物以硫化物为主,主要有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辉银矿、含银自然金、银金矿等。

脉石矿物以钾长石、斜长石、石英、云母为主。

3.4围岩蚀变

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围蚀变有硅化,金属硫化物化,黄铁绢英岩化和绢云母化,次要的有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钠化和高岭石化等。其它蚀变有斜长石的钠化、高岭石化,角闪石、辉石的绿帘石化,黄铁矿的褐铁矿化,毒砂的臭葱石化和方铅矿的黄铅矿化等氧化蚀变。

4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1成矿时代、成矿期次及矿物生成顺序

4.1.1成矿时代

根据矿体产于花岗岩体的小断裂带中推测,花岗岩的年龄为200Ma,从而推断矿体成矿时代应属于印支-燕山早期,可能为燕山晚期产物。

4.1.2成矿期次及矿物生成顺序

矿床成矿期可分为岩浆期、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期和表生期。金矿化主要在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期。

(1)第一成矿阶段

典型矿物组合:石英+毒砂+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本阶段所形成的矿物均遭受强烈破碎,石英具波形消光,硫化物含量较多,具金银矿化。第1阶段形成的石英和金属硫化物一般比较细小,自形程度较差,矿物粒度一般为0.01-0.3毫米。

(2)第二成矿阶段

典型矿物组合:石英+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毒砂),硫化物中以方铅矿、闪锌矿十分发育为特征,金属硫化物多为粗大自形晶粒。硫化矿物分布极不均匀,伴有金、银矿化。

(3)第三成矿阶段

矿物组合为石英+黄铁矿+毒砂。此阶段形成的石英为自形洁白石英,黄铁矿为粗大自形立方体,晶面条文发育,毒砂为自形巨晶状晶粒。本阶段形成的矿物,硫化物较少,金、银含量低。矿石常见晶洞构造,未见破碎现象。

4.2矿床成因、控制因素

4.2.1矿床成因

(1)成矿温度

石英的均一温度为217-353℃。爆烈温度为176-387℃。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石英均一温度为293℃,第二期为267℃。第三期为245℃。毒砂的平均成矿温度高于黄铁矿。矿床的成矿温度应属中-高温。

(2)包裹体理化特征

石英包裹体主要为气液包体及三相含CO2包体,呈密集成群分布和定向分布。包裹体为不规则状,负晶状、浑圆状、圆柱状,大小在0.025毫米以下,气液比为25-40%,个别达70%,三相CO2包体CO2气+CO2液在35-70%,个别可达85%。

从上所述本矿区成分溶液为来源于岩浆溶液;成矿组分主要为岩浆溶液由深部携带上来;形成的载金硫化物的硫源为幔源:成矿温度在217-353℃。矿床成因类型为高中温岩浆热液躲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

4.2.2控制因素

花岗岩边部与片岩接触带存在近南北向的断裂,此断裂即为导矿构造。容矿构造为产于花岗岩体内近边缘地带一系列近东西向的小断裂,此组断裂多次活动,表现为扭压张的多次活动,成为矿区的控矿构造。

4.3找矿标志

(1)花岗岩与片岩的接触部位,具有发育的近东西向或北西向的断裂、裂隙。

(2)闪长玢岩脉群及含硫化物石英脉是直接的找矿标志。

(3)围岩蚀变标志:硅化、绢云母化、硫化物化、铬水云母化,特别是前三种强烈并迭加的部位。

(4)重砂及地球化学异常标志。

(5)采冶遗址,尤其是老硐的存在是重要标志。

(6)沿耿马花岗岩接触带找矿,并要注意在Pz变质岩中找矿。

(7)矿区金矿深部具有找寻隐伏(侧伏)矿体的有利部位。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地质局.1:20万沧源幅《区域地质报告》,1986年.

[2]云南省地矿局.云南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年.

[3]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云南省拱丁金矿详查报告.1993年.

[4]罗石生等.云南沧源拱丁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特征及成因.现代地质.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