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抓住契机 灵活切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抓住契机 灵活切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文课堂实施有效的追问,既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发展,又能提升语文课堂的效率。针对在教学中学生产生的思维惰性,笔者对“追问” 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进行多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本文将从开展追问的前提条件、在何处追问、在何时追问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实践证明,有效而巧妙地追问,将会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使学生迸发思维的火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追问;提高效率

“追问”,简单地说就是追根究底地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进行多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后续动作”。应该说,一次成功的有效追问可以最及时地启发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的广度,增进思维的深度,锻造思维的强度。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有效地实施“追问”策略,从某种角度讲,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成功与否。

每节课前笔者都布置了学生预习,他们也预习的很充分,上课时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近乎完美,这不禁使我心生疑虑。如今的学生手头上参考资料比较多,学生过分依赖教材全解等参考资料,思维上产生了极大的惰性,一遇到问题就翻资料,不利于形成紧张而积极的思考习惯。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僵化,学习上很难有创新和进步。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尝试了采用“追问”的方式,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进行追问,将问题拓宽和加深,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追问是一种机智,追问更是一门艺术(崔国明,2011:10)[1]。所以,要想有效开展追问,需有一定的前提条件,还要讲求追问的地方和时机。

1 创造条件,进行有效追问。

1.1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追问是师生之间立体、多样的互动,学生只有在充满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才能不怕失败和缺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教师在课堂中要学会倾听,尽管学生可能会用词不当,可能会扰乱课堂流程,使教师处于尴尬之境,但是如果用最大的耐心去聆听他,用最大的热心去解读他,用最大的诚心去赞赏他,就会有非同寻常的收获。教师的讲解不应采取教训学生的态度,而应该做一个平等发言者,抱着与学生交流的态度(王晓春,2010:1)[2]。

如在上《斑羚飞渡》时,有一学生提到“斑羚这种行为是真的吗?我们人类是做不到这样的吧?”一时我无从回答,但夸奖他这个问题提得好,有实用性。还好课前我作了充分的准备,此时抛出写作背景,恰到好处。随后又列举了近期发生的一些事例,“最美妈妈”、 “最美司机” 、“最美教师”等等,学生积极性一下就调动了。

所以,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学会倾听,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1.2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追问是师生间对问题或答案质疑而产生的新问题,教师要调整教学方式,善于发现问题,对学生的答案和自己的追问要进行充分预设,这比单式提问要求高得多。同时教师还要应对学生的追问,解决学生疑惑,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要能迅速地判断,自然地引导,但是在课堂中不允许教师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如何能在短时间内进行追问,就需要教师平时的知识积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平时的博学多识,就不能在课上随机应变,巧妙追问,可见关键是“功夫在课外”。

如在《说“屏”》一文中有这样一句:“《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书中注解到:“《牡丹亭》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此时,学生肯定很想知道《牡丹亭》的内容。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契机,向学生介绍汤显祖《牡丹亭》的内容,或者扩充到“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的介绍。关汉卿和马致远学生会比较熟悉,可以让学生来讲讲。这样从一篇说明文,联系到一些文学常识及故事,学生会比较感兴趣,也乐于去思考。

追问对教师是更大的挑战,教师平时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多读多思,广闻博志,还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使自己拥有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灵活思辨的教学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高屋建瓴,提高教学质量。

2 切准要点,进行有效追问。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中的这段话,表明在教学中“问”的方法,是先易后难。师生之间的追问,更注重的是对话层次性,而不能只停留在平面式的问答方式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的追问,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根本上克服学生的思维惰性。

2.1 在新旧知识间追问――承上启下。

学习需要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原有的知识有利于新知识的消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原有的生活体验来进行追问,可以促进学生最丰富的思考。如学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时,可以让学生联想过去的一些送别诗思考:同是送别诗,描写的景物有什么不同?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胸襟?各体现了什么风格?这样的追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课文。

2.2 在不同寻常处追问――发现亮点。

即检查、发现课文中不同寻常、不合规范的内容和写法,进而推出问题。课文中不同寻常的地方有以下几种:(1)在文中多次反复写;(2)似应写出的却有意略去不写;(3)一般这样写却那样写;(4)无须写出的偏要写出等。

如在教授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其中有个环节是让学生说说文中多次写到流泪,每次流泪的感情是否相同?学生毫不犹豫地说:不一样。笔者立马追问: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流泪啊?从文中找一下。学生很快找出了文中的语句。笔者又追问:分别包含怎样的感情?片刻的思考后,学生豁然开朗,纷纷举起了手。在教师的追问下,质疑和解疑自然舒缓、水融,学生对“流泪”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2.3 在关键语句处追问――突破难点。

许多文章都有一些耐人寻味的句子,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影响着对全文的理解。因而对这些句子进行深入探究,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杨绛在《老王》中写到:“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幸运的人”是指谁?谁又是“不幸者”呢?“愧怍”一词该如何理解?对于课文结尾处这句话的探究非常重要,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很多课文中都有这样言而未尽的地方,针对这些未尽之处进行追问,学生会很感兴趣,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易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

由此可见,通过这样的有效追问,学生就会加深认识,对课文有更深刻的体会。如果只是在答案表面徘徊,就会导致学生的认识肤浅、思维僵化。

3 抓住契机,进行有效追问。

课堂教学追问一般是紧接前一次提问实施的,它有偶然性和随机性。追问运用得当,对于学生明确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完整性、准确度,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把握好追问的时机就成了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准确的追问时机犹如“趁热打铁”,顺势一问,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效果自然事半功倍(陈用平,2009:32)[3]。

3.1 在缺乏思考处追问――调动思维。

有时上课提出的某些题目刚好与学生现有的参考资料设计一致,学生在回答时,往往照搬别人的观点而缺乏自己的理解。这时教师就应该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在借鉴的基础上说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帮助他们找到解题的突破点,并且体会思考带来的快乐。为了进一步追问,我们可以采取很多方式:

3.1.1 假设式追问。在学习《伟大的悲剧》一课时,讲到斯科特等人接受了为阿蒙森等挪威人作证的任务,我马上追问道“他们能不能不接受这项任务呢?”这一追问,使学生力马领悟了斯科特等人的英国绅士风度,他们的诚实、守信的崇高品质。

3.1.2 设问式追问,即教师自问自答(陆金月,2011:5)[4]。如:“课文中处处写悲,句句写悲,作者仅仅是让我们体会他们的‘悲’吗?不是的,作者更让我们去品悟他们的伟大。”

3.1.3 一般性追问,即有问题的引入。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中,我用原文的话来进行追问,“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只有一些野草,又何以称是乐园呢?”

3.2 在学生错误时追问――纠正错误。

学生在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时,老师不应以权威性否定学生的回答,而应正确解读学生的错误,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之更为有效地为教学平添一些美丽。很多时候可将拒绝隐藏在巧妙的追问中,通过暗示性追问来引导学生自己认识并纠正失误。

在上《华南虎》一课时,讲到老虎向往自由的个性时,我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诗句,一位学生找了“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我没有马上否定他的回答,追问到:“为了自由,它在进行什么呢?”那个学生马上领悟到,它在进行抗争、反抗。老虎的另一个个性马上生成了。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在学生回答错误时及时地追问,因“错”利导,可让学生生成新的想法,明确产生错误的原因,提高课堂效率。

3.3 在见解不同时追问――引导航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语文的学科优势,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思考与见解,甚至鼓励他们“异想天开”。要培养这种品质,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产生的不同意见,并巧妙地利用追问引导他们在争论中求真知。

比如在教授《台阶》这一课时,学生意见不统一。有的认为父亲如此一生不值得,有学生认为值得。这个时候我组织学生搞了一个小型辩论会,引导学生站在父亲的角度,体会父亲的心理,学生意识到父亲虽然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但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当学生对一些问题意见不一时,通过追问,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情绪,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从而对问题有更深刻的思考。

3.4 在学生回答缺少深度时追问――挖掘深度。

学生在积极学习、认真思考中,思维遇到障碍和矛盾,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回答缺乏深度。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追问和引导,及时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进一步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

在讲授《台阶》时,运用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父亲为什么要造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新屋造好后,父亲怎么样?在学生思考欠缺深度时,要通过一环扣一环的追问,将问题不仅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度,还要指向学生思维的过程。这对引发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独特的价值。

3.5 在思想“出轨”时追问――激发想象。

课堂教学随时会发生意外,然而一些教师仅仅把它看成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对之或是熟视无睹,或是草率了断,常与有价值的“生成”擦肩而过,这样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禁锢了他们的想象,熄灭了创新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大胆打破预设的框架,对学生的意外回答,给予积极的回应,以睿智的追问,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想象空间。正如叶澜老师说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提了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文中的这些人物?”同学们回答都很积极,有的说皇帝太笨了,发现不了骗局,有的立刻反对说皇帝有时也是聪明的,知道受骗后还若无其事的演下去,否则更难堪了;有的说骗子太坏,也有同学说骗子挺聪明;当然也有说小孩子的,不同意见的同学都争论地面红耳赤。看到同学们情绪如此高涨,我不失时机的追问一句:“如果你是其中的皇帝、骗子或小孩,你会怎么做呢?”问题还没问完,教室里就炸开了锅,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装着咬牙切齿地说:“如果我是皇帝,我一定把那两个胆大包天的骗子给杀了。”有的则笑着说如果他是骗子肯定早就携巨款潜逃了,还有的说如果他是骗子就索性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甚至对皇帝说笨蛋当然看不到了,说不定又可骗上一笔……听着这么多新奇的想法,我暗自高兴,就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并摆出足够的理由。课后上交的作业显示同学们的想法非常丰富新颖。一个适时的追问很好的达到了锻炼学生想象力的效果。

由此可见,教师恰如其分地适时追问,既可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智慧,还开发了学生的潜力。

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追问,可以解除学生的思维惰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的宽度,挖掘思维的深度,提升思维的高度和品质。在挑战教师的素养和能力的同时,不断推进高效教学的开展。可见有效而巧妙地追问,将会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妙趣无穷。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

参考文献

[1] 崔国明.语文教学的“追问”策略.教学与管理,2011(10):58-59.

[2] 王晓春.《语文课如何是好》.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121.

[3] 陈用平.语文教学中的追问艺术.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32):93.

[4] 陆金月. 浅谈合作课堂中语文教学的追问技巧. 教育界,2011(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