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欠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是指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但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区域,如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的投融资主要依赖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社会资金没有相应跟进,出现了“政府热、民间冷”的不平衡局面,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而处在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更是如此,对于地方高校这一准公共产品来说,想改变局势是非常困难的。

(二)地方高校 地方高校是指省(市)属高校和省辖市(地、州)属高校,这些高校是由省、市地方政府直接管理或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地方政府是其投资主体,中央财政及国家的优惠政策很难顾及到这些高校,其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地方高校的发展受制于地方政府的政策和财力。到2005年底,全国2089所普通高校中,有1978所为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近95%,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每年的招生数、在校生数及毕业生数均占绝对多数。

二、财务风险种类

(一)债务风险地方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及数量有限,要做大做强就必然存在相当大的资金缺口,地方高校要发展就必须想方设法填补资金缺口,会采取一些措施:一方面向银行贷款,另一方面拖欠应付账款。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实行大幅度扩招,地方高校成为扩招的主体,原有的地方高校硬件软件不能满足规模扩大的现状,而地方高校又想抓住政策契机发展壮大学校。对于欠发达地区高校来说,资金的主要来源还是要靠地方政府拨款;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财力水平低下,要统筹兼顾地方经济发展,财力不可能向地方高校大幅度倾斜。在这种情况下,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一方面纷纷采取向银行贷款的方式来填补资金缺口,另一方面,当前各高校使用的是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方式,在高校的财务账面上是看不出有多少应付账款存在,高校的预算是下拨到各部门,各部门超出预算欠下巨额债务难于统计,所以只有采取拖欠应付账款的方式暂时缓解资金压力。据统计,截止2009年我国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2500亿元,地方高校就占据了2000亿元,在2000亿贷款中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平均每所地方高校达到3亿元以上,平均利息支出占学校总收入的20%,还本付息的压力成为高校相当重的财务负担。拖欠的应付账款中大多是购置大型设备、基建工程款,而这些都是在发生前需要签订合同的,一旦拖欠时间长了,对方会向法院,根据合同往往会是学校一方败诉,败诉的结果是学校不但要付诉讼费还要承担违约金或罚款等,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债务风险。

(二)收支不平衡风险地方高校的事业收入中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学杂费的收取,学杂费收取主要集中在每学年开学初,但学校的日常支出则均匀发生在学年内各个时期,这就出现了事业收入的季节性与日常支出非季节性的矛盾,学校在向银行贷款时设立的还款日期是在每学年开学初,一些债权单位也会抓住这难得的时机,在秋季开学初向学校收取欠款,而学校这时从表面上看上去资金比较充足,很容易出现集中收和集中支的局面。经调查,绝大多数地方高校春季学期资金非常紧张,忽视了日常资金的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财务收入和支出在时间和数量上往往不匹配,从而使资金在中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不平衡风险。

(三)运营风险高校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相对独立的自主办学权利逐步得到加强,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内控制度不健全,没有得力的监控措施和手段杜绝私设小金库现象,校内很多部门利用学校的资源设备创造了收入,而这些收入并没有全额上交到学校财务部门。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现象严重,存在重复购置现象,比如办公用品、实验器材药品等都是没有计划地购买等。经调查分析,许多地方高校的资产账实不符,资产流失现象严重,从而形成了运营风险。

三、财务风险产生成因分析

(一)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拨款较低目前,我国教育财政支出偏重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中央财政主要是关注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及省部支持或共建的重点大学,而地方院校的教育投入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尚不发达、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对地方高校的教育投入较低。作为高校扩招的主体得到的教育经费仅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经费的57%,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学生人均拨款最低的仅2700元,发达的地区最多可达10000元以上。因此为了改善办学硬件环境,增加教学设施设备,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搭建科研平台等,地方高校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这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

(二)地方高校会计制度不完善,内部监控不力目前,我国所有高校都是使用收付实现制的方式进行会计核算,在这种核算方式下,导致高校会计信息失真,因其不能准确反映会计数据,比如应收应付账款在收付实现制的方式下是不能反映出来的,使隐性的潜在的财务风险长期存在;固定资产不进行计提折旧,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现状,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基建账目单独核算,没有归入学校的大账,然而基建方面的应收应付款项数额一般是相当大的,一旦出现问题会使学校“伤筋动骨”;目前的高校会计制度不要求进行成本核算,如融资基本不核算融资成本和费用,往往融来的资金成本是非常高的。地方高校存在严重的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重复购置严重,浪费过度,购置缺乏科学合理的计划安排,如各院系的计算机机房从构建之日起暂属于该院系使用,院系之间不能通用,导致了大量机房和设备闲置;化学、生物等院系使用的实验药品有些是相同的,同一种药品要购置两次,如果一定期限内使用不完就丢弃了,浪费了大量的实验原材料,使资源不能优化配置;内部没有一套完善的监控体系,这些都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形成。

(三)地方高校财务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地方高校是国家公办的由当地政府出资而建立起来的。长期以来学校花钱一直靠财政拨款,普遍缺乏风险意识,认为高校是国家所有的事业单位,不存在财务风险,即使存在财务风险也与自己没有关系,学校是国家的,兴衰都应该是国家的,因而一些地方高校一味地追求外延的扩张而忽略必要的控制,一些地方高校不顾自身的实力,采用超出承受力的融资规模,绝大部分地方高校未能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和防范措施,以致地方高校丧失了“经济人”地位。高校管理者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是形成高校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四、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建立

(一)转变观念,加大投资力度,突出地方特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正规制度方面将会趋于统一,不同地区在市场制度上的差距将主要体现在非正规制度,即人们的观念、习俗等方面。因此,在欠发达地区培育市场文化,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促进市场化进程的关键,也是市场制度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在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进入大众化的过程中,地方高校要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坚持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在强调放眼世界、面向全国的办学过程中,更应强调立足地方,坚定不移地培育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优化地方人才资源配置,为加速科技成果向地方转化,形成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做出应有贡献。

政府应根据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实际投入,尝试发行教育国债,或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政府应帮助高校化解财务危机。在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更应该将财力适当地向高校倾斜,有利于地方高校培养发展地方经济所必须的高素质人才。

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应该主要体现地方特色,即体现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体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地方特色是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所应依托的重要基础。作为地方高校,在很大程度上是所在地方的自然、人文环境的产物,是地方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地方高校要创建办学特色,必须立足地方特色,凸现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特色。

(二)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预警系统 在高校现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基础上,建立反应灵敏、及时的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条件。设置相关量化指标,分析和评价学校办学资金使用的合理程度、财务管理水平和真实财力情况,及时揭示隐性问题,对潜在的财务状况风险及连带责任风险进行预警预报。高校要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资金市场利率走势和项目建设进度对资金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方案,通过优化资金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减少财务风险;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按照本息归还时间、额度要求,合理安排调度资金,避免因准备不足、资金周转困难而出现的延期还款损失。针对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来说,可借助于表1所示的风险指标进行预警。从表1可以看出,各项指标必须在参考值范围内运动,才可以合理规避财务风险。

(三)完善制度,加强监督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及高校会计制度,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会计制度。根据高校财务的特点,建议将现行的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改为修正了的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当前高校实行的会计制度虽然能够较为完整地核算和提供各会计期间的现金收支信息,但不能真实反映各会计期间高等学校的资源耗费情况和高等教育的成本;将学校的应收应付款纳入学校账目并在报表上反映,从而将学校的真实准确的债务能够在账目和报表上反映出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准确记录和核算资产的现值及未来现金流量限制。基建账纳入学校大账中,将学校的基本建设情况和工程款往来账在账目和会计报表中如是反映,给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是学校内部对会计控制的再控制,它通过评价会计控制来监督会计部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会计控制,从而力求将对学校财务状况的反映差错或财务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政府对高校目前面临的财务风险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指导、监控和监管。地方政府是地方高校借贷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因此,地方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有责任对地方高校财务加强管理和监督,以保证地方高校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各利益主体加强重视 在地方高校财务风险中的利益主体主要是指政府、学校、银行三个利益主体,在高校承受着因巨大还本付息压力而产生的财务风险的同时,银行和政府应主动参与到地方高校风险防范这一活动中去,毕竟三者是在共生情况下使高校形成了财务风险,三者共同化解危机比起高校自身的努力会更加有成效,能够帮助高校尽早从债台高筑的泥泞中走向和谐稳定的发展。

从政府角度出发,政府应改革目前高等教育两级办学体制,加强中央财政对地方高校的建设支持,尤其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的建设支持,以满足当初举办地方高校的初衷――富有地方特色并服务于地方经济;从高校自身角度出发,高校应积极通过土地置换、增收节支、拓宽筹资渠道等方式化解当前高校债务危机;从银行角度出发,银行给予地方高校贷款一定优惠政策,如贷款展期,或将短期贷款转换成政策性银行的长期贷款等措施。

政府、高校和银行是我国高等学校贷款办学博弈的主要参与方,虽然三者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但是任何一方的失误都可能导致高校借贷风险的加大。因此,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需要三方的共同努力,以防范其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胡琛:《浅谈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财会通讯》2009年第3期。

[2]田园:《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财务风险管理》,《财会通讯》2008年第6期。

[本文系课题“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研究”(MB2009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