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撒播梦想的种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撒播梦想的种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3月28日下午,益阳市资阳区华夏英才学校,一场经典诵读展演活动正如常进行。

操场上,781名学生和40多名教职工精神抖擞,校长伍俊斐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只见他们一会儿整齐划一地做着经典手语操,一会儿生龙活虎地表演传统武术。伍俊斐的兴致很高,和大家“玩”起了经典名句接龙。师生们则用对经典的熟稔和铿锵有力的呐喊声,挥洒自如地回应她。正巧,湖南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化经典教育指导中心组织了全省部分小学校长和教师到场观摩。别开生面的场景,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个人,大家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一所普通农村寄宿制学校,何以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经典诵读教育?经典诵读对学生的教化效果如何?资阳区教育局又是如何扶持引导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资阳区采访。

十年坚守成就办学特色

“我们学校是全国第一所系统开展经典诵读教育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三易校址,三易其名,但‘传承经典,培养英才’的办学宗旨始终没有丢。”校长伍俊斐的开场白很简洁。

在资阳区,伍俊斐是个“传奇人物”。10年前,她带着3岁的女儿,只身来到资阳办学。“为了办好学,我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孩子她爸经常批评我没照顾好孩子,可我一忙起工作来便忘了吃饭,哪还有时间管孩子?”她动情地说,经典诵读就是自己的另一个“孩子”,是自己一手“拉扯”大的,丢掉了这个特色,学校也就名存实亡了。

采访时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伍俊斐经常查阅的一个笔记本的扉页上记着林则徐的《十无益格言》:“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不光在伍俊斐的笔记本上可以见到,在教学楼的四壁,在走廊里,在教室墙壁上,在学生宿舍,在英才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经典文化警句一样随处可见。比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腹有诗书气自华,心无藏私品自高”“为善自乐,能忍自安”,等等。

有人质疑这样有做表面文章之嫌,伍俊斐却有自己的看法:“学生刚开始见到这些文言警句,或许一时无法理解其深刻内涵,但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慢慢了解这些格言的真谛。毕竟,学好经典是一辈子的事情呢!”

伍俊斐陪同记者来到各个教室,和可爱的孩子们进行亲密接触。这时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经典诵读不耍花架子,一招一式都是实打实的。

记者最为钦佩的是,在英才学校,经典诵读不是个别优秀学生的“专利”,而是每个孩子都“身怀绝技”。不管我们找哪个孩子,他们都会“连珠炮”似的大段大段背诵经典。何以如此面广?何以如此落实?伍俊斐解开了谜底:学校利用每天早晨与放学前的20分钟,让学生大声诵读经典诗文,包括《大学》《中庸》《老子》《论语》《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等,十年如一日。

对10来岁的孩子来说,再好的经史典籍,读多了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因而按年级循序渐进和变换诵读的形式尤为重要。

英才学校摸索出了一系列饶有趣味的诵读形式,比如老师范读、接龙诵读、分组诵读、小老师带读、男女生比赛读、开火车读、师生互读、打节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边读边舞等。

记者记录下了五年级诵读《道德经》第二章的情形。

这次诵读采用了师生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和小组读等形式:“(老师起头)天下(男生接)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女生接)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师)故(第一组读)有无相生,(第二组读)难易想成,(第三组读)长短相形,(第四组读)高下相倾,(第五组读)音声相和,(第六组读)前后相随。(师)是以圣人(男生接)处无为之事,(女生接)行不言之教;(生齐读)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师)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如此细致的分工合作,要求师生在诵读时必须全神贯注,这样才能跟上节奏,取得好的诵读效果。

在伍俊斐看来,光让学生们张着嘴“哇哇”诵读经典还远远不够,得及时敦促学习进度、认真核查学习效果。每周三,伍俊斐会带着学校的一位行政人员走进各班教室检查诵读情况,分数纳入每月班级考评中。期末,学校还会举行“经典小状元”诵读比赛,评出“经典诵读优秀班级”。

经典诗文与舞蹈、手语操一结合,会显得更有灵性。孩子们载歌载舞,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动作,表达出心中对经典的认同和热爱之情。在英才学校,每学期各班都会参与编排一些手语操,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时师生都会集体呈现经典歌舞、手语操。几年下来,这些农村长大的孩子个个都能大方自如地唱歌跳舞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就是经典诵读与歌舞、手语操、武术等的完美结合。

经典书法也是英才学校的一种尝试。每天中午,各班都会上一节20分钟的经典书法课,包括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课。长期的练习,使孩子们养成了正确的书写习惯,写出来的字也越来越漂亮了。

中华武术是特有的民族文化之一。他们坚持每周各班开设一节武术课,课间操时全体学生齐做自编的武术操,通过武术德行的培养和武术礼仪的熏陶,培养孩子们“勇敢顽强、拼搏向上、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在英才学校,不仅每一个学生要诵读经典,老师也不能例外。学校办公室主任郭一花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讲授《弟子规》时,伍俊斐本人第一个在教研组长那儿“过关”,然后要求全体老师先在教研组长处背诵,再到她那儿抽查,然后在学校公示栏内按背诵的先后排名记载。此举大大激发了老师们诵读经典的热情。“让老师们也深度介入经典诵读,是我们能够坚持下来且收效良好的一个重要原因。”郭一花说。

现在,经典诵读教育已经浸润到了师生成长的每一个环节。就拿寄宿生来说吧。我们参观学生宿舍时,发现房间里真个是窗明几净,床单、被子叠放齐整,饭盒、鞋子都摆放成了一条直线。“‘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弟子规》中这几句训诫,孩子们不仅记住了,还按照这个要求做到了。”学校体育老师兼生活老师何亚辉介绍说,“在更多的经典文化的熏陶下,在教师的细心照料与辅导下,英才学校的寄宿生无论学习还是其他各个方面,进步都是最明显的。”

学校现有179名寄宿生,每学期人数仍在不断攀升,其中不乏从广东、湖北、江西、云南、河南等地转学过来的孩子。一位广东顺德籍的学生,从一年级起就专程到英才学校就读,目前在读五年级。家长对孩子的进步非常满意,他妈妈数次带着台湾、香港的朋友来学校参观学习。

经典诵读教育让英才学校在当地变得家喻户晓。每学期开学时,学校门口都是车水马龙,到学校参观学习的内地、香港、台湾的许多教育同仁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客人络绎不绝。香港国际经典协会主席温雪珍女士率领海内外经典教育专家、学者、同仁,先后4次来学校观摩、指导。

“经典教育贵在坚持。再过10年,这拨经典诵读的苗子就出来了,肯定会带动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伍俊斐高兴地说。

农村娃伴随经典成长

2012年下学期期末考试的前一天,伍俊斐校长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哭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那天学校的课间大活动上,伍俊斐拿着匡旺在期末模拟测试卷上写的作文念给师生们听,题目是《读书真让我着了迷》:“我热爱经典,因为这是知识的根源、人类知识的重要宝库。我热爱经典,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的怀抱。我要让经典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念到这里,伍校长泣不成声。片刻之后,她平息了一下情绪:“谁能想象他一年前还是个调皮、厌学的孩子呢?他转到我们学校才一年,就对经典有如此深的感悟,对读书竟然着了迷。昨天,他患阑尾炎了,却忍着病痛要求参加完考试。匡旺的进步,就是经典诵读教育的成效呀!”

关于经典诵读教育,匡旺自己也有话要说。他现在在英才学校读六年级,转到该校才一年半时间。聊到自己的转变,他十分庆幸能来到英才学校就读。他说自己以前的学习成绩一直都不好,有些厌学。到英才学校后,他很快喜欢上了经典诵读,而且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强项,那就是记忆力超好。他当场拿起办公桌上的一本八年级课本递给记者:“要不,你考考我?”记者随意找出一首短诗,匡旺默读了两遍,竟然马上一字不差地背诵了出来。

学校每天都会在课间大活动时齐做武术操,喊口令的是一个名叫曾文显的五年级小男生。他个子虽小,眉宇间却透着一股练武人特有的英武之气。曾文显有一个双胞胎哥哥曾文泰。谁曾想到,在来英才学校就读之前,曾文显黧黑、瘦弱、胆小怯懦,一天到晚跟着哥哥,是哥哥的“小尾巴”。来英才学校后不久,武术老师刘景辉发现了曾文显的练武潜质,把他招进了武术兴趣班。一个学期下来,曾文显饭量大增,气色明显好转,抵抗力增强,很少感冒生病了。

2011年暑假,作为武术班的台柱子,曾文显随同老师、同学前往长沙参加“第五届全球经典诵读大会”。他和同学在开幕式上表演的武术节目《光耀中华》,获得了现场观众和评委的好评。到外地参加表演的经历,让曾文显变得更加大胆自信。学校举办班级武术操比赛,他当之无愧地成了班上的“小教练”,并带领全班摘得桂冠。同学们因此喜欢上了他,并一致推选他为班长。伍俊斐校长还请他每天课间操时指挥全校的武术操。

老师的鼓励,同学的称赞,极大地激发了曾文显的学习热情,他的成绩突飞猛进。有趣的是,哥哥现在反倒成了弟弟的“小跟班”。小哥俩的家长也感叹:“是英才学校的武术经典教学彻底改变了我这个小儿子啊!”

采访中,不少孩子开心地聊起了经典诵读教育给自己带来的变化。

八年级女生匡丹说:“我喜欢诵读经典,它不仅让我变得知书达理,也让我在写作文的时候感觉肚子里有‘墨水’了。”她说,在她们村子里,她是最受邻居喜爱的孩子,只因为她跟其他人相比,她显得“规矩”得多,也讲礼貌一些。

六年级的玉垒,转到该校已三年。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觉得自己简直变了一个人。他挠着头说:“我以前很喜欢打架,只要是打赢了就会很开心。来英才学校后,我读了《弟子规》中‘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的训诫,懂得了‘不能以力欺人、以势压人,而要以理服人’的道理。现在我觉得打架真的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

在英才学校,经典诵读教育引导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

现为湘南学院大一学生的匡翦,出生时因难产患有肌无力症,2004年到英才学校念五年级。刚来时,他整天郁郁寡欢,垂头丧气。在经典文化的润泽和洗礼下,他挺起了胸、抬起了头,变得非常积极向上,后来考上了省示范性高中益阳市六中。他的高中老师反馈过来一件事情:读高中时匡翦班上新来了一位英语老师,第一堂课下来老师询问有没有人能把新学的课文背诵下来。本想给学生们一个“下马威”,没想到匡翦竟然真的一口气把当天才学的英语课文完整地背诵了出来。“这些都得益于多年的经典诵读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记忆力。”匡翦说。现在,因为综合素质全面,能力突出,入学仅几个月的他就被教授选中一起做课题研究了。

翦政如今是益阳市一中高二年级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英才学校的老师告诉记者,当年翦政来英才学校就读之前,是家中的宠儿,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到英才学校后,学校的感恩教育改变了他。临近毕业时,翦政与另外一个同学专门来到校长办公室,朝伍俊斐深深地鞠了一躬。

大家讲的这些个案和故事,无外乎从以下几个方面印证了经典诵读教育的功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将传统经典文化中的精髓内化为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伍俊斐说:“其实,任何一种教育形式,如果实现了这几项功能,无疑就是成功的了。”

让伍俊斐特别欣慰的是,3岁时随自己一同来校的女儿李圣善,这些年在经典诵读教育环境的熏染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奇葩是这样盛开的

华夏英才学校,是资阳教育的一朵奇葩。

“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案例奖”“湖南省10万家庭亲子诵读经典活动特等奖”“全球经典诵读大会特等奖”“中华经典文化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纷至沓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这块响当当的牌匾,也“落户”华夏英才。

奇葩要靠大家的浇灌才会如此鲜艳。

资阳区教育局局长何顺,曾在华夏英才所在地国基教育基地当过管委会主任,目睹了经典教育坎坷的发展历程,见证了经典教育之花的华丽绽放。他说,资阳区的历届领导都对经典教育关爱有加,在方向上给予指导,经费上也给予支持。

“建校伊始,并没有决定搞经典教育这一特色,是在当时分管教育的副区长刘时贵倡导下才定下来搞的。这时规划都做好了,我们决定重新做,做到一步到位,为此多投入了50万元。”何顺还介绍说,2006年,一位叫匡翦的同学写信给当时的区委书记谭喜华,马上得到了回应,谭书记为孩子们在经典诵读中的收获感到惊喜,肯定了这一办学模式。

华夏英才学校虽然是所民办学校,但区教育局非常重视,特地支持了5位公办教师,而且在自身负债的情况下,每年还支持10万元给学校。“事实表明,此举盘活了学校,学校招生开始变得‘火爆’。现任区长陈静彬当副区长时,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这所学校就读。”何顺对记者说。他表示,将采取更务实、更灵活的机制,把华夏英才学校打造成省内一流、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

好教材,好教师,也是保证经典之花常开不败的关键一环。

前几年,华夏英才学校选用的是长春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国学小书院》丛书作为诵读教材。这套线装小书共10本,古色古香,原文大字,加拼音、译文、注释,但大部分是节选。2012年,学校开始采用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经典素读本》丛书。陈琴老师编写的这套丛书对应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与现行教材配套使用,使用起来更方便。每册教材60课时,每周4课时,用15周读完。

当然,有了领导的重视,有了好的教材,没有好教师,经典教育也难有效果。华夏英才学校的秘密武器便是激发老师们热爱经典诵读的热情。

五年级语文老师杨小娟,原在益阳市高平中学工作,她告诉记者,母亲是英才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对伍校长极为钦佩,就常常拿着经典来读、来讲,还劝女儿多读经典。妈妈的这些行为,让杨小娟对英才学校产生了向往。2009年,她应聘到了这所学校,开始了经典教育的梦想之旅。“在教学生们的同时,我自己也学到了许多,得到了许多启发。对经典的学习和研究,不仅成为工作的需要,也成为我的个人兴趣。经典改变了妈妈,改变了我,将来也会改变我的下一代,感谢学校为我打开了一扇领略经典的门。”

熊丽萍是学校的舞蹈老师。2013年上学期第二周,她的舞蹈课的内容是一个手位练习组合《寻胡隐君》,主要是训练古典舞的各个手位。“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诗句亲切通畅,具有民歌风味。学习动作之前,她让同学们理解歌词的意思: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去朋友家时,一路上见到的景色。诗中用了一个“复”和一个“还”,把景色写“动”了,写出了速度,也写出了繁复和变化。虽然是同样的渡水、同样的花,却让人产生了应接不暇的感觉。“春风江上路”一句,抒发了诗人轻快悠闲的心情。两岸春色迎船而上,心中诗情由春风送来。所以,舞蹈动作要欢快、愉悦,感觉就像在踏春一样。同学们一下子领悟到诗歌的意境,学得兴趣盎然,舞蹈时也充满了诗情画意。

“一枝独秀不是春。如果仅仅是‘独秀’,说明资阳的教育发展不均衡,我们的目的,是要让经典教育点燃师生心中的梦想,点燃资阳区打造教育品牌的梦想,催开资阳教育争奇斗艳的百花!今年我们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的养成教育,就是以经典教育为抓手,推进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何顺信心满满地给记者描绘了资阳教育发展的“路线图”。

有这样的劲头,相信资阳教育的明天一定会姹紫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