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宋代宗教图像中的世俗性表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宋代宗教图像中的世俗性表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 王芳芳(1988―)女,河南许昌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艺术史与艺术文献)。

〖HJ1.2mm〗 摘 要: 四川大足石刻是中国古代造像中以宗教文化为题材的石窟艺术的一个突出的部类,表现出强烈的世俗性。宗教图像的世俗性以其神圣性为前提,但宗教图像这种神圣性的品格又离不开生活大地和时代精神的滋养。世俗性是宋代宗教图像的一个重要特质。宋代独特的社会背景使得佛教图像也逐渐走向世俗化和人间现实化。大足宝顶山《父母恩重经变相》正是宋代宗教图像世俗化的结晶。

关键词: 图像;世俗性;大足石刻;《父母恩重经变相》

一、 宗教图像的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关系

所谓图像的世俗性,就是图像在内容上反映下层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和欲望,表现他们的审美趣味和情调,形式上适合市民的欣赏层次和喜好。世俗性的图像应该具有一种共性:集中反映人民群众对世俗之美的肯定和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宗教图像的世俗性是相对于神圣性而言的。宗教图像是具有一种特殊的神圣性象征意义的存在,它表述了人们崇拜对象的敬仰之情,在宗教中具有的一种圣洁意义。换句话说,宗教的神圣性赋予了宗教图像所必需的神圣。西方学者伊利亚德把神圣与世俗视为世界存在的两种基本方式。宗教图像无疑受到大家的敬仰,有着不可亵渎的神圣性。但是,这种神圣性的品格又离不开生活大地和时代精神的滋养。中国的宗教艺术也印证了这一事实。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主要是佛教石窟艺术。李泽厚先生曾这样看待中国早期佛教石刻艺术、洞窟壁画的发展进程: “无论是云冈、敦煌、麦积山,中国石窟艺术最早要推北魏洞窟,印度传来的佛传、佛本生等印度题材占据了这些洞窟的壁画画面。” “北魏的雕塑……并不显示出仁爱、慈祥、关怀等神情,它所表现的恰好是对世间一切的完全超脱……对人世似乎并不关怀或动心。相反,它以对人世现实的轻视和淡漠,以洞察一切的睿智的微笑为特征,并且就在那惊恐、阴冷、血肉淋漓的四周壁画的悲惨世界中,显示出它的宁静、高超和飘逸。”①

无疑,中国早期的佛教造像追求并充满了神圣性。佛教造像表现神圣性的手段就是追求强烈的对比,以烘托、陪衬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显示神的高大、睿智、超凡绝尘和不可言说:形象的高大、面相的端庄、风度的脱俗……但,引起人们崇高信仰的佛教造像也并非只具有世俗之外的神圣性。对其起烘托、陪衬的恰好是世俗的、现实地位渺小的人。同时,佛教造像为达到佛教传播的要求,也必然会或多或少地要对神祗造像反映生活、展示人性的丰富生动性有所追求。佛教造像的描绘对象也随之逐渐转向一般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物象。这样,佛教造像的世俗性就更加凸显。

二、宋代宗教图像的特质与其时代背景

世俗性是宋代宗教图像的一个重要特质。在宋代,由于城市商业的繁荣,促使社会意识更倾向于现实,佛教传播也不能不结合于世俗的现实生活。在这一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佛教图像建构起了自己将世俗与神圣信仰有机结合新体系,佛教图像在无形中走向世俗化和人间现实化。它主要表现在表达对象的广泛性,题材内容的生活化和表现方式的通俗化追求上。

在中国早期的佛教造像中,更多的是神像的表现,本尊、伽叶、菩萨、天王等。至中国宋代的佛教造像中,表现的对象相当广泛,除神像人物外,动物(包括想象、虚构的动物形象)、生活场景、自然山水等,几乎无所不包。更为重要的是在这里出现了供养人的形象。甚至,供养人的形象在身材上也已经超过神的形象。在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的题材中,印度传来的佛转、佛本生等印度题材占据了重要地位,至宋,一种特殊的题材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这种题材在大足石窟最为典型。此外,“经变”类题材也愈来愈多。佛像人物成为次要,逐渐变小,变少,更多的是渲染“经变”,着意描绘的是热闹繁复的场景。特别是宝顶山摩崖造像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情景之广泛,几乎应有尽有,王公大臣、官绅士庶、渔樵耕读,各类人物皆栩栩如生。在表现手法方面,都力求与世俗生活及审美情趣紧密结合。人们依据世俗的审美眼光来塑造佛像,用极其写实的风格,表现对现实生活的热爱。造像中,无论是佛、菩萨,还是罗汉、金刚,以及各种侍者像,都颇似现实中各类人物的真实写照。佛像就像生活中似曾相识的人,具有世俗生活中的情态。“如果说,以前还是人间的神化,那么现在凸出来的已是现实的人间” ②

人们在宋代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时代心态的变化导致自身的世俗化,这也正是佛教图像具有世俗性的根本原因。正如李泽厚所说:“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他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

三、世俗性宗教图像的结晶――大足宝顶山《父母恩重经变相》

大足宝顶大佛湾的《父母恩重经变相》,位于北岩中段,南宋赵智凤主持镌刻,规模宏大,造像图文并茂,内容丰富,风格独特。该龛平顶,座北向南,高700、宽1450、深250厘米,刻像44尊。1953年,大足文管所将其编为宝顶大佛湾摩岩造像第15号。③龛内上层刻贤劫七佛半身像,中层中央刻“投佛祈求嗣息”图,左右刻“十恩图”: 其左壁从右至左横刻“怀胎守护恩”、“生子忘优恩”、“推干就湿恩”、“洗涤不净恩”、“远行忆念恩”五图;其右壁从左至右横刻“临产受苦恩”、“咽苦吐甘恩”、“乳哺不尽恩”、“伪造恶业恩”、“究竟怜悯恩”五图。

《父母恩重经变相》以平民化的人物形象作为描述的形象,以此来解释日常生活中所蕴含的佛性。其中,造像人物的衣冠在造型、结构、风格方面都非常简单,与古代当地民众衣着相似,没有其它装饰,朴素简单,呈现出质朴美、世俗美。可以想象这与当时的现实生活分不开的,艺人追求世俗的题材,出资者和受众追求世俗的美,塑造的人物除了必须要佩戴的衣服、帽子外没有任何的装饰物,充满世俗味道,以简单、质朴展现于世人面前。《父母恩重经变相》除外形上表现为世俗的写真风外,与之相呼应的内心活动的特征,即身体姿态手势,瞬间表情的捕捉与刻画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艺人富有浪漫色彩的雕刻手法,对人物形象和神情的刻画,表现出来神情的悠闲自得和手法的写实效果,更显示了民间普通家庭生活的世俗生活情趣,整组造像在在艺人的精心刻画下,体态、表情、姿态等都充满了现实生活的气息。

大足石刻:宝顶山的《父母恩重经变相》在传扬教义的框架之内,加演着一暮暮情味十足的人间活剧。在神圣的光环下,把世俗生活的丰富鲜活美和人性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十足的世俗特色。大足石刻把社会世俗生活高度概括于造像艺术中,雕刻手法简练朴实,细腻、单纯而不夸张,具有世俗的民族艺术风格和地方民俗色彩。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宝顶大佛湾第15号龛刻石之管见,胡学良,《敦煌研究》 1998年第4期

[2] 大足宝顶《父母恩重经变相》研究,胡文和,《敦煌研究》 1992年第2期

[3] 《父母恩重经》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3

[4] 从神圣到世俗――大足石刻艺术审美简述,高明,《文物世界》,2007.1

[5] 美的历程,李泽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注解:

① 美的历程 李泽厚 北京 三联书店2009.7 111―― 116页

② 美的历程 李泽厚 北京 三联书店2009.7 123页

③ 孙修身:《大足宝顶与敦煌莫高窟佛说父母恩重经变相的比较研究》,《敦煌研究》,1997 年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