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泓清泉入村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泓清泉入村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盛夏时节,黔西南州贞丰县银洞湾村的气温像往年一样居高不下,而与往年不同的是,76岁的张帮琴再也不用发愁高温干旱导致的缺水了。

在张帮琴家的院坝一角,有一片专门为自来水开辟的区域――小水槽上方是水龙头和一段延伸出地面的水管,输水管道顺着院坝前的小路一直铺埋到家门口。拧开水龙头,白哗哗的自来水顺着水管喷涌而出,盛水的盆子里,是张帮琴刚从自家屋后的桃园里摘来的桃子,鲜红透亮。

虽然家里用上自来水已经有半年多时间了,但张帮琴依然习惯用蓄水池里的雨水洗衣服、喂猪、喂鸡,饮用和做饭才用自来水。

在北盘江镇银洞湾村,张帮琴度过了人生的77个春秋,而这其中大部分年头,她都在为缺水发愁。她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够用上洁净、方便的自来水。

“太造孽了!”想方设法找水,在张帮琴的记忆里是根深蒂固的痛。

水瓢、水壶、水桶、水管、扁担、背篼,银洞湾村的家家户户都有这些基本的取水工具。在干旱少雨季节,蓄水池存积的雨水用完以后,村民要去五公里以外的岜浩寨挑水、背水。仅有指头粗的山泉水,是村民在干旱时唯一的生活支撑。

“村里的、邻村的人都去取水,有时候一天就只能接到一两桶水,等水澄清了才发现桶底铺着一层厚厚的泥。”张帮琴说,由于水源点稀少,前去取水的村民多,因此在半夜去排队取水是常事,大伙儿就像赶集似的,一次又一次走过蜿蜒的山路,不知疲倦。“一路上都是碎石子,稍不注意就会摔跤,等挑回家里,桶中的大半儿水都洒在路上了。”

提起曾经缺水的日子,银洞湾村的村民都能讲出与张帮琴类似的经历。而如今,银洞湾村终于告别缺水难题了,家家户户的院坝里每天都会传出欢快的自来水声。

把白哗哗的自来水输送进各家各户的源头,是位于三公里外金井村的一眼机井。2014年10月,这眼机井完成地面配套设施,开始为北盘江镇的银洞湾村、岜浩寨、金井村供水,解决了1200多位村民的生活饮水问题。

“从地下钻井、抽水,到地面蓄水池建设、输水管网铺设、净水处理,一眼机井的费用是78万元,因为成本较高,所以打井一定要选在供水条件非常艰难、必须通过机井来解决用水难题的地方。”贞丰县水务局机关党委书记左睿介绍,目前县里的大多数机井都是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只有6眼机井分布在用水条件极其艰苦的地区,为村民提供日常生活用水。

在这6眼供水投用的机井中,珉谷镇大碑村新场组的机井“职责”略有不同――为当地发展农业产业提供灌溉水源。

走进大碑村新场组,入组公路两侧的农田里整齐地分布着铁皮石斛种植大棚。140亩铁皮石斛花期刚过,长势喜人。

毗邻惠兴高速、贞安公路,交通便利、地势平缓、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质量好……大碑村有发展农业产业的先天优势条件,但限制条件同样让人伤脑筋――灌溉水源不稳定。

为了让中草药材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顺利落户大碑村,助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贞丰县水务局牵头在新场组实施机井工程。随着这眼机井的供水投用,2014年4月,贵州盛达生植物发展有限公司在大碑村新场组正式成立,总投资2000多万元,目前有生产加工车间1个,加工设备30台(套),为当地提供80余个就业岗位。

作为促成铁皮石斛基地落户大碑村的“主力军”,新场组这眼机井日出水量约为350吨,能提供近200亩灌溉用水。

金井村机井、大碑村机井,都属于全省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地下水(机井)利用工程的建设任务。

根据“三大会战”具体实施方案,全省地下水(机井)利用工程以机井供水工程为主,规划新打机井8800眼,配套机井10000眼(含已成机井配套1200眼),设计供水量为4.75亿立方米。按照每眼机井打井平均投资25万元,地面配套设施平均投资53万元的投资标准预算,工程总投资为75亿元。“十二五”期间规划新打机井5250眼,工程总投资39.89亿元。

未来,地下水(机井)利用工程将为更多缺水的村子带来一泓清泉,让村民彻底告别缺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