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扬州市邗江区稻曲病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扬州市邗江区稻曲病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通过对扬州市邗江区大面积稻曲病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分析了2014年邗江区稻曲病的发生特点重发原因。针对稻曲病防治难度较大这一现状,提出了稻曲病综合防治新对策,即推广抗性较强的水稻品种,降低穗期的氮肥用量,气候条件有利的条件下在破口前防治1次,在破口期结合稻瘟病再用药防治1次。

关键词 稻曲病;发生特点;原因;防治技术;江苏扬州;邗江区;2014年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116-03

Study on Occu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 of Rice False Smut of Hanjiang District in Yangzhou City in 2014

ZHOU Fen-qi 1 YUAN Lin-ze 1 KANG Xiao-xia 1 CHEN Yin-feng 1 GENG Yue 1 XU Lei 1 LI Qun 2

(1 Hanjiang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of Yangzhou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Yangzhou Jiangsu 225009; 2 Hanjiang Agriculture Committee of Yangzhou City)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study on large area of rice false smut of Hanjiang District in Yangzhou City,combining with climatic conditions in the region,occu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 of rice false smut of Hanjiang District in Yangzhou City in 2014 were analyzed.Aimed at the large difficult prevention status,new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of rice false smut were put forward,including extension of stronger resistance rice varieties,reduction the period of nitrogen fertilizer,prevention one times before the breach period under favourable climatic conditions,prevention once again in the breach period combined with rice false smut.

Key words rice false smut;occurence characteristics;reason;control technique;Yangzhou Jiangsu;Hanjiang District;2014

稻曲病是由稻曲病菌引起的水稻穗部真菌性病害[1]。过去稻曲病在江苏地区零星发生,近年来,随着水稻品种的更替[2]、水稻栽培方式的改变以及施肥量的增加,稻曲病的发生逐年加重,常年由稻曲病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为5%~10%[3]。为此,笔者探索邗江区稻曲病的发生特点,摸清发生规律,为大面积生产上预防稻曲病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在稻曲病病情稳定期调查,采用平行线跳跃法5点取样,每点隔2穴调查1穴,每行调查10穴,记录水稻品种、栽培方式、用药情况、总穗数、病穗数、发病级数,最终统计平均病穗率与病情指数并分析比较。

严重度分级标准按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编发的《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划分(以穗为单位)为0 级:无病;1级:1粒病粒;2级:2~5粒病粒;3级:6~10粒病粒;4级:11~15粒病粒;5级:16粒病粒以上。

病穗率及病情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病穗率(%)=病穗数/总穗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穗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穗数×5)×100

1.2 统计方法

利用Excel及7.05版DPS软件的Duncan新复极差测验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4]。

2 结果与分析

2.1 邗江区稻曲病发生概况及特点

2.1.1 发生面积大,发病程度重。邗江区常年种植水稻面积1.33万hm2左右,2014年稻曲病总体为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从表1可以看出,2014年中籼稻稻曲病是近10年来发生最重的年份,粳稻发病列第3位。2014年选取全区162块有代表性的水稻田进行了调查,稻曲病病穗率在0.1%~3.0%的发生面积为4 553.33 hm2,在3.1%~10.0%的发生面积为2 560.00 hm2,在10%以上的面积达86.67 hm2,调查田块中最重田块病穗率达34.42%。

2.1.2 不同栽培方式稻曲病发病程度不同。2014年邗江区种植水稻面积1.33万hm2,机插秧0.73万hm2,近几年由于轻简栽培技术不断推广,机插面积在逐渐增加,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5%,手栽稻占17%,抛秧占16%,直播稻占12%(图1)。经调查,不同栽培方式稻曲病的发病程度不同。大面积上手栽稻稻曲病病穗率为7.23%,病指为0.87;直播稻为2.39%,病指为0.23;机插秧为1.97%,病指为0.15;抛秧病穗率为1.23%,病指为0.09(图2)。

2.1.3 主栽水稻品种抗性差异不明显。邗江区水稻种植品种有扬粳4227、南粳9108、武运粳24号、武运粳23号、扬粳806、扬粳4038和扬稻6号。调查结果表明,在品种上,中籼稻稻曲病发生程度重于粳稻,扬稻6号发病最重,病穗率为13.28%,病指为1.90;粳稻平均病穗率为2.26%,病指为0.18,其中扬粳806病穗率为2.90%,病指为0.23;武运粳24号平均病穗率为1.76%,病指为0.14;南粳9108、扬粳4227、扬粳4038稻曲病病穗率在1.00%左右(图3)。各品种稻曲病发病程度不同,抗性差异不明显。

2.2 原因分析

稻曲病重发是品种、天气、菌源、防治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品种感病及气候是2014年稻曲病重发的内因,也是其主导因子。

2.2.1 菌源充足。稻曲病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越夏,病菌不断积累,尤其是老病区,田间菌源十分充足,加之近几年秸秆全量还田技术的不断推广,更有利于菌源的积累。另外,有部分稻种带菌也为稻曲病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

2.2.2 缺乏明显的抗病品种。不同水稻品种稻曲病的发病程度差异很大,即存在品种抗感性差异。有研究认为,稻曲病对粳稻的危害程度高于籼稻,大穗型品种重于小穗型品种。一般晚稻重于早稻,杂交稻重于常规稻,迟熟稻重于早熟稻。同一熟期的品种抽穗期长的重于抽穗期短的,而抽穗期长的晚熟品种发病程度更重[5-6]。2014年邗江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有扬粳4227、南粳9108、武运粳24号、武运粳23号、扬粳4038和扬稻6号等。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气候条件十分有利的条件下,全区的主栽水稻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在不同地区、不同田块发病程度有差异,没有明显的高抗品种。

2.2.3 易感生育期拉长。稻曲病易感生育期为破口抽穗期。2014年水稻易感病生育期长,一是由于6―7月中旬气温偏低,有效积温较低,生育期拉长,常年水稻破口抽穗期在7 d左右,2014年抽穗扬花期拉长10 d以上。二是稻作方式多样,邗江区水稻栽培方式有手栽稻、机插稻、抛栽稻、直播稻、麦套稻等,种植品种多、乱、杂,品种类型有常规籼稻、杂交籼稻、迟熟中粳、早熟晚粳等,导致水稻生育进程不一,破口抽穗期极不一致。易感病生育期长,增加了感病几率。

2.2.4 气候条件较为有利。稻曲病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破口至扬花期的天气情况,一般地,水稻孕穗期至抽穗期的适温、多雨、少光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2014年邗江区水稻生长关键期7―9月较常年气温偏低,雨雾霾天气多、日照偏少。据气象资料显示(图4~6),全区7月雨、雾、霾累计21 d,其中雨日数13 d。8月雨、雾、霾累计28 d,其中雨日数20 d。9月雨、雾、霾累计22 d,其中雨日数11 d,8月下旬至9月上旬平均降雨量为141.1 mm,较常年同期偏多49.9 mm。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水稻孕穗末期至破口抽穗期,2旬平均气温24.6 ℃,较常年同期偏低1.1 ℃;2旬日照时数77.1 h,较常年同期偏少50 h,为稻曲病的暴发流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气候条件。

2.2.5 适期防治难度大。稻曲病的药剂防治在水稻孕穗末期至破口期前5~7 d防治最佳。陈德林[7]研究表明,稻曲病病菌主要在水稻孕穗末期至破口期侵入水稻柱头,一般可造成水稻产量损失3%~5%,严重的可使水稻减产8.7%~45.7%。大面积防治上一般结合穗颈瘟防治,穗颈瘟的最佳感病期是破口抽穗期,比稻曲病迟5~7 d,因此大多农户只在破口期防治1次,或者是齐穗后防治,错过了防治适期。

2014年稻曲病发生有利的情况下,由于稻曲病多年未见大流行,大部分农户对水稻病害的防治意识轻于虫害,缺乏防治意识和习惯,缺乏主动预防,错过了防治适期。另外水稻破口抽穗期持续阴雨天气对稻曲病的适期防治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持续阴雨天气影响了适时用药或药后受雨水冲刷降低了防治效果。加之农户用药受用药时间、药剂品种、施药质量等诸多因素影响,防治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

3 结论与讨论

3.1 选用抗性品种,科学管理水肥

抗性品种的选育是预防稻曲病的基础。国内对稻曲病抗性分级的研究较多,但还没有统一的分级标准。有研究表明,病穗率、每穗菌球数、病情指数和产量损失等均表现为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8]。张夕林等[9]报道,对稻曲病较感病的品种有9915、优辐粳、9476、苏香粳等,但品种间发病差异不显著。邗江区种植水稻品种主要是扬粳、南粳和武运粳系列品种,还有小部分的中籼稻和杂交稻,应搞好品种抗性的筛选,加快培育出抗稻曲病的优良品种。杂交种要尽量选择抽穗整齐、灌浆快的品种;而粳糯稻要尽量选择生育期适中或生育期短的品种。这也是今后预防稻曲病的根本途径。

水肥管理对稻曲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王疏[10]研究表明,单位面积总氮肥量越大,稻曲病发生越重。在施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在水稻生长后期(穗肥)氮肥量增大有利稻曲病发生。不同播期、插秧期试验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水稻播期、插秧期偏后,稻曲病发生有加重的趋势。不同插秧密度试验结果显示,水稻插秧密度越大,稻曲病发生相对越重。季宏平等[11]报道氮肥施用量增加,稻曲病发生加重,特别在高氮量下,稻曲病发生严重。因此,要抓好水稻后期的田间水肥管理工作,合理配方施肥,特别是要求合理掌握穗肥中的氮肥量。稻田用水注意干湿管理,及时搁田,避免形成稻曲病易发的田间小气候,控制稻曲病的发生。

调整品种的播期,稻曲病的发生轻重与水稻破口抽穗密切相关,根据历年的气候变化情况和水稻品种的特性,适当调整播期与栽插期,减少易感病的破口期与有利于病菌侵染蔓延的天气相吻合的程度,是减轻该病流行的重要举措,直播稻田要尽量提前播种。

3.2 选准防治适期,科学合理用药

化学防治仍然是防治稻曲病的关键措施,稻曲病的防治关键在预防。刘永锋等[12]研究认为,在相同用药量时,在水稻孕穗盛期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100%;在孕穗初期和孕穗末期时的防治效果大大下降,在破口盛期和扬花期的防治效果仅为9.09%[5]。周奋启等[13]研究认为,防治2次的稻曲病病穗率和病指防效都显著高于防治1次的防效。破口前7 d防治1次的病指平均防效达到81.41%,显著高于破口期防治1次的防效。黎毓干等[14]报道,以波尔多液、井冈霉素、三环唑、克瘟散防治效果最好,孕穗后期喷药1次,防治效果达78.70%~92.60%,在破口或始穗期再施药l次,防效可达82.51%~100.00%,齐穗期喷药则无效。因此,抓好水稻孕穗期的化学防治工作,建议大面积生产上在破口期必须防治1次,如果出现有利于稻曲病暴发流行的天气时,在破口前5~7 d防治1次。稻曲病的防治工作基本上是结合穗颈瘟或是其他病虫一起防治,目前市场上防治稻曲病的药剂有嘧菌酯、氟环唑、戊唑醇、三唑酮、井冈霉素、咪鲜胺、苯甲丙环唑、碱式硫酸铜等单剂及其复配剂。注意药剂的科学、合理、轮换使用。

4 参考文献

[1] 王疏,周永力.稻曲病菌的病原学[J].植物病理学报,1998,28(1):19-24.

[2] 黄世文,余柳青.水稻品种(组合)与稻曲病的发生及防治[J].中国稻米,2003(4):32-33.

[3] 黄月清,胡务义.稻曲病对产量损失的影响[J].植物保护,1988,14(5):43.

[4] 唐启义,冯明光.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 谭萌初.稻曲病的发生规律[J].江西植保,1983(3):26-28.

[6] 张平,金官植,李志丰.黑龙江省稻曲病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7(2):48-51.

[7] 陈德林.稻曲病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7):246-248.

[8] 黄世文,余柳青.国内稻曲病的研究现状[J].江西农业学报,2002,14(2):45-51.

[9] 张夕林,朱明华,张建明.稻曲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研究新进展[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3,24(5):22-23.

[10] 王疏.不同栽培方式对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J].植物保护,2010,36(6):165-167.

[11] 季宏平,张匀华,王芊,等.黑龙江省稻曲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J].植物保护,2002,28(3):24-26.

[12] 刘永锋,陈志谊,陆凡,等.稻曲病控制技术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4,20(3):42-45.

[13] 周奋启,耿跃,徐蕾,等.不同用药时期六种常用药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现代农药,2013,5(12):54-56.

[14] 黎毓干.稻曲病研究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1986(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