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沙湾县失地农民安置现状及意愿调查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沙湾县失地农民安置现状及意愿调查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研究以沙湾县“大美沙湾”项目为例,具体选取沙湾县金沟河镇南头道河子村和三道河子镇农场展开问卷调查。分析了沙湾县安置补偿的现有方式及失地农民的意愿,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安置;意愿;沙湾县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4.01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y the example of the great beauty of Shawan County, this paper selected Nantou Dao Hezi Town, Jingou River Village, Shawan County and Sandao Hezi Village farm to carry out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alysis of existing ways in Shawan County resettlement compensation and landless peasants willingness, aimed to put forward counter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problems.

Key words: landless peasants; resettlement; intention; Shawan County

1 问卷设计及样本点选择

沙湾县“大美沙湾”工程一期建设的北坡贸易城、温泉酒店、住宅项目用地为沙湾县实施城镇规划2013年度第三批次建设用地,涉及沙湾县三道河子镇农场、金沟河镇南头道河子村两个单位。本研究按照调查问卷随机性、代表性、便捷性的原则,在这2个单位展开失地农民的问卷入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获取有效问卷180份。

问卷涵盖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失地农民安置现状(政府现行的安置补偿模式、土地征收补偿费的发放、失地后生活水平的变化及是否上访等),失地农民安置意愿(被征收意愿、失地后安置及生活方式意愿、社会保障等)3方面内容。

2 被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在本次调查的180户失地农民中,男性133人,占调查样本总量的74%;女性47人,占调查样本总量的26%。从被调查者年龄构成情况看,30岁以下的27人,占调查总样本的15%;30~39岁的54人,占调查总样本30%;40~49岁的83人,占调查总样本的46%;50岁及以上的16人,占调查总样本9%。被调查者的学历情况,没有上过学的有30人,占调查样本总量的17%,小学文化水平的有97人,占调查样本总量的54%;初中文化水平的有40人,占调查样本总量的22%;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有13人,占调查样本总量的7%。显而易见,小学学历的失地农民占到了被调查总量一半以上的比例。从被调查者当前家庭年人均收入情况看,3 000元以下的是47人,占样本总量的26%;在3 000~5 000元的是90人,占样本总量的50%;在 5 000~10 000元的是36人,占样本总量的20%;在10 000元以上的是7人,占样本总量的4%。

3 沙湾县失地农民安置现状及意愿

3.1 安置现状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被征地村民对征收土地后政府提供了哪些形式的安置补偿情况调查时,有100%的村民表示只提供一次性的土地补偿金。

被征地村民在关于目前土地征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可多选)情况调查中,有100%的村民表示征地补偿的标准太低,16.3%的村民表示征地收益分配不合理,56.7%的村民表示征地过程不透明,77.3%的村民表示土地征用后没有安置政策。

被征地村民在关于您家的土地征收补偿费是否按规定全额发放情况调查中,有0%的村民表示已经全额发放,19.6%的村民表示大部分发放,76.1%的村民表示大部分没发放,4.3%的村民表示一分未发。

被征地村民在关于征地对您的总体生活带来的主要变化(可多选)情况调查中,有4.3%的村民表示收入提高,86.9%的村民表示生活成本增大,经济水平降低,91.3%的村民表示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基本保障,50%的村民表示就业困难,8.7%的村民表示没有变化。

被征地农民在关于对沙湾县安置补偿规定或相关安置标准的了解情况调查中,表示了解一点的村民占57.8%,基本了解的村民占10.7%,完全不了解的占31.5%,没有人完全了解。

被征地村民在关于您对政府的征地安置政策及其具体实施满意度及上访情况调查中,有0%的村民表示满意,23.9%的村民表示一般,69.6%的村民表示不满意,6.5%的村民表示很不满意,但无一人上访。

3.2 安置意愿

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28.3%的农民是在自愿的情况下被征收土地,而71.7%的农民不愿意自家土地被征收,这些不愿意被征收土地的村民最后决定放弃土地的主要原因则是来自于村集体施加压力。

被征地村民对选择征地安置方式(多选题)调查时,有100%的村民选择了货币安置,选择留地安置的村民占82.6%,选择入股分红安置的村民占45.8%,选择重新择业安置的村民占15.2%,选择农业生产安置的村民占60.9%。

在失地后希望获得的保障项目(多选题)调查中,选择城镇医疗保险的村民占67.4%,选择城镇养老保险的村民占71.7%,选择失业保险的村民占58.7%。

关于土地被征收后村民的就业意向,有26.1%的被征地村民选择到城里打工,有13.1%的村民选择了去乡镇企业,有47.7%的村民选择了继续从事农业,有13.1%的村民目前不知道以后的方向赋闲在家。

在被征地村民对自家的征地安置补偿总体感觉如何情况调查中,表示满意的村民占4.5%,表示一般的村民占40%,不满意的村民占45.7%,还有13%的村民表示很不满意。

4 基于问卷调查的失地农民安置存在问题分析

4.1 补偿标准低、补偿金发放及兑现显滞后

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缺乏考虑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自主创业成本等问题,它是按照土地原有用途的年产值倍数进行评估的[1],失地农民维持长远生活保障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征地补偿费用,在实际发放和兑现方面还不及时,直接导致了失地农民生活质量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失地农民对政府的信任。

4.2 现有安置方式比较单一

从沙湾县现有体制上来看,单一的货币补偿安置方式无法满足失地农民对未来生活保障的多样性需求[2],还缺乏系列和配套的保障体制,因而也难以维系失地农民长远的安生立命的需要。在就业问题上,失地农民处于弱势,转岗困难,一旦将补偿的钱花光,没有经济来源时,生活就失去保障,这会给沙湾县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4.3 农民无法参与征地过程

沙湾县在土地征收的整个程序中,作为被赔偿的主体,失地农民无法参与土地补偿价格、土地补偿方式等涉及到自身利益的决策[3],这完全是由当地政府、村委会、以及用地单位共同协商决定的结果。在土地征收前失地农民未被告知征地补偿方案,被告知后又没有权利拒绝,强制性的让失地农民接受,这损害了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4.4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被征地村民对关于土地被征收后最希望获得的保障项目是城镇医疗保险、城镇养老保险[4]。而目前沙湾县在社会保障方面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无法满足失地农民的需求,这严重影响了失地农民的教育、就业、医疗等,使失地农民对今后的生活感到十分担忧。

4.5 农民自身原因导致征地后生活水平降低

接受调查的180户失地农民当中,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由于长期从事农业劳动,农民只获得了相应的农业生产技能,对于失去土地后在城市中立足所必须的相关生活技能极其缺乏,失地农民的生活没有保障。另一方面,农民受传统观念、意识的影响,在失去土地后,短期内转变为市民很难实现。

5 基于问卷调查的失地农民安置对策建议

5.1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保障补偿金发放

沙湾县当地政府在制定征地补偿政策、确定合理补偿标准时,应综合考量当前当地的物价、消费水平及人均纯收入等因素,保证失地农民有能力再创业、就业。对失地农民安置问题,一定要保证土地补偿金一次发放并能够及时到位,避免克扣、拖欠等现象发生[5]。

5.2 多种安置方式结合,保障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

建立健全安置补偿机制和社保体系,实现多元化安置,是妥善解决其安置补偿问题的有效手段[6]。沙湾县政府应该改变单一的一次性货币补偿为主的安置方式,采取货币安置、土地入股、土地置换、留地安置、社保安置等多种方式组合运用,满足失地农民的不同需求,有力保障失地农民未来长远的生产生活[7]。

5.3 建立参与型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程序

沙湾县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与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补偿安置程序设置的好坏则直接影响到被征地农民是否能够得到公平的补偿。建立、完善参与型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程序,尊重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第一要完善报批前公众的参与机制;第二需建立征地补偿安置的协商程序;第三要完善公告程序;第四是落实听证程序。

5.4 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沙湾县失地农民安置的核心问题,不仅仅是让失地农民有能力再就业,还要在保证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同时,保障好失地农民的养老及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问题,使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没有后顾之忧。第一,通过多渠道的筹集资金、整合资源等形成多方的财政扶持;第二,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统筹保险范畴,出台更多惠民政策,继续扩大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及社会低保的覆盖面与保障水平[8-9]。

5.5 提高被征地农民文化水平,完善被征地农民就业扶持计划

在沙湾县失地农民就业扶持计划中,政府应依据当前的就业形式,结合当地发展所需劳动力的状况[10],并综合考虑失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自身意愿等多项因素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合理地制定培训方案。同时,沙湾县政府要不断完善就业扶持体系,使失地农民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缓解失地农民的尴尬境地,同时这也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婷婷.实行留地安置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2] 韩金博,陈鹏.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困境与对策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5(7):78-81.

[3] 潘丽萍,蒲春玲,汪霖,等.丝绸之路经济带下新疆多元安置方式探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11):72-76.

[4] 郭玲霞,彭开丽.武汉城市圈失地农民征地意愿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68-72.

[5] 黄翅清,刘小玲.珠三角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山市6区镇的实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2):204-208.

[6] 屈树清.准格尔旗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调研报告[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9.

[7] 张建省,耿丽敏.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安置及其社会保障[J].人民论坛,2014(19):49-51.

[8] 陈坚.对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的思考――以重庆市失地农民的养老制度为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1):133-134.

[9] 潘远生.重庆市被征地农民安置模式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8):114-116.

[10] 郭范顺.基于“农联模式”理论的铁岭高新区失地农民安置政策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0(2):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