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临床效果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临床效果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通过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服用卡托普利;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天麻钩藤饮治疗,疗程6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并观察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P0.5),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天麻钩藤饮;卡托普利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39-02

高血压病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5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均来自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分组,即先按高血压分级轻重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分为1级、2级两个亚层,然后各亚层再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56.4±8.9岁;病程2.5-21年,平均10.6±8.9年;高血压分级:1级22例,2级28例。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56.3±8.6岁;病程2.8-23年,平均10.6±9.7年;高血压分级:1级22例,2级28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P>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高血压分级属1级或2级,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证,年龄40-70岁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或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有心、肝、肾、脑、内分泌等其他脏器系统严重病变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适当运动,合理膳食,并口服卡托普利25mg,每日3次。

1.3.2 治疗组 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药用:石决明30g,夜交藤20g,川牛膝、桑寄生、益母草、茯神各15g,天麻、杜仲各12g,钩藤、山栀子各9g。每日1剂,分两次口服。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1.4.1 血压的测量使用标准汞柱血压计坐位测血压3次,取平均值记录结果,每周至少测量2次。

1.4.2 临床症状观察 主症每项按轻、中、重,分别计2分、4分、6分,次症每项按轻、中、重分别计1分、3分、5分,治疗前后逐项询问观察,计算并记录总积分。

1.4.3 实验室检查 治疗前后所有患者清晨空腹测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安全性指标检测: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1.5 疗效观察

1.5.1 疗效评定 ①降压疗效。显效:舒张压(DBP)下降≥10mmHg(1.33kPa)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者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2.66kPa)或以上。有效:DBP下降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降压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6周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治疗组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2.3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对照组出现干咳3例,治疗组出现干咳2例,但仍坚持治疗。

3 讨 论

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肝阳上亢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如素体阳盛,肝阳上亢,发为眩晕,或因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或肾阴素亏,不能养肝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天麻钩藤饮以平肝潜阳,清火熄风为法,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以平肝潜阳,黄芩、山栀子以清肝火,牛膝、杜仲、桑寄生以补肝肾,夜交藤、茯神以养心安神。诸药合用,可使风阳潜降,风火去而眩晕自除。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体内脂质代谢紊乱,与高血压病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高血压病治疗的目的不仅在于控制血压,更主要的是改善脂代谢紊乱,预防逆转靶器官的不良重塑,这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临床观察表明,天麻钩藤饮可显著降低血脂,明显改善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这可能是天麻钩藤饮发挥降压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炽彬,王履京,任洪波,蒋希成.天麻钩藤饮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病30例[J].中医药学报,2009(01).

[2] 董海琪,方祝元.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述略[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