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体育新课程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技能水平以及心理素质特点,提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的教学方案,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贯彻学校教育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关键字教学;体育;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13.9]
在现代教育理论体系中,作为“德、智、体”之一的体育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一切的前提,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德”和“智”都无从谈起。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腾飞,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日益增长,作为提升整体国民身体素质的体育教育在满足人们这一需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人一生中身体成长的关键期――学校教育阶段。
目前,不少学校的体育课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课开课目的理解进入误区,仅仅是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而去做一些固定的项目,禁锢了他们的思想,使他们情趣低下,从而使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被抹杀。而另外一种现象就更让体育教育者哭笑不得,有的学校根本不设体育课,一到体育课时,就像“放羊”一样,让学生自由活动,有时为了应付检查就赶紧找几个懂一点儿体育知识的人“操作”一下,做到掩人耳目,哗众取宠。于是乎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是一种假象,起不到设置这门课的正真目的。
那么,如何在现有教学现状的前提下,让体育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
兴趣是个体积极地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人们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对某项体育运动的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内在因素。学生一旦对该项目产生了兴趣,就能在愉悦中积极参与活动,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而这些正是在体育活动中不可以或缺的。
但是,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锻炼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的现象,正确的动作技术不容易掌握。而改变这一现状,使体育教学内容新颖,形式活泼,有丰富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寓教于乐之中,融趣味于一体,消除身体锻炼过程中的枯燥乏味和较易产生疲劳的现象,变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游戏溶于体育教学之中,通过创编出新奇的游戏方法,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竞争,在竞争中体验愉悦,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在游乐中,既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又在无形中锻炼了身体。采用此种形式教学,学生不会感到枯燥和厌倦,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广受学生欢迎。
2.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提供展示特长的机会
教育学理论认为因受到与生俱来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教化的影响,同龄的人在脑力与体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均表现出相区别于他人的个体独特性,也就是人常说的个性。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指出:“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炼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鉴于学生个性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创造性地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就显得尤其重要,既需要鼓励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积极完成具体任务,达到健身的目的。又要在教育和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培养学生的共性,更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应成为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意味着差异性,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更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因为差异不仅是教育的独特资源,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合理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创造性的发展,因此学生在接受学习一项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引导他们,由易到难。其次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分组教学,使在一个班中身体素质好,接受能力快的和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都能分享到成功和快乐。
3.体育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与技能水平
对于处于身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他们有不同的认知与技能水平,对同阶段的学生,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条件,通过实施系统的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某一运动项目比较完整的知识、技术、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如篮球、足球、排球等一些集体性的项目,通过较长时间的系统学习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竞争意识与自我控制的能力等;田径项目则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自我超越的意识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例如,在篮球选项课教学中,首先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功练习,如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简单的裁判规则训练,然后,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竞技水平进行分组比赛,并依次循环。每一轮循环下来,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讲解指导。这种教学方式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
4.开展多种体育学习项目,丰富学生视野,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
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来安排教学内容。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在完成既定目标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需求。然而,目前存在的客观现实问题是,学生对与繁忙的文化课不同的体育充满渴望,却不喜欢上体育课,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并不知道学生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体育课,我们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选择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成人化的,竞技性较强的内容,这样的内容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符和处于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会有不同的需求。低年级学生大多热衷于捉迷藏、堆沙、过家家等,称之为娱乐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同学开始喜欢那些温文尔雅的,富有节奏的各种舞蹈称之为美感游戏;男同学则越来越喜欢充满竞争的球类运动称之为竞争游戏。特别是中学生,他们正处在身体的快速发展阶段,很多时候有一些体育项目不能满足个别学生的需求,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满足学生,并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去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活动,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对于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一个好的身体是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前提,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更好贯彻学校教育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作为每一个体育教师采取一切教学发案的前提。让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以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成熟与更新,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尽职尽责,作为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教学经验的精华,并与本地区实际相结合,与本校实际相结合,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特性相结合,走出一条行之有效,切合实际,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路,努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