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金瓶梅》中看孟玉楼的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金瓶梅》中看孟玉楼的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金瓶梅》中,学术界对孟玉楼圆滑世故的性格进行了较多研究,但往往忽略了在这圆滑的外表下所隐藏着善良的本性。当然,这也是不容易被人发现的。本文将结合其生活的家庭环境和社会背景,全面展示其善良所在,多角度解读孟玉楼这一人物形象,深入分析作品中所蕴涵的善恶终报的戒世意图。

关键词:《金瓶梅》;孟玉楼;善良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绪 论

《金瓶梅》是中国四大奇书之一。其写世情,达到了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所说的“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的境地 。郑振铎曾说:“要在文学里看出中国社会潜伏的黑暗面来,〈金瓶梅〉是一部最可靠的研究资料……不要怕它是一部秽书,〈金瓶梅〉的重要并不建立在那些秽亵的描写上。同时〈金瓶梅〉的社会并不是僵硬的,〈金瓶梅〉的人物至今还活跃于人间,〈金瓶梅》的时代是至今还顽强地生存着”。〈金瓶梅〉的书名,乃是由小说中的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的名字合成,所以自《金瓶梅》问世以来,在历代的《金瓶梅》研究中,人们大多从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个主要女性人物的角度出发,刻画她们的性格及在作品中的文学意义。作为女性人物,孟玉楼是作品中并不重要的一位,也不是西门家主要争宠斗争对象。许多学者在研究孟玉楼时主要着重从她的性格出发,研究她在作品中的意义。正如张竹坡在《金瓶梅读法》所认为的“作者写孟玉楼是个乖人”,周生在《论孟玉楼》一文同意张竹坡的看法,将孟玉楼的性格概括为乖与圆滑,符合为人之道,同时也提及孟的善良。黄昌吉在《孟玉楼论》中提出了孟玉楼具有与人为善的秉性和冷眼热心的处世态度。同时孙秋克在《孟玉楼形象的塑造及意义》中提到“她善于使巧弄人,不留话柄,她往往利用潘金莲恃宠刁泼,得风是真雨的特点,自己在暗处挑拨,深藏不露,让潘在明处出头……”,认为她在表面圆滑之外还有一颗奸诈之心,认为她多次利用潘金莲达到自己的目的是可恶之举。曹炜在《金瓶梅文学语言研究》则说“孟玉楼工于心计”。众口不一,分析的结果好与坏截然相反,但都是各有各的道理。

孟玉楼是西门庆的第三房妾,是一个仅得三夜之宠的女人。她是被西门庆和薛嫂骗进西门家的,所以在某中程度上说她是可怜和无奈的,命运是凄惨的,但她却是西门庆众妻妾中命运最好的一位,她最后得到了自己所追求的幸福,传说她活到六十八有一子送终。同时,孟玉楼也是《金瓶梅》中唯一一位不被世人所憎恨的角色,她被认为是《金瓶梅》中的好人形象。孟超在《〈金瓶梅〉人物》中也认为:“孟玉楼是处世能手”。《金瓶梅》刻画了明末的社会家庭生活,是反映当时人们思想变化及社会风气的百科全书,通过各色人的行为表现了人们突破封建传统的道德规范。其中孟玉楼就是众多反对封建传统人中之一。她是百艳争斗中的一枝独秀。可是,在仔细研究完孟玉楼的性格及形象之后,我们往往忽略了她本性里的一些东西。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环境里,都在深层次里拥有自己的本性,孟玉楼也不例外,她的本性就是经常被人们所忽视的――善良。因此,进一步探索其本性对更深一步了解她的形象性格是十分重要的。

一、孟玉楼善良的体现

其实,在《金瓶梅》中正面描写孟玉楼善良的地方并不多,这样就导致孟玉楼的善良就很容易被人所忽视。很多人认为她是狡猾的,她是曾经利用潘金莲泄私嫉,她也曾经暗处挑唆潘金莲,她深藏不露,她处处让潘金莲出头,间接地害死了可能会做西门庆第七房妾的宋惠莲,“来旺递解徐州”。但笔者要说的是她还很善良。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当自己的力量不足以维护自己的时候就会有同盟的出现。孟玉楼与潘金莲的友谊就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的。孟玉楼在小说里的很多行为是出于一个正常人为维护自己利益的做法,唯一不同的可能只是保护自己的渠道方法不同罢了。有些人自己动手,比如潘金莲;有的人借他人之手,比如孟玉楼。

孟玉楼的善良在《金瓶梅》中很多体现,其中有关于她善良的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孟玉楼善良的正面描写主要体现在她乐于帮助朋友和与自己毫不相干的陌生人;而孟善良的侧面描写则主要表现在她不主动去伤害别人,很多时候只是因为环境的原因她不得不对别人有很强的戒备之心。

(一)善良的正面描写

1. 对朋友的善

在《金瓶梅》第八十六回中,西门庆已经死了,月娘将春梅卖与守备府,紧接着又将潘金莲卖与王婆子。吴月娘找来王婆“或聘嫁,或打发,叫他吃自在饭去罢”,这时的月娘恨透了金莲,一心要将她弄出西门家,甚至当着王婆子的面揭金莲的短。这不应该是善人之为,表面慈善的月娘存着一颗不善的心,相比之下,而孟玉楼的做法才能称得上大善。 “……金莲又走到孟玉楼房中,也是姐妹相处一场,旦分离,两个落子一回泪。玉楼瞒着月娘,悄悄与了他一对金碗簪子,一套翠蓝缎袄,红裙子,说道:‘六姐,奴与你离多会少了,你看个好人家,往前进了罢。自古道:千里长蓬,也没个不散的筵席。你若有了人家,便个人对我说声,奴往那里,顺便到你那里看你去,也是姐妹情肠。’于是挥泪而别”。孟潘两人在西门家是战斗同盟,是有着共同利益的好姐妹。也许有人认为在西门庆活着的时候潘只是孟的利用工具,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在西门庆死了以后,树倒猢猴散,两人就不应该还存在所谓的利用关系,以后就应该是各走各的路。尤其是在潘金莲被赶出西门家后,孟与她就更没有什么关系,即便是以后见面的机会都可能没有了,这时的孟可以不做出任何表示,也可以不讲任何话,由他去了,但孟为什么还要在潘走的时候跟她说那些话送她那些东西呢?这只能说明孟玉楼并非心狠手辣之人,也远非不善之辈。孟之所以能在潘金莲成了下堂妾之后还对她有情有义必定是孟的善良使然。善良之人必有一颗同情之心,在同情之余,孟送东西给了潘,说了让潘感动的话。

潘金莲是孟玉楼在西门家最好的朋友,除了有共同利益之外,她们还有着深厚的感情,这在潘金莲死了以后有深入的表现。在《金瓶梅》第八十九回中,孟玉楼道:“月娘,还不知庞大姐说话,说的是潘六姐死了。多亏姐姐,如今把她埋在这里”,月娘听了,就不言语。吴大嫂子逆:“谁似姐姐这等有恩,不肯忘旧。还葬埋了。你逢节令题念她,来替她烧纸化钱。”……孟玉楼起身,心里要往金莲坟上看看,替他烧张纸,也是姐妹一场。见月娘不动身,拿出五分银子,叫小沙弥买纸去。……把纸钱点着,拜了一拜,说道:“六姐,不知你埋在这里。今日孟三姐到寺中,与你烧陌钱纸。你好处生天。苦处用钱。”

在潘金莲死后,吴月娘还是不肯原谅她,坚决不肯去潘金莲坟上去看看,这足以看出月娘的冷酷与无情。孟玉楼却不同,在听说潘金莲死后,她就花银子去买纸上坟。这固然有“砍一枝,损百株,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嫌疑,但并不全面。潘金莲都已经死了,孟玉楼悲与不悲,看与不看她,死人是无法知晓的,更是无法感觉得到的。如果她真是恶人,尽可以像月娘那样“不言语”。但凭着良心,孟玉楼还是去了,可见孟玉楼的善。

2. 对陌生人的善

孟玉楼是善者,可在西门家的妻妾争宠的斗争中,她不可能也不会过多地表现出来,因为在那样一个家庭里,过多地表现自己的善良就会被人欺负,自己就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只有在结合她对陌生人态度的基础上去分析孟玉楼的性格才更为全面。在《金瓶梅》第五十八回“潘金莲打狗伤人,孟玉楼周贫磨镜”中写道:

玉楼教平安问那老头子:“你怎的不去?敢嫌钱少?”那老子不觉眼中扑簌簌流下泪来,哭了。平安道:“俺当家的奶奶问你怎的烦恼。”老子:“不瞒哥哥说,老汉今年痴长六十一岁,在前丢下个儿子。二十二岁尚未娶妻,专一浪游,不干生理。老汉日逐出来挣钱养活他……” 玉楼道:“不打紧处,我屋里抽屉内有块腊肉儿哩。”即令来安儿:“你去对兰香说,还有两个饼锭,教他拿与你来。”

孟玉楼让那老头儿磨镜本就是给老头儿生意做,可临了除了给磨镜应该给的“五十文钱”外还给了许多吃用的东西给他。都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般富有之家的人在享受自己优越生活的时候是不会太多地想到穷人之困苦的,再加上这老头儿又与自己非亲非故,周不周济他都无可厚非,更何况也没有人能证明这老头儿的话是真是假,可三姐毫不犹豫,施舍了这老头儿。若说这孟三姐原出身低贱,尝过那穷人的苦日子,同情那老头儿也就罢了。而孟玉楼原是南门外贩布杨家的正头娘子,过的是富足的生活,后来嫁入西门家也是不愁吃不愁穿。这样一个从未受到过任何艰难的妇人能如此对待与自己毫无关系的糟老头,不是她的善良本性使然又是什么呢?虽然她也曾假借他人之力坐享渔翁之利,她也曾煽风点火,可这并不代表她的全部性格,在某种程度上讲她是善的。

(二)善良的侧面描写

《金瓶梅》中对孟玉楼善良的描写还体现在她的处世态度上,这是一种侧面烘托。孟玉楼基本无害人之心,没主动害过一个人,不会主动去争宠夺势。她的圆滑是自己的防身之道,但她知道自己不去害别人并不代表别人不会去害她,正是有了这样的现实,孟玉楼才不得不将自己的善良收起来,凡事不管不问,所以说她防人之心很重,但这也是不得已之举。

在《金瓶梅》的第十二回中,潘金莲与琴童,风声吹到了孙雪娥与李娇儿耳内,就齐来告诉月娘,月娘不信。后来丫头秋菊又看见了两人在房中行事,遂告诉了雪娥,雪娥与月娘就齐来找西门庆告状,于是西门庆毒打金莲。玉楼趁西门庆来自己房里休息的空挡因说道:“你休枉了六姐的心,六姐并无此事,都是前日与李娇儿、孙雪娥两个有言语,平白把我的小厮扎罚了。你不问个青红皂白,就把他屈了,却不难为他了!我就替他赌个大誓,若果有此事,大姐姐有个不先说的?”后来就把西门庆窝盘住了,此事就到此为止。玉楼在这件事上是帮了金莲大忙。金莲是西门庆的宠妾,在这点上玉楼是无论如何比不过她的。如果说两人只是纯粹的利益合作关系,这正是打击金莲的最好机会。可玉楼却不,她帮了金莲。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她并无害人之心。

她的言语不尖锐不刻薄也是其善良的表现。西门家是龙潭虎穴,矛盾丛生,危机四伏,藏污纳垢,公行,缺耻少羞,人人自畏,落井下石。生活于其中的人各个说话意义都非同一般,任何的添油加醋都有可能致人于死地,任何的流言诽语都有可能让人名节不保,潘金莲就是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孟玉楼亦是如此。她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尽量使自己的言语不成为别人受伤害的工具。她说话温顺,在他人受难的时候能怀着一颗善心去帮助别人。她的善在言语上表现尤为明显,她不恶语中伤别人。她说话不刻薄,不像潘金莲四处骂街,保存了一个富人之妾的高姿态,不让人厌恶。总之,她的温和的言语总能让她左右逢源。也许有人会认为在《金瓶梅》第九十二回中,她假言欺骗陈经济是不善之举,可谁又曾想过陈经济是不善之人,对不善之人施善举等于就是送羊入虎口,所以在此,孟玉楼的假言也不失为正当之举,也丝毫不影响孟玉楼的善良本性的表现。再说,李衙内“有前程,且又人物风流,青春年少,思情美满”,孟玉楼有如此好的丈夫,断不会与陈经济再有往来,可陈经济却拿金簪子威胁她,她才被迫出此下策。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讲,她本来并没有害陈经济的意思,只是出于自我保护罢了。总之,孟玉楼的本性仍旧是善的。

二、孟玉楼的善良被侵蚀的原因分析

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家庭与社会里,时间一长,自然人的性格也会受到家庭与社会的影响,孟玉楼也不例外。其实,在《金瓶梅》中她并没有太多地表现自己的善良,而是悄悄地隐藏了。当然,她的善良被蒙蔽被侵蚀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家庭原因的。

(一)社会原因。

在《金瓶梅》所描写的社会里,有为非作歹的王婆子,有受贿瞒天的何九,有奸淫放荡的潘金莲,有面慈心奸的吴月娘,有巴结成性的应伯爵,有愚蠢的来旺,有可悲的宋惠莲……芸芸众生,性格各异,有丑恶的,有可怜的,有遭人唾弃的,有让人厌恶的。孟玉楼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她所接触到的人和事无一不是丑陋的。韩道国与汤来保原是靠着西门庆过活的,可在西门庆死后,他们恩将仇报,韩道国拐财远遁,汤来保欺主背恩,应伯爵更是让人讨厌。人人都是假惺惺的,表面一套背后又是一套。生活在这种肮脏的社会里的玉楼即使是有心善待他人,也未必别人也会如此对她。另一方面,明末思想文化活跃,王学左派兴起,从而打破了程朱理学的僵化统治,冲击了圣经贤传的神圣地位,在客观上突出了人在道德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在《金瓶梅》的世界里是没有什么道德可言,或者可以说在《金瓶梅》里基本上没有什么有道德的人。在这种环境影响下的孟玉楼也就不可能过多地表现自己的善与道德,人毕竟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不可能不受到社会的影响,当所有的人都不道德的时候,那个唯一有道德的人就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别人的伤害,也会显得不合群不合理,所以说在某中程度上讲孟玉楼的善良被遮蔽与社会当时的风气与当时丑恶人性的沦落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二)家庭原因。每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西门家也是如此,形形的人都应有尽有。在进西门家的门之前,孟玉楼是个守寡的妇人,拥有别人所羡慕的财产,拥有自由,在是否嫁西门庆一事上有自己的主意。母舅张四劝道:“娘子不该接西门庆插定,还依我嫁尚举人的是……他家见有正头娘子,乃是吴千户家女儿,你过去做大是,做小是?况他房里又有三四个老婆,除没上头的丫头不算,你到他家,人多口多,还有的惹气哩!” 张四说的这些话是想谋她的财也罢,是想她嫁给尚举人也罢,却不失是西门庆家的实情。结果孟玉楼“口齿伶俐,到吃他抢白了几句,好无颜色”。在“一个吃饱全家不饿”的家庭里,孟玉楼尽可以随意自在。可待孟玉楼进了西门家,她才知道西门家不是一般的家庭,妻妾众多且不说,家丁奴仆道德败坏,连家中唯一的男性主人也荒淫无度。西门家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集商人和官员于一身的西门庆是个彻彻底底的恶棍,妻妾成群,霸占家中丫头,奸淫朋友妻子,是一不折不扣的伪君子,但他同时又是一家之主,掌握了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这又使得人人敬畏他。吴月娘作为西门家的正头娘子,一人之下,众人之上,貌似友善,其实心机很深,泼辣刁蛮,做事不动声色,对其他妻妾暗中打击,自视地位高人一等,看不起“汉子服孝未满,浪着嫁人…”的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孙雪娥本来地位就比较低,但却是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孟玉楼不得不世故,不得不隐藏自己,更不能太多表现善良的本性,毕竟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嘛。也许有人会认为圆滑与善良是互为矛盾的,既然同意了她的世故圆滑性格就不应该赞同她的善良。其实不然,在很多情况下,她的圆滑都是善意的圆滑,是在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又不损害别人的利益情况下进行的圆滑。例如:在《金瓶梅》第二十回中,孟玉楼这时已经是西门家的妾,她心胸坦荡,直来直往,与人为善,月娘与西门庆吵架,孟玉楼劝道:“姐姐依俺每一句话儿,与爹笑开了罢。”孟原是为他们好,给他们劝劝和,彼此都有台阶下,就都愉快了,可月娘很不给面子,道:“孟三姐,你休要起这个意……如今耸七八个在屋里,才知道我不贤良……我只当没汉子,守寡在这里”。几句话说的玉楼众人讪讪的。在这里孟玉楼本是好意劝架,却遭人编排。在西门庆家的种种事情最终使得孟玉楼渐渐地掩盖起了自己的善良。在这样人心险恶的家庭里,好心劝人却得不到不别人的感激,相反还让自己难堪。在《金瓶梅》如此种种事情很多,正是这些事情的提醒,让孟玉楼不得不为了保护自己而圆滑,不得不将自己的善良埋藏起来。这也是我们常常看不到孟善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从作者塑造孟玉楼形象的用意看她的善良

在《金瓶梅》第一百回有诗为证:“阀阅遗书思悯然,谁知天道有循环。西门豪横难存嗣,经济颠狂定被歼。楼月善良终有寿,瓶梅淫逸早归泉。可怜金莲遭恶报,遗臭千年作话传。”这是作者对《金瓶梅》人物的总结,真是落了片白茫茫真干净,随着人去楼空,一切罪恶,一切丑陋都找到了自己的终结点,善的终有好报,恶的也有自己归宿。孟玉楼待人友善,终得好报,嫁与李衙内,成就幸福。张竹坡如是评价:“吴月娘是奸险小人,玉楼是乖人,金莲不是人,瓶儿是痴人,春梅是狂人……娇儿是死人,雪娥是蠢人,宋惠莲是不识高低的人,如意是顶缺之人,若王六儿与林太太等,直与李桂姐一流,总是不得叫做人。”在藏污纳垢的西门家,众所周知,三姐是《金瓶梅》中唯一的好人形象,也是唯一个得以善终的妇女形象。她是善良与圆滑的结合体。她的善良是保护自己的工具,而只有善良才是她的本性。作者兰陵笑笑生以生动的笔法刻画了这样一个真实而又可爱的女性形象。她就是生长在西门家的一枝清荷,她温顺,她善良,她可爱,她不主动去陷害别人,所以在《金瓶梅》的后半部分作者为她安排了超出人想象的结局――为她找了位如意郎君与之成家。正如《红楼梦》的结局一样,《金瓶梅》里也包含了很浓的佛教意韵。佛教的那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抱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所有以前作恶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比如潘金莲、王婆子;而善者得以独活,比如孟玉楼。在孟的身上不就正体现作者提倡人们为善的戒世意图吗?

结 语

在总体归纳总结并比较《金瓶梅》里的人物后,尽可以把西门家比是一棵杏花树,而潘、李、庞等女性就是这树上的朵朵杏花,本来都十分明艳,但因过分注重私欲都已经过早凋零。而孟却是那一枝出墙的红杏,她是跳出众妻妾性格的唯一善人,而今百花凋谢,但她常开不谢。因为她善良,因为她不刻意地去陷害别人,使得她在西门大院里显得与众不同。同样是妾的潘金莲因处处自认为高人一等而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再加上其的习性终不得好死;李瓶儿是个婚前婚后有很大变化的人,之前,她勾结西门庆间接害死花子虚,谋得了花家的财产,最终她也是早年去世。孟玉楼是在西门大院里唯一得以善终的女人。这也正应证了作者好人好报的戒世意图。

参考文献:

[1] 马征.〈金瓶梅〉之迷[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 吴晗.论〈金瓶梅〉[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3] 黄昌吉.孟玉楼论[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4] 周生.论孟玉楼[J].甘肃社会科学,1995(6).

[5] 王广新.论玉面狐狸孟玉楼的形象[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2).

[6] 孙丕文.船多不碍路―孟玉楼的人生哲学及形象[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1994(2).

[7] 朱一玄.〈金瓶梅〉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8] 智喜君.〈金瓶梅〉与欲[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

[9] 王汝梅.王汝梅解读〈金瓶梅〉[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7.

[10] 孟超.〈金瓶梅〉人物[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11] 曹炜.〈金瓶梅〉语言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12] 徐朔方,刘辉.〈金瓶梅〉论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3] 郑庆山.〈金瓶梅〉论稿[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4] 李寸人.〈金瓶梅〉新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

[15] 魏子云.〈金瓶梅〉原貌探索[M].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87.

[16]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本文审稿 陈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