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抛砖引玉,入木三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抛砖引玉,入木三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而现阶段的高中学生对数学的看法大都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枯燥、难学,极少有学生真正对数学感兴趣. 数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当今数学究竟发展到了哪个阶段,在科学中的地位如何?与其他学科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大都不被学生全面了解,而从数学史中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当学生对这些有了全面的了解后,对其数学的学习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兴趣;思维

学习一门学科首先要弄清楚这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学习数学更是如此. 数学是从哪里来的?它又将走向何方?了解这一点对每一个学习数学的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了解了数学的来龙去脉,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的未来.

[?] 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学好一门学科,有兴趣才是前提. 但可惜的是,在现行高考体制的制约下,对数学真正感兴趣的学生越来越少. 就拿笔者所在的学校举例,这是一所四星级高中,应该来说学生的总体学习水平还是比较高的. 但在一次选修课的安排中,学校让学生在二十多门涉及范围广、跨度大的课程中进行选择,在高一年级600多名学生,无一人选择与数学有关的课程,让我们数学老师感到可悲的同时,也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而在学习时间长、压力大的现行教育现状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笔者想在课堂教书中渗透数学史的教学内容,应该对培养学生的兴趣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举例来说,在苏教版必修5《数列》这一章中,关于等差数列求和是这样证明的:

一般的,设等差数列{an}的前n和为Sn,于是

Sn=a1+a2+…+an

=a1+(a1+d)+…+[a1+(n-1)d]. ①

把各项的次序反过来,又可以写成

Sn=an+an-1+…+a1

=an+(an-d)+…+[a1+(n-1)d]. ②

由①+②得

2Sn=(a1+an)+(a1+an)+…+(a1+an)

=n(a1+an).

由此可得等差数列{an}的前n和公式

Sn=.

从以上证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说法确实有点枯燥、乏味,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只能从数字和字母中推理记忆. 这时我们何不给这个证明添点“调料”呢?其实这里可以结合一个数学史上的小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当时笔者就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伟大的数学家高斯在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97+98+99+100=?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 原来,高斯已经算出结果了,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

1+2+3+4+…+96+97+98+99+100+100+99+98+97+96+…+4+3+2+1=101+101+101+…+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 高斯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而这个解法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学生们听完后课堂气氛果然活跃了不少,其实这个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但放在这儿再次强调一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求和公式,并增强兴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讲述一些其他数学家的故事,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增加数学的吸引力,这样学生再学习数学时就不会是被迫无奈的了.

[?] 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创造的真实过程,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我们所学习的数学教材从小学到高中一般都是言简意赅,直指主题的,那是因为教材毕竟是教材,是多少年积累下来的智慧财富,当然是经过了反复推敲的,语言十分精练简洁. 就拿苏教版来举例,为了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必修一共有5本,编排也是有顺序的,但这种顺序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能力的发展规律,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按照1-4-2-5-3这种顺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而且教材中教学内容是按定义、定理、证明、推论、例题的顺序编排,缺乏自然的思维方式,对数学知识的内涵以及相应知识的创造过程介绍也相对偏少. 这样的编排也许有利于在应试教育中加快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但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数学知识就是先有定义,接着总结出性质、定理,然后再用来解决问题的错误观点. 而其实,数学知识是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中,通过证明,最后得到正确结论的. 大多数时候是实际应用发展的需要. 比如数系的扩充,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数的概念在不断地发展着. 为了计数的需要产生了自然数,为了测量产生了分数,为了刻画相反的意思产生了负数,为了解决正方形对角线长等的问题产生了无理数. 1545年,意大利数学家卡丹在所著《重要的艺术》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把10分成两部分,使其乘积为40. 这需要解方程x(10-x)=40,他求得的根是5+和5-,然后说“不管会受到多大的良心责备”把5+和5-相乘,得到25-(-15)=40. 尽管在很长时间内,数学家都认为这个式子没有意义,是虚构的、想象的,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带来了极大地方便. 于是在17世纪,著名的数学家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造出了“虚数”(imaginary number)这个名称. 但是在每一次数系扩充后,我们又希望不要破坏原有的运算法则,也就是说当有意义后,我们期望=・,这样就能和原来在实数范围内的运算律符合了. 而每一次数系的扩充都引入了一种新的符号,于是到了1777年,数学家欧拉提出了一种新的符号,即虚数i. 至此,我们的数系也扩充到了目前最大的范围――复数集C. 每一次数系扩充都标志着数学的巨大飞跃,一个时代人们对于数的认识与应用,以及数系理论的完善程度,反映了当时数学发展的水平. 那么学习数学史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系统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对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 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欣赏数学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在过去的年代里,对它的评价更多的是“枯燥”“无味”“毫无乐趣”等字眼,似乎与“美”毫不相干. 同样,现在,在普通的教学中,学生也很难体会到这种“美”的存在. 但是如果能适时地插入一些数学史的文化知识,那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尽管数学不是美学,两者不能等同,但当人们亲身经历并回顾其数学研究的历程时,一种不可遏制的愉快油然而生,这难道不是美学特性的体现吗?”除了这种体验的“过程之美”,数学的美还体现在内容上,那就是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体现在数学方法和思维上,那就是简洁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统一之美.

例如,在“二项式定理”的教授时,教师可以引入中国古代数学史中的杨辉三角. 它是一个由数字排列成的三角形数表,一般形式如下:

特征:①与二项式定理的关系:杨辉三角的第n行就是二项式展开式的系数列. 第n行的数字个数为n个. ②对称性:杨辉三角中每行数字左右对称,由1开始逐渐变大,然后变小,回到1. 对称轴是杨辉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③结构特征:杨辉三角除斜边上1以外的各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数之和. 这些数排列的形状像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数都是1.

通过我们教师对上述杨辉三角的介绍,学生可以感受到杨辉三角形所蕴含的数字排列规律,以及它所具备的对称美. 上面的讲述对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启发思维是很重要的,同时又会增添许多数学文化韵味并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建立良好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欣赏美的能力.

最近流行的一个百岁山的广告,画面唯美、格调雅致,可是很多人并未看懂广告讲述的故事情节. 其实它有着浓厚的数学文化背景,讲述了一个大数学家笛卡儿的凄美爱情故事,一条著名的数学曲线“心形线”由此诞生. 所以,我们说数学史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数学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正确思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所以学习数学史不仅能深刻认识作为科学的数学本身,还能全面了解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