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后的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后的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后的临床观察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本站妇科门诊药物流产的84例早孕妇女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两组都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在第四日加服米索前列醇。

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95.23%,对照组完全流产率90.47%。

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是目前较理想的抗早孕方法,易于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米索前列醇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55-01

药物流产终止早孕具有方便、免除手术痛苦、保密性强等优点,被许多妇女所接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作为终止早孕的一种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及计划生育工作中,成功率在90%以上[1]。但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多、出血时间长,是目前临床上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本研究对药物流产者加服米非司酮以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并加以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本站妇科门诊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84例,所有妇女停经天数不超过49d即孕周≤7周,经妇检、尿HCG和B超检查,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确诊为宫内妊娠,既往月经周期规律,自愿要求药物流产且符合药物流产标准,无药物流产禁忌症并愿意接受随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对象的平均年龄、孕次、停经天数和孕囊直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每日早晨8点口服米非司酮25mg,12h后再服25mg,连服3日,第4日早晨8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观察组:前3日服药情况与对照组一致,第4日早晨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2h后无论孕囊是否排出,加服米非司酮50mg。

1.3观察及随访。用药过程中记录给药至宫缩开始时间、孕囊排出情况、不良反应及阴道出血等情况。分别于服药后8、15d及月经恢复后复诊,行腹部B超检查,比较两组流产情况、阴道出血情况(阴道出血量与自身平时月经量相比,分为少于、相似、多于月经量)、月经恢复情况、不良反应情况。

1.4疗效评定。①完全流产:用药后孕囊自行完整排出或未见孕囊完整排出,但经超声检查宫内无妊娠物,未经刮宫,出血自行停止,尿HCG转阴,子宫恢复正常大小。②不全流产:用药后孕囊自然排出,在随诊过程中因出血过多或时间过长而刮宫者,刮出物经病理检查,证明为绒毛组织或妊娠蜕膜组织。③流产失败:用药后第8天未见孕囊排出,经B超证实胚胎继续发育或停止发育,最终采用负压吸宫术终止妊娠者。

1.5统计学处理。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1一般情况。两组对象年龄、孕产次、停经天数、孕囊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2.2流产效果比较。两组完全流产、不完全流产和失败的比例。见表1。

完全流产率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孕囊排出时间。孕囊排出时间从服用米非司酮开始计时至孕囊排出,对照组孕囊排出时间为(50.95±1.36)h,观察组为(48.97±1.15)h,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

2.4药流后出血天数。完全流产出血天数:对照组为(15.55±2.24)d,观察组(11.63±2.26)d,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

2.5不良反应。两组共3例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腹痛明显,5例有腹泻、肢体麻木等不良反应,4例早孕妇女加服米非司酮可加重早孕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等,但均能耐受,停药后均自愈。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讨论

药物流产因其简便、安全、无需手术且痛苦少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长,当有宫腔残留时,需行清宫术,增加了流产者的痛苦和感染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药物流产的开展,也为妇产科医生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的长短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用于药流的药物剂量、用法、个体差异、胚囊的大小及生育史等[2],变性的蜕膜组织部分复活并残留是导致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长的病理基础;还有研究发现药物流产后出血过长,与宫腔内蜕膜组织排出缓慢、子宫内膜的修复障碍有关。

米非司酮是受孕激素拮抗药物,通过与受体结合阻断孕酮,使蜕膜细胞变性坏死,绒毛受损与宫壁分离,继而流产。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合成的前列腺素E1类似物,此药经口服可快速吸收,具有前列腺素E1的作用,故可使宫颈纤维组织软化、扩张,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有利于胚囊排出。由于其吸收的个体差异较大,常规剂量的米非司酮对部分流产者而言剂量不足,当孕囊排出后,宫内胚胎残留物失去药物的继续作用,蜕膜绒毛的细胞凋亡可发生逆转而重新获得活性,部分已自宫壁剥离的组织,可重新定位于宫腔或宫颈的某些部位,造成排出缓慢或不能排出,引起不完全流产而出血[3]。

本文结果说明,常规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前提下加服米非司酮,是可行且为广大育龄妇女易于接受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经小萍,翁梨驹.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剂量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38

[2]朱慧玲.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分析和治疗现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9:569

[3]金力,沈维维,孙志达,等.复方米非司酮对人早孕绒毛和蜕膜组织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J].生殖与避孕,2000(4):2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