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再议《老子》书中“绝圣”和“崇圣”之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再议《老子》书中“绝圣”和“崇圣”之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何泽,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3级文艺学。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圣人”是《老子》一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然而,通行本《老子》中似乎存在着“绝圣弃智”和“崇圣扬道”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本文认为“杜绝圣人”并非《老子》原意,世人产生误解或是由于“圣”字古义在语言演变过程中消隐,因此未能理解“圣”与“圣人” 之间的意义差别。

关键词:老子;圣人;绝圣弃智;郭店楚简

引言

《老子》是我国文化典籍中的重要元典。而“圣人”观念在《老子》书中是大道的实践者,体现着老子学说的最高人格理想。然而,在通行本《老子》第19章,存在着一处似乎与《老子》全书“崇圣扬道”思想相抵触的文本――“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直译即:“杜绝圣人,抛弃智者”――这让《老子》一书的观点,显得自相矛盾。历代注者亦在此处有颇多争议,而郭店楚简的出土更让这一争议白热化。对此,笔者从“圣”字在几种重要版本《老子》中的使用情况出发,综合前贤看法,试图得出一个较为公允的结论。

一、“圣”字在诸版本《老子》中的使用情况

笔者对“圣”字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在通行本《老子》中,共有32处文段使用了“圣”字,分布于27章。其中31处“圣”字都不是单用,都与“人”字结合成“圣人”一词,并且在文中被赋予了正面意义。唯有第19章单用“圣”字,在文中具有负面意义。

此外,笔者对郭店本、西汉竹简本、帛书甲本、帛书乙本、王弼本、河上公本、严遵本、傅奕本、想尔注本等诸本内容进行了核实。发现 “圣”字在《老子》书中确实只有第19章这一处单用。而时间上最早的郭店楚简本与所有现存版本有较大出入,为“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虑,民托⒋取辈⑽蕖熬圣弃智”一句。

由于上述版本涵盖了《老子》古本、减字本、传世本三大世系的根源性典籍,笔者认为可以代表存世《老子》的基本情况。

二、在“绝圣弃智”问题上的各家意见与评述

纵览各家对“绝圣弃智”问题的意见,可以发现有两种主要的见解。

第一种可能:“后世改动论”。自上世纪20,30年代起,唐兰、顾颉刚等疑古派学者,便已点出“绝圣弃智”和《老子》书中“崇圣”的观点相矛盾,应是后人伪作。郭店楚简出土后,台湾学者陈鼓应根据成书时间最早的楚简本并无“绝圣弃智”,只有“绝智弃辩”的事实,主张现存其他版本的《老子》中的“绝圣弃智”都是后人改动后的结果,并进一步指出这种改动是受庄子外篇《脍箧》、《在宥》的影响。

“后世改动论”的观点很好地解决了《老子》书中“杜绝圣人”和“推崇圣人”并列的矛盾。但这一观点成立需要一个前提――楚简本《老子》是最符合《老子》元典的版本――而笔者认为这一前提是值得商榷的。

诚然,作为战国中晚期文物的郭店楚简本的确是《老子》一书现存最早的版本,但这并不能证明楚简本就等同于《老子》元典。因为,楚简本并非是一个完整的善本,其中的丙组竹简明显是摘抄本。有不少学者认为,楚简本可能是《老子》元典的节选部分,但也可能是《老子》元典形成过程中的来源性典籍,还有可能是多种传本中,与帛书本所据的传本不同的一支。总而言之,郭店楚简本并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再加上楚简本“绝智弃辩”的文句不见于其他所有现存版本的《老子》,属于孤证。因此以楚简本为据,认定通行本“绝圣弃智”一句为后人篡入,未必符合事实。

第二种可能:“此圣非彼圣”。 即通行本第19章单用的“圣”字与《老子》书中其他各处的“圣人”一词含义不同。如高亨认为 “此“圣”字仅是博通深察;可云大智曰圣,与圣人之圣异义。”王弼注:“圣智,才之善也”将“圣”“智”并举,视为互文。

笔者认为“此圣非彼圣”说更为可信。首先,从“圣”字的演变过程来看,甲骨文中“}”、“”、“”皆起源自“耳口”,上古时期三者时常通用。从字形上看,“口”“耳”相对,是在表示“听”的行为。其下加一“人”,是在强调人在“听”的过程中要发生的作用,即“善于聆听”。因为“善于聆听”所以又衍生了“渊博通达、聪明睿智”之意。在先秦典籍中,“圣”字单用,表示“渊博通达、聪明睿智”的例子并不少见。如“不聪不明,不圣不智”(郭店出土竹简《五行》篇)“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周礼》)。而历代注家也多以此义解释“绝圣弃智”。

其次,从上下文结构来看,第19章中和“圣”“智”并举的是“仁”“义”、“巧”“利”或“辩”“巧”“利”“伪”“虑”(楚简本),都是表性质的名词。“圣”与“智”也应当指称某种性质。

最后,将“圣”字训为“聪明睿智”,符合《老子》一书的内在逻辑。《老子》全书呈现出一种将事物性质二分,重视两者对立转化的辩证思维方式,而且在将事物性质二分后,《老子》作者常常反对世人认为性质好的一面,而看重世人认为性质坏的一面。其表达方式可以抽象为:“真正的A不是A,”如“上德不德”“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圣人”是《老子》中最高的人格理想,但是《老子》中“圣人”的特征是“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因此,世人所追求的“圣”――“聪明睿智”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圣人”追求的目标,“圣人”绝“圣”,何故?无非大智若“愚”罢了。

三、结论

自诞生伊始,“圣”字的含义就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春秋中晚期,在儒墨的推崇下,“圣人”成为才智通达的社会精英的代名词,并且由“聪明的人”演变为“伟大的人”,逐渐被神圣化。在这一过程中“圣”字无疑受到“圣人”观念的影响,也渐渐带上了“道德高尚”“神圣高贵”“品级最优”的价值判断色彩,其古义“聪明睿智”“渊博通达”反而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圣”字在古代是可以单用的,但在现代汉语中“圣”字是一个不成词语素,今人在读到“绝圣弃智”时,习惯性地和《老子》全书中的“圣人”联系起来,可说是必然。“圣”字在语言演变中逐渐丧失了“聪明睿智”的古义,而后人易将“圣”与“圣人”等同,笔者认为这就是 “绝圣弃智”一句频频引起争论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魏]王弼注 / 楼宇烈校释.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中华书局,2008.

[2]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编.北京大学汉竹书[贰](《老子》卷)[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9册[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M].商务印书馆,2003.

[5]高亨.高亨著作集林 第五卷[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董楚平. 圣字的本义与变义[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7]黎广基. 郭店楚简《老子》“(绝)智弃卞(辩)”考[J]. 中文自学指导. 2001(05).

[8]李存山. 《老子》简、帛本与传世本关系的几个“模型”[J]. 中国哲学史. 20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