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利672深井探井尾管注水泥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利672深井探井尾管注水泥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剖析了利672井的固井施工难点,全面阐述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介绍了本井的管串设计和固井工具情况,并且详细地叙述了本井的施工工序,该井优选悬挂器,优选抗高温水泥浆体系,采取综合措施精细组织施工,顺利完成固井,达到甲方要求,为今后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经验。

【关键词】尾管固井 技术措施利 672井

利672井是一口探井,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利津洼陷带西坡,其钻探目的主要是向北扩大利672井沙河街组含油气范围。井身结构数据表见表1

一、施工难点

地层孔隙压力高(泥浆密度1.85g/cm3),循环压力及固井施工压力高。由于钻井液密度高,水泥浆必须采用加重水泥浆体系。由于泥浆密度高,水泥浆侯凝过程中,油气极易侵入环空,影响固井质量。水泥浆封固段长,固井作业安全性能低,水泥浆窜槽几率大。固井作业压力高,对固井设备性能要求高。高温、高压、高密度。本井完钻钻井液密度高达1.85 g/cm3,井底静止温度146℃,水泥浆候凝过程中高压油气极易进入环空,影响水泥胶结质量;循环压力及固井施工压力高;必须优选抗高温、防窜水泥外加剂和增重外掺料。地质构造复杂。馆陶组及以上地层成岩性差,防坍塌,防憋漏地层。不整合面、疏松砂岩层、砾岩层防漏。尾管固井,管串结构复杂,对附件要求高,对施工设备要求高。该井平均每米环容38.74L,平均井径262.54mm,有效封固段平均井径扩大率21.55%,最大井径扩大率为41.18%。由于高压影响,顶替排量不易太高,使顶替效率受到影响,在缩颈段易形成“死区”。

二、技术措施

选用性能优良的悬挂器和抗高温的套管附件。优选水泥外加剂,满足抗高温、高密度防窜、防漏等要求。水泥浆体系滤失量低、流变性好、性能稳定,固井施工前做好水泥浆体系大样复查和抗钻井液污染试验。选用稳定性良好的加重型隔离液,满足环空压稳要求。固井前调整好钻井液性能并尽可能的大流量洗井。精细组织施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出现下部替空和留水泥塞事故。

三、水泥浆体系及隔离液设计

考虑到地层孔隙压力高,井底温度高,领浆采用胜潍G级加铁矿粉高温缓凝降失水体系,尾浆采用胜潍G级加硅粉铁矿粉加重水泥浆体系的双凝水泥浆体系。隔离液为加重型,该井要求水泥浆有很高的顶替效率,因此对隔离液的选择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方:悬浮剂+缓凝剂+铁矿粉(5t),密度1.85 g/cm3。数量4m3。占环空高度100m。为该井的固井提供了保证条件。

四、套管扶正器的设计

套管居中对提高固井质量是相当重要的,如果居中度不够,会使某一边水泥环变的更薄,而扶正器加多了会增大摩阻,因此合理设计尾管扶正器数量和安放位置,能有效提高顶替效率和保证尾管固井质量。

该井在3850以下每根一只扶正器,3850米以上,每2―3根一只。

关键部位加放刚性扶正器,以获得良好的扶正效果:引鞋处一只;技套套管鞋处一只;悬挂器下2只。

五、管串结构

六、施工程序

(1)按顺序下入套管及附件,按标准上够扭矩。管柱入井过程中,严格控制上下提放速度,严禁猛提猛放。定时定量灌泥浆。尾管下完,接尾管悬挂器,进行尾管称重,并记录,然后锁死转盘,下入送入钻具。钻具下完后,先灌满泥浆(注意:活动钻具,防止粘卡)再接方钻杆。称重、测量摩阻并记录。

(2)座封尾管悬挂器及倒扣。将尾管下至预定深度后开泵循环泥浆,排量由小到大。当泵压稳定,井下无异常时进行坐挂。

(3)依次注入隔离液、水泥浆、后置液。

(4)替泥浆,当钻杆胶塞到达尾管胶塞位置前2m3左右,降低排量,注意泵压表的变化。如果观察到泵压明显上升后又回到正常值,说明胶塞已经复合,此时应校核替浆量。

(5)当替浆量剩2m3左右降低排量,碰压。

(6)放回水。

(7)正转2~4圈,缓慢上提钻具5~6m,当送入工具与悬挂器脱开后上提1~3柱,然后大排量循环一周以上,循环出多余的水泥浆。

(8)起钻,侯凝。

七、认识与结论

(1)抗高温、高密度水泥浆体系满足了深探井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完井固井需要。

(2)精心的井眼准备,严密的施工组织,根据完井固井工艺的要求,正确选择性能可靠的特殊工具是保证特殊工艺成功的关键。

(3)电测完后,下套管前的井眼准备十分重要,它是套管顺利下到预定位置的保证。

(4)对送入钻具要进行称重,核对好指重表和压力表,为悬挂器的坐挂提供正确的指导性数据。悬挂器下到坐挂点位置后必须当泵压稳定井下无异常时才能进行坐挂。

(5)替浆时抓好仪表计量工作,控制整个施工过程全靠仪表的监测,因此施工前一定要检查好仪器仪表。

参考文献:

[1]荆延亮,张宏军.利深101井完井固井工艺技术[J].钻采工艺,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