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以华:用梦想书写别样年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以华教授,于6月2日因病去世,王老师生前一直是《新智囊》的“智囊”和老朋友,为了表示我们对王老师的敬重和怀念之情,我们特别编发本期文章,从中可以重温王老师睿智的管理思想和执着的学术风骨。
回归清华,归属清华
我们的谈话这样开始:“您是2001年来到清华经管学院的,大家很希望对您有更多的了解。”
王老师回答说:“我非常感谢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管理系的领导和同事在我55岁的时候接纳了我,让我融入了这个优秀的集体。我在这里很愉快。”
她接着微笑着说:“其实,清华对于我并不陌生。因为我出生在昆明西南联大,我的父亲王玖兴和母亲范祖珠分别曾是解放前清华哲学系和心理系的讲师,我的先生是清华的教授,儿子也是清华的学生。我一直对清华抱有深深的认同感和亲切的归属感。”
不过来到清华,王老师也经历了一个适应的过程。以往,无论国际国内,学生对她讲课的评价都很高,但是在清华第一次上课,一些MBA同学就表示了不满,这对她无疑是巨大的震动,也非常尴尬,不理解究竟是怎么回事。后来,负责教学的院长和系主任亲自去听课,帮助分析原因,使她明确了问题所在。谈到2001年来清华任教后的变化,王老师说:“虽然我已经不像刚毕业的学生和年轻人一样有激情,但是我也希望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人长时间在一个环境里,容易产生惰性。况且,这次的调动是我学术生涯的最后机会了。”王老师铭记母校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老师们对自己的培养。她希望从清华大学严谨的理性思维和做事风格中获益,融会文科和理科的研究方法,使自己更完善。
多年学术积淀建新论
科研、教学和咨询是王以华老师事业的铁三角。
王以华老师非常关心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她把管理咨询行业比做企业治病强身的医生,认为其对企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目前行业刚刚起步,行规还没有建立,她希望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方面做一些事情。
王以华老师有信心借助国际、国内管理咨询界的力量,建设好管理咨询课程。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她相信同学们和社会都需要这样的课程。“当前,学生之所以找工作困难,是因为社会感到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强。这是教育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如果教育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切实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面对社会需要,体现他们个人的价值。管理咨询课程正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之后,把书本知识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她希望清华经管学院在全国的商学院中先行一步。
在战略管理领域,王以华老师集中精力推进了几项研究:其一是与法国HEC商学院合作,研究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组织条件与组织创新;其二是投入“中国式管理”的研究;第三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织免疫”。
后者的提出是王以华老师从重病的父亲那儿得到启发的。2003年,父亲患白血病不幸病逝,使她意识到免疫系统是何等重要。当人的免疫系统自身发生疾病时,对生命的威胁是无可估量的。这使她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企业是否也存在免疫系统?如果有,免疫系统失效的后果是什么?查阅国内外资料后,王以华老师发现国内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的李占祥教授。他在《矛盾管理学》一书中,曾用一页的篇幅专门谈到组织免疫力。但是还没有人对这个概念进行系统的阐述和科学的验证。王以华老师决心沿着这个方向继续研究下去。
课题组正借助哲学、医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等理论,建立组织免疫理论的假设框架。首先,以研究组织免疫的定义、功能、结构、运行机制为核心;同时,探索组织健康(免疫系统捍卫的客体)、组织异己(免疫系统抵御的客体)、组织疾病(异己侵扰的客体)等概念与组织免疫的关系;然后,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验证和完善所有的假设。
面对人生又一次挑战
王以华老师一生中得到了太多老师的恩典,因此渴望成为一位好老师。她希望像自己的导师李占祥教授一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调研条件和成长环境。但是,她总担心身体和思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跟不上年轻人进取的愿望。所以王老师总在提醒自己:“锻炼身体,调理健康,吐故纳新,超越自己,突破创新。”
王以华老师在谈话中,会用音量和笑声来表达当时的情绪。在她谈到海外的求学、生活经历时,声音放得很低,回忆到当时给予了她美好时光的故人,有时还会热泪盈眶;而在谈到国内的学习生活,即使是无奈放弃理想,工作得不到肯定,也是爽朗地笑着,我想,这缘于归属感带来的安定,也是对未来和自己的信心。
在采访结束时,王老师为我们描述了一次迎着夕阳飞行的场景:夕阳释放着灿烂的余辉,染出一片绚丽的霞光,把天地融为一体,然后渐渐离去,期待着第二天红日再次升起她顿然醒悟:年已60岁的这一代人,既经历了改革开放前30年,又经历了后30年,如果能融会两个时代的精华,奉献给未来的30年,生命怎么会没有价值?况且,自己每天都与“明天的太阳”在一起――“我不是很幸福吗?”
悼念王以华老师
6月3日清晨,我得知一个不幸的消息,清华大学的王以华老师于6月2日晚病逝。
王老师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是智囊传媒的管理专家,更是我的朋友、师长。她家住清华,凡共会我们必同行。有一次在送她接她的车里,王老师谈了很多她对企业组织的看法,她希望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对解决组识的僵化以及经典管理中受工业时代机械论的羁绊,力图构建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免疫系统”。
还记得王老师说她特别喜欢小S,说那个女孩儿有女人的帅气与调皮。她还劝我有机会静下心来多读书,如果愿意来清华,她愿意帮忙。我揣度,她曾想收了我这个管理界的“浪荡子”。
6月8日一早去清华送王以华老师。那天送行的人很多,有师生、有咨询界人士,大家来得都很早。在葬礼上,我代表智囊传媒为王老师敬送了挽联:温良恭俭,赢得桃李满天下;望闻问切,咨助基业永长青。
我希望,通过我们在管理服务道路上的不断努力,不负王以华老师的期望与谆谆教诲。
智囊传媒总裁 傅强
【 延伸阅读 】
王以华老师部分管理观点摘录
在此,我们特别摘编了《新智囊》上有关王老师的观点分享给
读者,来缅怀这位管理界的老前辈。
《探索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之路》摘自2006年7月刊
企业方面需要专业的人才,专业的人才不是一个非常封闭的人才,而是比较广泛,适应当前社会技术、环境变革发展变化的复合型知识人才;但是从大学教育方面来看,中国的教育机制相对落后,为什么要有这样复合的人才呢?未来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大学并不清楚。这样就造成了企业无可用之人以及大学无用论。
《咨询界眼中的中国企业》摘自2006年12月刊
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导致对管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最早为企业提供管理服务主要是停留在管理知识的普及上,但现在企业对咨询机构的信誉,咨询顾问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等都会有相应的要求,这也导致给行业机构和咨询顾问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行专业的考核,比如CMC(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的相关考核和认证等让企业能够体会一个咨询顾问在成长阶段对自己的反思和认识,管理服务机构和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也成为了向企业学习的过程。
《和谐企业从哪里来的?》摘自2007年3月刊
企业是资本驱动的,所以天生是追求利益的。在追求的过程当中,自然就会忽略自然和社会,如果自然和社会对他没有制约的话,这个企业没有道理要制约自己。去年,我们去台湾考察,看到台塑这个企业,这是一个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好、自然环保好的企业,追溯起来台塑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他们讲是因为有之前的教训,那是对环境破坏很严重,收到了上游资源的控制和周围环境的很大压力,基本没法往下发展了,后来有了一个翻身的机会才有了今天的台塑,所以也是背水一战,所以也就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成功。
《电信行业遭遇品牌之痛》摘自2007年3月刊
如果把品牌放在营销范围里,就是一个上层建筑的问题。从营销角度怎么到关注客户体验,这是一个战略范畴,品牌全部价值应该是立在客户需求上的。大家都在这么说,其实多数企业并不怎么重视客户真正的需要。从目前很多广告来看就和企业以及产品的品牌有很大的错位。
关于品牌现在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就是企业和产品之间有差异化,还有一种就是尽可能使用母品牌,因为最大限度用母品牌应该是最省钱的,这叫协同效应。娃哈哈就做得挺成功,卖水也是娃哈哈,卖孩子的东西也是哈娃娃,但是风险也很大。让达能并购了,品牌就全没了。
《捕捉业已出现的未来》摘自2007年12月刊
“未来管理”的题目很大,“未来管理”的探讨和研究不是一个人,是需要一个团队来解决的问题。变数确实太多,中国太复杂。要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不管是通过网络也罢、社区也罢,我觉得确实是需要我们考虑的,这反映了我们中国民间的创造性和推动力。
我们要把中国的复杂性简单化,在未来的十年或者二十年,企业都会是多层次、多模式的复杂状态。讲到未来,我同意从大的思路来说是YOU,是社区性、互动性、个性的。但是中国14亿人口里面多数的企业将如何生存呢?是不是也进入我们的视野呢?我认为讨论“未来管理”关键是从什么地方切入可以真正帮助中国更多的企业成长,或许他们的成长才会带动整个社会健康的发展。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长效机制》摘自2008年7月刊
企业首先就是一个功利组织,功利组织首先要处理好自己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第一就是客户。像诺基亚这样的跨国公司,它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多少亿消费者,它能认真地思考如何降低辐射,如何减少包装?我觉得这是非常有责任的行为。
另外企业承担和自己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这是好的企业,但是企业的境界还要再高一些。把社会责任的承担当成一种精神本源在接受。有些美国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反应比较迟缓。我觉得可能还是把眼光更多地放在利益相关者上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老百姓的价值认同这个层面理解还不够。
《战略管理30年的变迁》摘自2008年9-10月刊
从学科的角度来看,战略学最初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学术上战略学没地位,但所有成功的企业都实施了战略。战略理论的学术化、教育当中的普及化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但是企业实践中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一开始就有战略的,只不过没有这个提法而已。
战略理论解决了企业的四个大问题:一是终极使命;二是定位,企业要做什么?做单一的事情还是多元的事情?三是用什么资源怎样去做?四是如何把组织、结构、流程、制度、人、文化打造得正好把事情做成功?
战略分为三个层次,最高是公司战略,综合考虑公司未来的发展;第二层是业务战略,稳定地做一件事情,用什么样的策略把它做成功;第三层是职能战略:如何高效组织人、财、物、信息等单向资源完成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