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都在奋斗,都在圆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记者:据我了解,像油画长卷《中国记忆与中国梦》这样的大型作品,你是自费完成的。 吴厚信:当初我只想把这个构思画出来,只有创作冲动,画出来本身就是目的,不急于求成,也不设定完成时间表,将来怎么样也不要去想,在画就行了,就是这么想的,画的过程中也有失去信心的情况,那就是身体出了问题或者对自己不满意,我很庆幸坚持下来了,完成了。 记者:你对这部作品满意么?打多少分? 吴厚信:70分。不是最好,我要是50岁,比现在要好得多。 记者:这幅长卷首次亮相社会你有什么感想? 吴厚信:说实话,观众反映之强烈出乎我意料,就是说他们看懂了,认可和接受了我的历史观和艺术观,这使我心里得到很大的安慰,这次参加南京艺博会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这幅画除了艺术欣赏的审美之外,更多的是引起观众思想上的思考和共鸣,唤起民族的共同记忆,激发振兴中华的共同梦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希望让它尽可能多点机会让观众看到,不仅仅限于展览馆,而是走进社会。 记者:综观你的艺术经历,充满艰幸,也充满硕果,什么是你最大的遗憾? 吴厚信:面对每一次挑战,不管是艺术的、生活的、身体的,我绝不苟且,都尽力了,应该没什么遗憾。但是主观的努力并不能改变客观环境,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此生最大的遗憾发生在1985年至1986年,刚调到珠影不久,我将作家札西达娃的小说《系在皮绳上的魂》改编成了电影,在珠影通过并获得很高评价,厂长孙长城破例任命我为该片导演,1986年秋我以导演的身份带领制片、摄影、美术等主创人员入藏选外景,可是当我回到广州时却因为影片《无情的情人》引起的民族纠纷,《系在皮绳上的魂》被迫下马,80年代中期正是中国第四代导演的创作高潮,我失去了一次证实自己和艺术探索的最好时机。本来我可以抓紧机遇再抓一个剧本的,但是我没那样做,再等到第一次执导故事片的机会已是1990年了,创作环境已经改变,影坛商业大潮风起云涌起,历史机遇失不再来。有时决定一生命运的机会就在眼前,如果你抓不住它就可能转瞬即逝,让你遗憾终生,这就是现实的逻辑。 记者:今后的计划怎样?大家期待你有更好的作品出现。 吴厚信:我原计划,要画三卷,这是第一卷,还有现代史,抗战、建国、“”、改革开放,后来觉得不太实际,太庞大了。如果身体及其它客观条件具备,我可能会继续用油画长卷这种形式画一些专题,比如,我画过很多肖像和单幅创作,如果把这个伟人的一生用长卷画出来会很震憾,这是我早就想做的一件事,用我个人的视角来表达对伟人与历史的看法。还有“”,是我经历过的时代,发生的一切我历历在目,有盲从也有思考,许多大事亲历或间接经历,是有感触的,不像我创作的《中国记忆与中国梦》,我没经历过,核心是表达我自己的理念与感受,让大家去感悟,去思考,不做结论,后人去评说。另外,在创作《鸦片战争演义》电视剧剧本时读了几百万字的历史资料,我想把这段历史写成长篇小说,想做的事情太多了,能不能做成,我也不知道。 人一生有许多不同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梦想,有时梦成真,有时梦想破灭,但不能放弃,一直在奋斗,一直在圆梦,这就是人生。每个人的梦都不同,集合起来,便是民族的梦,时代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