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联觉现象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文章从神经科学和艺术哲学的角度阐述了联觉体验,简要说明了联觉和隐喻及象征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艺术大师的作品分析,说明了联觉在文学、音乐、电影、绘画和雕塑创作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对未来联觉艺术作了简要介绍和预测。
关键词:艺术 联觉 隐喻 远程联觉
一、什么是联觉
《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的琴声让钟子期看到了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这可以说是联觉体验的最早记载了。所谓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人的生命是一个连续的联觉体验:眼看,鼻闻,手触,耳听,这些感觉的相互交织最终在我们脑中形成现实世界的映像,并最终发现和认识世界。神经学上的联觉是一种感觉器官对于另一种感官的应激相应。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这五种感觉被位于心脏内的一个“共同感觉”维系到一起;达・芬奇的解剖学也反映了15世纪的人们认为各种感觉都有一个共同的机制的观念。近现代以来,很多人报告说他们经常有一种感觉传递到另一种感觉上去的体验,或者,一种感觉体验触发了另一种感觉经验。很多有名望的学者都报告了这种链接现象。1883年Francis Galton首先提出了联觉者的概念,他称之为通灵者(seers),也就是指一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影响非常显著的人。随着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进步,人们已经认识到联觉是一种真实而具体的感觉现象,是人类感觉的一种自然形式。联觉的过程可以用图1清楚表明。图中显示我们的各种感觉基于一些日常生活常识,或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相互联系和影响,最终统一为我们的意识。联觉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两种感觉的联系影响,二是多种感觉的联系和影响。由五种感觉形成的联觉体验的变化几乎没有穷尽,因而我们每个人的联觉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便是同一件作品或者自然景象会在每个人的意识中形成不同映像的原因。
另一个关于联觉有趣的事实是,经过多年研究,神经科学家发现联觉者通常记忆力超群。俄国神经科医生Luria 发现过一个S案例:一位病人有多种形式的联觉――他能“触摸”图画,“品尝”色彩,“嗅”到声音,同时他的记忆也非常出色,他能记得一生中每一分钟的每一个细节。已经有很多实验表明,联觉者某种程度上比其他人有更丰富的实际经验――更多的联觉能力经常意味着更强的记忆力。“艺术家、小说家、诗人和一般具有创造性的人的联觉七倍于普通人。”神经科学家Dr.Ramachandran说,“艺术家通常有能力连接相互没有联系的领域,具有隐喻和混合事实的能力。”俄国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的作品《哥萨克人》等,印证了艺术家们的看法,即颜色能够影响思维。他提出,“颜色是一种能够直接影响灵魂的力量。颜色是键盘,眼睛是琴锤,而灵魂是有着很多演奏者的华彩乐章。”这种观点为联觉提供了第一手经验。
二、联觉与隐喻(metaphor)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先驱兰波(Arthur Rimbaud)说:“诗人通过长期大量而且合理的对各种感觉的重新组合把自己变成一个通灵者(seers)。”此处的通灵者也就是联觉者。兰波的“合理的对各种感觉的重新组合”强调释放他们的潜能。他的诗通过对各种感觉的混淆和混合,强化并丰富了直接经验的表达。
隐喻和象征(metaphor一词包含隐喻和象征两种意思)是各类艺术中常见的表现手段。简单说来隐喻是一种比喻的表达方式,通常包含两种不同情境的相互转换。此点类似于我们古文中的修辞手法――通感,例如:“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诗人用寒字来描写视觉中的月色,使人获得了温度的感觉。这种隐喻的诗歌形式允许具有创造性的诗人通过超人的洞察力灵光一闪,用一种非理性的语言忠实于他们的原始感觉。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一种形式,也是思想的一种类型。艺术家们使用隐喻在看起来并不相似的感觉映像和思想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甚至可以说具有丰富想象的隐喻是通往艺术大门的钥匙,而在艺术中,联觉和隐喻是统一的。通过艺术,联觉体验变得可以沟通并能与个人感知相融合。
艺术作品虽有其表面含义,但更注重隐喻和象征意义。例如,《马路天使》(袁牧之导演,1937年)的影片开头,出现了上海著名娱乐场所“大世界”的建筑模型。摄影机从高大霸气的上海大厦缓慢由上而下直俯拍到阴暗的地面――底层市民的生活空间,隐喻挣扎于大都市底层的人们的种种故事。这一手法明显地受到了美国电影名作《七重天》(弗兰克・鲍沙奇导演,1927年)的影响。《七重天》对日本电影也产生过极大的影响。该片一开始就出现巴黎的下水道,从事下水道清扫的主角,乐观地憧憬明天一定能够到地面上去干活。联觉和隐喻的最高共生形式发生在艺术领域,因为协同作用是一切生物和艺术的本质。科学注重于研究和解释“怎么样”,而艺术则为我们提供一个“为什么”的先见之明。艺术指出方向,而科学提供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现在,联觉吸引了在线媒体、出版界、各种学术会议和论坛、科学研究以及艺术界越来越多的注意,联觉体验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关注的一部分。
三、各类艺术作品中联觉的创造
保罗・克莱(Paul Klee)说:“艺术不是去复制可见的事物,而是去创造。”事实上这点在中国古代的文人画中体现无遗。齐白石说:“太似是媚俗,不似是欺世。”这正是中国文人画的审美价值所在。文人画常见的题材以梅、兰、菊、竹为主,但又绝非写实,仅是形似,通过这些题材,作者寄情于画,观者则也由画见人之品性。虽然中国古代缺乏艺术理论,但这些艺术实践均带有联觉实验的性质,我们看到郑板桥的竹子,眼前就会出现一个倔强而不媚俗的老夫子形象,甚至可以听见竹间风声。
20世纪开始的几十年里,西方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伴随着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变革以及人类对自身的反省,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机器时代。面对科学家和哲学家对时空的重新定义,艺术家们开始利用联觉的概念跨越原有的界限,一股先锋派的浪潮开始快速传播。19世纪末的感觉开始变成一种全新的探索领域,想象力的解放和艺术概念的革命性拓展成为现代主义艺术的起源。现代主义者运动扩展了诗歌、小说、戏剧、绘画、音乐和建筑的文化边界。下面笔者通过两幅现代主义作品来分析一下联觉在现代主义艺术中的表现手法。
我们来“听”这幅画(图2)。当我们看到这幅画时,就如同听到一种来自沉寂的内心深处的尖叫。这幅作于1893年的《呐喊(screaming)》,是挪威画家Edvard Munch关于联觉体验的一个出色阐释,画家把这种体验的表达上升到一种幻觉层次,一种原始恐惧的图形化隐喻:你不断尖叫却无人理会。关于这幅作品Munch写道:“我同两个朋友走在路上,太阳正在下山,突然天空在晚霞的映照下变为血红色。我停下来,感觉到精疲力竭,靠在路的护栏上,蓝黑色的海湾和城市上方是鲜血与烈火;而我的朋友却继续前行,我站在那里焦虑地颤抖着,我感觉到内心的恐惧在蔓延,一种无尽而凄厉的尖叫环绕在周围。” Munch主要关注爱、恐惧和死亡的主题,《呐喊》被认为是现代人绝望的肖像,它对20世纪早期的德国表现主义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图3是康定斯基1926年创作的《粉色的音调》。他相信色彩有一种直接影响心灵的力量,他说:“色彩的和谐必须依赖于与人的心灵相应的振动,这是内心需要的指导原则之一。”康定斯基所说的“内心需要”,不仅仅是指内心世界的冲动和渴望,也包含了实际表达的意义。与此同时,康定斯基认为音乐对于心灵也有着同样直接的作用。在康定斯基看来,心灵就像是一个容器,绘画和音乐在这里相遇后出现了类似化学反应的活动,当它们互相包容之后就会出现新的和谐。或者说对心灵而言,色彩和音响其实没有区别,它们都是内心情感延伸时需要的道路,而且是同一条道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西方近代艺术正是在这些现代主义先驱大师的带领下,逐渐形成了各种新的流派,如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未来主义(Futurism)、达达主义(Dada)、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等,使得西方艺术在20世纪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四、未来的联觉艺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感觉随着四处分布的网线和光缆而延伸至远方,整个地球就如同一个村庄。艺术家长久以来的梦想――让所有的感觉融合为一个统一的联觉体验,可以在目前的常见的电子交互式媒体中找到。在这种全新的电子交互式媒体中,人们的意识、感觉和身体将形成一种全新的无限制的联觉体验――远程联觉 (Tele-synesthesia)。美国一家电影公司曾制作了一部允许观众通过网络参与其中的电影,剧中情节可以根据观众的意愿进行改变,每一个观众的意识、感觉和身体都参与到其中,从而获得更大感官享受和联觉体验。而现在风靡全球的YouTube,则允许任何人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摄像机拍摄数字影像并通过全球互连网与其他人共享个人的感觉和想法。各种在线游戏也以精美的画面、逼真的音效吸引成千上万的人进入到一个虚拟的游戏世界,虽然网络游戏是否是艺术值得商榷,但其确实已经成为了很大一部分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的思想、知觉、情感和感觉都在这个虚拟游戏世界中得以满足。可以预见未来的艺术形式将会受到网络越来越多的影响,而联觉也由个人的体验逐渐变成一种远程的共享资源。
总的说来,联觉体验是所有艺术的根基。正确地认识联觉现象,会在艺术创作中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参考文献:
[1]Hugo Heyrman, Art and Synesthesia in search of the synesthetic experience [R] . Lecture at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 and synesthesia, Spain,2005.
[2] Ramachandran, Vilayanur S, and Hubbard, Edward M. 'Hearing Colors, Tasting Shapes' [J].Scientific American Vol. 288(5). May 2003.
[3]姜耕玉.论诗歌中的联觉意象[J].文艺理论研究,1992(1).
[4]邹敏华.音乐审美中的视听联觉与创造性思维[J].中国音乐,2006(4).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