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抛弃备胎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抛弃备胎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备胎这个汽车的标配其实都是个鸡肋。即使是非全尺寸的备胎,也会占据汽车后备箱里的不少空间,并让车变得更重。而且,备胎的“名声”并不好―一旦你要使用它,就说明你碰到麻烦了。

当更小、更节能成为汽车设计的潮流后,抛弃备胎对汽车公司来说就显得尤其诱人。省下的空间,汽车设计师能让乘客坐得更舒服,或是让后备箱里足够塞进椅子之类的大物件;它还能让汽车直接减重大约20公斤,这意味着更低的油耗。

如果从工业设计的角度看,备胎也不应该存在―你能想象每台iPhone上还挂着个碍眼的备用Home键吗?

但长久以来,汽车都未能摆脱备胎。原因很简单,目前的汽车轮胎,本身还不够强大,你必须预备着它时不时会出些毛病。在中国,每辆车平均行驶不到2万公里就会发生一次爆胎或漏气。

对于轮胎公司来说,如果能用足够好的产品让汽车公司扔掉备胎,这将为它们赢得竞争优势。这也是耗费轮胎工程师最多心思的领域之一。德国的Continental轮胎等公司最近都拿出了一些颇具未来感的方案。

Continental轮胎及倍耐力等公司提出了所谓的自动修复轮胎概念。其实,它的原理非常简单:在轮胎内涂上一层有一定流动性的特殊橡胶,一旦轮胎哪里被刺破,它会自动填补那个漏洞―前提是,洞的直径要小于6毫米。这个数字可能并不会构成多大限制,“我们的调查显示,大约85%的轮胎损坏都是因为很小的孔产生的漏气。”Continental轮胎中国区产品经理付义平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无备胎方案。比如使用最多的是一种名为RTF的轮胎。它的原理同样易懂,在轮胎的内壁加上一层更坚韧的材料,即使漏气了,它也能支撑住轮胎结构,让汽车继续行驶,起码能坚持开到修理店了。

但RTF轮胎目前基本只用在宝马车型上。而且它也没有起到真正的扔掉备胎的作用。它比一般轮胎要重20%左右,4个轮胎加起来,多出的重量几乎相当于一个备胎的重量了,减重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RTF轮胎滚动阻力更大,对降低油耗不利。

更关键的是,RTF轮胎很硬,其避震性能比一般轮胎差了不少,这意味着汽车厂商一旦要使用这种轮胎,就必须重新调校底盘、悬挂。听上去很容易,但其实这是汽车研发中最微妙、最见功力的部分。这恐怕也是为什么只有宝马车型普遍使用这种轮胎,毕竟它是最擅长底盘调校的汽车公司之一。

而自动修复轮胎没有这些麻烦,它和传统轮胎一模一样,只是多涂了一层材料。这样,它就可以为汽车公司和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尤其是小型车和紧凑型车,空间十分宝贵,很多汽车品牌都会对自动修复轮胎感兴趣,这将是它未来的重要市场。”朗盛轮胎和特种橡胶部全球研发负责人Thomas Gross对《第一财经周刊》说。朗盛是一家为主流品牌提供轮胎原材料的技术公 司。

但自动修复轮胎的普及也有困难。因为要研发多出的那层特殊材料,会遇到不少阻碍。

看看这层材料需要符合的要求:它得有一定的流动性,不然不能自动去填补漏洞;但也不能太流动,不然它就会往下堆积到轮胎底部;它既要能经受高达100摄氏度的高温,也要能承受低至零下50摄氏度的严寒,并保持性能稳定;它还要长时间保持柔软,一般来说,这种橡胶,时间一长都会发硬。

“材料科学家们必须找到一种配方,满足这些苛刻要求。这是轮胎研发中最困难的技术之一。目前仍无法完全做到,只能寻找平衡点。”Gross说。

技术难度随之也带来了成本问题。要让汽车厂商使用这些新技术,那么就得说服汽车公司多接受20%以上的成本。虽然自动修复轮胎会比RTF轮胎便宜,但消费者还是会免不了抱怨:为什么我换的轮胎要比别人贵这么多?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Continental轮胎等品牌,打算将这种新型产品主要应用于欧洲,那里的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这种高附加值的技术。去年,米其林也曾在中国展示过这一技术,但它仍表示,未来一年内不会将其引入中国。

不过,总部位于韩国的韩泰在去年年底量产了这种轮胎,搭载这款轮胎的大众车型可能会进入中国。这或许意味着,成本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不论是RTF还是自动修复技术,归根结底,它们都在解决一件事情―漏气问题。因为轮胎必须要充气。

人们容易忽略的一个事实是,橡胶充气轮胎是个伟大的发明,它的价值甚至不亚于发动机对于汽车的意义,因为它让汽车高速行驶变成可能。不过,一些轮胎品牌已经开始发问:如果不用充气呢?

韩泰在去年下半年实车测试了它的概念轮胎iFlex。某种程度上说,iFlex重新定义了汽车轮胎。

从官方概念图上看,这是一种不用充气的轮胎。它的内部采用了类似蜂窝的设计,支撑起轮胎的结构。材料也不再是橡胶,而是一种聚酯材料,这样更轻便,也更易循环利用。

测试时,iFlex轮胎被装在了一辆起亚电动车上,它的最快时速为130公里。经检测,这款轮胎的抓地力、静音效果、阻力水平都不输给传统橡胶充气轮胎。但问题是,这种效果,是在最高130公里的时速限制下实现的―传统轮胎则不会有速度的限制。

“更关键的是,一个轮胎要证明它足够可靠,必须经历不同路况和长时间的测试,目前的概念轮胎恐怕还难以做到,”Continental轮胎的付义平说,“我个人观点是,它要量产可能需要10年甚至更久。”

从这个角度看,免充气轮胎暂时还是一个美好的概念。轮胎公司的材料科学家们目前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让RTF和自动修复轮胎更出色上,这是更具现实操作性的―前者需要让自己变得更有舒适性,一种在平时很柔软,但爆胎后很坚硬的材料正在研发;而后者则要让自己变得更可靠,努力满足那些苛刻的数字,更长远的目标则是覆盖剩下的15%的风险。

不管是哪一条技术路径,最终的目的都是抛弃备胎。因为,无论对于汽车公司还是消费者来说,这都是好事,而且,它更代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