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之浅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文教师要真正设计好自己的每一节课,让学生不仅从这一课学到应有的知识,而且让他们兴趣盎然,沉浸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真正地对语文产生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寓教于乐,增长知识的目的,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笔者在探讨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过程中,有几点浅见,在此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语文兴趣 教学方法 第二课堂活动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唯有“乐之”,才能“乐学”。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他能推动学生探求新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具有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坚韧的意志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学生成长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对此,我在激发小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中,有几点粗浅的看法:
1.抓好预习环节,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第3条有这样一句话:“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其中,“良好习惯”便包括课前认真预习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既要坚持原则,适当要求,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鼓励学生采取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学习知识。
例如,在指导学生预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我进行了这样的谈话:这篇课文的作者用朴素而又优美的语言描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文中描写的画面引人入胜,令人遐想,使我们读了以后仿佛走进了美丽的北国。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先认真地读读课文,想象一下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不同画面,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预习课文,有能力的同学把你们对某个画面的感受画下来。检查预习情况时,我发现同学们预习得都很好,语言感悟能力强的同学,从插图上就可以体会出小兴安岭的美丽;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同学,借助练习题也能体会到小兴安岭的美丽。阅读中理解词语可以用工具书,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以紧扣上下文;背诵积累时,或采用先理解每句话意思的方法,或采用体会叙述顺序的方法,或抓住关键词语的方法,还有的同学把自己阅读的感觉画出来。我及时表扬了这些同学,并结合讲读课文内容引导大家读、议、欣赏,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2.挖掘美育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享受是引起兴趣的条件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如果缺少美的欣赏,即使是最引人入胜的文艺性课文,也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相反,如果我们注意挖掘课文中的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欣赏、感受,那么,即使是不以文采、形象吸引人的说明文,也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挖掘课文中的这些美育因素,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3.改革教学方法,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会给学生讲授许多文质兼美的范文。这些范文,往往不是文学大师们的神来之笔,就是精挑细选的文坛佳作,都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典范之作。如何运用好这些典范之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那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在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阅读典范之作中潜移默化地产生学习兴趣。因为不管是讲课也好,指导学生自己去读也好,目的都是要教给学生读书、写作的方法。
课堂上抓住语文具有独特的朗读特色,教师范读,读出语文的神韵,让学生感到语文的美,也可以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经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读书又何尝不是呢?如,处理一些句式整齐、感情真切、比喻生动、句句有情的课文,我就以朗读作为引起兴趣的手段。
另外,我还经常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妙词佳句、优秀片段,欣赏体会作者的表现方法和文章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边默读边对课文重点段落作圈、点、批、划、注。这样“五官”齐动、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能调动学生多方面的积极性,使他们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讲读中从题目直接导入中心,既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又达到了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的目的。
当然,教学中仅靠书本上的阅读远远达不到学生的求知欲望,必须开展课外阅读,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巧借课文激趣中,拓展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4.引入第二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往往不能仅仅拘泥于课堂上的40分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最好延伸,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
平时,我除了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之外,还组织了班级的“第二课堂活动”,即让学生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出《学习园地》,办《黑板报》。为了提高质量,要求每一个参与者必须自觉阅读各类报刊杂志、课外读物,以及电视中的各类新闻报道。要会观察,勤积累,还要把选中的材料编排精当、吸引人才行。这其实也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协作能力等,可谓一举多得。当一期令人满意的《学习园地》或《黑板报》出现在众人面前,成功的喜悦就是最好的动力,还用担心没有学习兴趣吗?
罗兰有句名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而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不是缺少智商,而是缺少积极兴趣的引导与培养。所以,语文教学应该是趣味盎然,妙趣横生的,从为兴趣创造契机到对兴趣的小心呵护,变着法儿让学生感兴趣,以兴趣服务于语文,这样语文才能达到“不待教而自学”的效果。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不断探讨学习语文兴趣的过程中,我所教的学生语文方面的能力均有很大提高。由此,更增强了我对引导、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自信心。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教学园地里有一道最美的风景线,那就是:作为教师,教而自信;作为学生,学而乐学。师生一同进入特定情境,一同面对困难,一同越过障碍,一同欣赏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