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盆底肌力强度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预测和干预中的作用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盆底肌力强度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预测和干预中的作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研究产妇的盆底肌力强度应用于预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干预。方法 运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300例产妇, 根据调查对象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与多项因素发生的关系, 构建出一个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预测模型。根据预测模型所筛选的高危因素, 选择有高危因素的产妇100 例, 产后42 d后平均分为五组, 每组20例。对照组产后不进行任何盆底肌锻炼;阴道哑铃组采用阴道哑铃进行盆底肌锻炼;凯格尔健肌法(Kegel)训练组采用Kegel 训练进行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进行盆底肌锻炼;电刺激组采用电刺激盆底进行盆底肌锻炼。于产后42 d、3个月、6个月和1年分别进行盆底肌力检测、尿失禁问卷调查以及1 h尿垫试验漏尿量。结果 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改善率为45.00%, 远低于阴道哑铃组的85.00%、Kegel 训练组的90.00%、生物反馈组的95.00%及电刺激组的95.00%,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盆底肌力强度;压力性尿失禁;阴道哑铃;凯格尔健肌法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7.098

压力性尿失禁是临床上高发的一项影响女性生活品质的慢性疾病之一。多项研究显示, 产妇患有慢性咳嗽、产妇体重暴涨、第一产程静脉滴注缩宫素、第二产程延长以及产伤都导致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但暂时并没有研究人员运用科学多元的研究方法找寻出几者之间的特殊联系[1]。本研究期望根据分类与回归等分析方法来探索出多项因素与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联系, 从而达到预测、预防甚至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运用横断面调查法, 选取2014年8~12月在本院产检并分娩的3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0~35岁, 并且在怀孕期间没有进行过任何增强盆底肌力强度的锻炼。根据调查对象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与多项因素发生的关系, 构建出一个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预测模型, 根据模型随机选出有高危因素的产妇100例, 在产妇知情并同意的基础上, 产后42 d将1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阴道哑铃组、Kegel 训练组、生物反馈组和电刺激组, 每组20例。

1. 2 方法 分娩后, 在调查对象同意的情况下从其电子病历中收集其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第一产程缩宫素应用情况、会阴侧切、麻醉情况、会阴裂伤情况、第二产程持续时间等资料。与产后42 d、3个月、6个月和1年分别对五组产妇进行盆底肌力检测、尿失禁问卷调查以及1 h尿垫试验漏尿量。评价尿失禁情况。

1. 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主观意识达到无尿;改善:尿失禁级别降低但未达到无尿失禁;无效:尿失禁级别无变化。改善率=(治愈+改善)/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产妇的临床信息比较 将300例产妇是否发生压力下尿失禁分为失禁组(100例)与非失禁组(200例)。失禁组患者慢性咳嗽、怀孕前尿失禁症状、怀孕期间尿失禁症状、盆底肌力强度各42、38、46、58例, 非失禁组患者慢性咳嗽、怀孕前尿失禁症状、怀孕期间尿失禁症状、盆底肌力强度各12、18、22、20例,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产妇临床疗效 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改善率为45.00%, 远低于阴道哑铃组的85.00%、Kegel 训练组的90.00%、生物反馈组的95.00%及电刺激组的95.00%,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因素分析 研究中300例患者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因素分析显示, 新生儿体重36例(12%)、产妇慢性咳嗽54例(18.00%)、怀孕前尿失禁情况56例(18.67%)、怀孕间尿失禁情况68例(22.67%)及盆底肌力强度78例(26.00%), 其中只有盆底肌力强度对压力性尿失禁预测发生率最高。

3 讨论

现代临床研究显示, 产妇首次分娩会潜在损伤盆底组织并可能使32%的产妇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少数妇女可能在产后, 随着自身的调节, 尿失禁现象会得到一定缓解, 但对于大多数妇女而言, 压力性尿失禁可能会长久、持续地影响其正常生活。如何预测以及预防压力性尿失禁对于产妇健康至关重要[2]。对此, 国内外已经做过大量研究去寻查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危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产前已有尿失禁症状、怀孕期间发生尿失禁、体重增长过快、长时间慢性咳嗽等产妇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现象的可能更高。尽管多项研究已经显示增强盆底肌力强度可以预防及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但现在只有少数调查研究通过探索盆底肌力强度对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影响[3]。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在产妇患有慢性咳嗽、体重暴涨时发生率增高, 因此产妇产后的健康教育多为注重休息, 避免腹压及养成定期排泄的习惯。这些辅助治疗确实有一定作用, 但对于高位产妇还远远不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专家提出过增加盆底肌力锻炼, 预防与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本研究也显示, 无论采取阴道哑铃法、Kegel 训练、生物反馈还是电刺激法, 只要正确提高盆底肌力强度, 都能够有效的预防及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增强盆底肌力强度能够提高逼尿肌的强度与稳定性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目的。而产妇在治疗前的盆底肌力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评估后可以知道产妇会阴及括约肌的强度, 所以如果产妇患有严重肌萎缩、肌肉神经损失或肌肉解剖性韧带断裂, 那么盆底肌力锻炼治疗基本没有效果[4]。本研究中所有产妇于盆底肌力强度训练前后均进行了盆底肌力评估, 研究显示, 无论是在盆底肌力强度方面还是会阴激励强度方面, 训练后都较训练前有明显的提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随着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越来越高, 早已变成了一个社会医疗问题,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也被评为目前最影响女性生活品质的常见病之一。而产后前期盆底肌力锻炼可以有效预防及治疗尿失禁, 而长期的盆底肌力锻炼也能够帮助产妇恢复盆底肌肉能力, 不仅可以减轻尿失禁严重程度甚至可以根治尿失禁。近年来, 盆底肌力训练在国内已较为常见, 但在国外单纯的盆底肌肉训练应用较少, 为了能够大幅增强盆底肌力强度, 往往采取盆底肌力训练与生物反馈法相结合, 在生物反馈的基础下进行盆底肌力训练, 此方法可达到无痛、无创、不良反应少及高疗效的目的。但也有多项研究表明, 短期的盆底肌力训练并不能快速改善尿失禁, 而结合生物反馈法的盆底肌力训练能明显增强会阴肌与盆底肌力的强度[5]。因此需要更多关于盆底肌力强度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 来探寻出两者之间更为明确的关系。本文发现根据研究产妇的盆底肌力的强度构建一个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预测模型, 筛选出的高危人群, 通过阴道哑铃锻炼、Kegel 训练、生物反馈法以及电刺激法后, 均可以预防甚至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其中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改善率为45.00%, 远低于阴道哑铃组的85.00%、Kegel 训练组的90.00%、生物反馈组的95.00%及电刺激组的95.00%,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产妇盆底肌力强度可以用于预测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情况, 加强产妇盆底肌力强度训练可以预防甚至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 吴君. 盆底肌肉功能训练防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3):143-150.

[2] 王小红, 卢惠, 黄飘, 等. 训练盆底肌功能防治产后尿失禁. 吉林医学, 2012, 33(22):4741-4742.

[3] 黄健, 华克勤, 程明军, 等. 大鼠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模型的建立与探讨.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2, 20(2):21-25.

[4] 万晓慧, 古丽娜・阿巴拜克力, 丁岩, 等. 产科因素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及盆底肌力的影响.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8):1037-1040.

[5] 陈梅, 孙支兰, 董春利. 产褥期尽早开始盆底健康教育和指导盆底肌训练对产后42 d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29):87.

[收稿日期:201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