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小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训练的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小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训练的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这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如今,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阅读教学必须找准语言的训练点,让学生反复模仿训练,从而让他们学有所得。那么,在一篇课文中要挖掘哪些有价值的“点”来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呢?通过什么的方式来训练才有效呢?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就这方面作了一定的思考与实践。

一、围绕目标,确定好训练重点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必须寻找教材的语言文字训练点。一篇课文提供的语言训练点很多,从文体、行文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方面,都可以找到。如果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则收效甚微,因此只有作重点训练,才能收到较快、较好的效果。那么,如何确定训练重点呢?可以从四方面综合考虑:一是课程标准对该年段语言文字训练的要求;二是学生语文水平的实际状况;三是课文所在单元的训练目标;四是课文本身的重点、难点、特点。因此,我们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①抓关键词语。什么是关键词语呢?通常指能体现一篇文章的中心意思的词语。它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地位,有助于把握文意和全文的主旨。②抓典型段落。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教材中一些典型的句式和段落结构,是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我们应该充分利用。③抓篇章表达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深入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当然,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大例题”。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围绕训练的目标,每课找准一个重点的训练点,实现一课一得,在循序渐进的语文训练中,让学生逐步习得语文能力

二、根据训练点,进行有效的设计

找准训练点,它只是训练到位的一个重要前提。训练是否真正到位,学生的语言行为是否真正向前发展,而决定因素是围绕训练点如何进行有效设计。

1.紧扣文本主题

“文本主题”就是文章集中表现的主旨,或是文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或是文本事件的道义所在,或是作者阐明的某个观点……在文本中通常以某几个重点段、一个中心句或关键词作为载体,是贯穿文本的一条线索,也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人文核心。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5课《 雪儿 》(苏教版,下同),记叙了“我”为受伤的信鸽雪儿疗伤并精心照料它,直到它能飞上蓝天这件事。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我”爱鸟的情感及对自由生活的热爱是教学的重点难点。课后第四题的练习要求“读一读句子,说说感受”,就为我们的教学做了提示。对于其中一个句子 “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1)我们要从“我”为雪儿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感受到“我”对雪儿的一片深情。作者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你会一个人去看蓝天白云,会天天去看吗?

(2)作者不写去看蓝天白云,而要写成“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对此,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3)作者看蓝天白云时最渴望的是什么?

这个设计的第一问意在让学生联系上文,感受 “我一个人看蓝天白云是很孤单的,而和雪儿一起看就不孤单了”。第二问“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意在引导学生结合语境,想象“飘飘悠悠的白云”是缓缓移动的,这个画面很美。从而体会到作者看云时的心情是很愉快的,忘记了伤痛和忧愁。而第三问“作者最渴望的是什么”承载着作者对雪儿的关心,能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感受文本的主题。

2.体现训练层次

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要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必须精心设计问题,改变一问一答式的提问;要从整体着眼,设计好训练层次,围绕带动全文的大问题向部分辐射,才可能在最少的时间里获取最大的效果。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25课《 争论的故事 》时,为了引导学生领悟“赞许”一词表情达意作用,我设计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解本义。先让学生通过 “词素解词法”,掌握相关词语(赞赏、称赞、赞扬)的含义。接着运用了“换词理解”的方法,让学生找近义词,知道“赞许”里包含有“赞同”的意思。第二步是解文中义。第三步是体会表情达意。我先问:“同学们为什么会闪现出这么多精彩的想法呢?是什么在鼓励着他们?”意在引导学生引发对词语表达情意作用的思考。通过创设语境引读之后,我又抛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同学们明白了故事中的道理,懂得了如何做人,这让盛老师很欣慰。可盛老师仅仅是赞同学生的观点吗?同学们的哪些表现也值得称赞?”这样的设计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走进盛老师内心,从而体会到了盛老师那“不时投去赞许的目光”背后其实隐藏的是对同学们“多角度思考、乐于表达”这种学习品质的欣赏与鼓励。

因为训练的重点突出,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中年段的“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训练目标也就达成了。

3.抓住文本空白点

教材的空白点是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空白点”,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补白、拓展、想象,挖掘其潜在的信息,扩充其丰富的内涵,将作者的“言外之意”“题外之旨”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弥补起来,引发共鸣,激情达义,深化主题,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第六册的《 日月潭的传说 》时,有教师为引导学生体会关键句“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通过抓住“挺身而出”这个词语,结合文中的语境,让学生通过想象,对大尖哥和水社姐的话进行补白。由此体会出大尖哥和水社姐不畏,舍己为人的精神,从而也达到训练学生扣住具体而关键的词句理解文意的能力。

4.着眼“反常处”体悟

教材往往揭示了一些矛盾冲突,抓住这些矛盾之处,使之成为一个个训练点,既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对课文内容和语言进行了有效的转化,从而激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例如,三年级下册的《 槐乡五月 》,文中有一句“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人怎么会‘飘’起来呢?”有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疑惑。针对这个问题,有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她们飘到哪里,意思就是她们――走到哪里,那为什么课文中不用“走”字而用“飘”呢?

生:她们身上别着槐花,头上戴着槐花,是香味在飘。

生:我认为仙女才会飘,这是把小姑娘比作仙女了。

师:这叫做飘飘欲仙,想想此时她们会是怎样的心情?

生:我想她们应该是很高兴的。

……

通过教师的引导,最后学生一致觉得这个“飘”字用得好,既写出了槐乡小姑娘的脚步轻盈,又写出了她们的心情愉快,也从这个“飘”字体会到了文本中心“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三、抓准训练时机,关注课堂生成

课堂上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出现了精彩的发言或发言中暴露出语言缺陷,这些都是训练的良好时机,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 美丽的丹顶鹤 》一课时,为引导学生感受丹顶鹤的颜色美,我在执教时,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用笔画出描写丹顶鹤样子美的句子。学生读完后,我让学生说说:“你觉得丹顶鹤美在哪儿?”学生很快找出:“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接着,我通过“读―评―引”的方式,抓住“洁白”一词,学习句子的前半句“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但是在学习后半句“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的时候,由于受地方方言的影响,很多学生读成“翅膀边却是黑的”, 那么,“翅膀边”和“翅膀边儿”是不是一回事?我没有急于向学生揭示他们的区别,而是说:“谁能到图上来指一指脖子和翅膀边儿?”这样学生通过图文对照,比较“翅膀边”和“翅膀边儿”,就知道“翅膀边”是指翅膀的边上,“翅膀边儿”是说翅膀边上很细小的一条线。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而难以预设的,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教师没有简单地否定,而是顺学而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循着自己的思路去读课文,引导他们发现错误,从错误中探得“真知”,就能为学生创设出广阔的学习空间。

(作者单位:柳州市第三小学,广西 柳州,54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