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伴随着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在这个大背景下,民办高校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其毕业生数量也增长迅速。面对着全国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及民办高校的自身特点,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和极为关键的问题。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民办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现状,从学校、学生、社会、政府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郑州市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及模式。

关键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1010002

1 引言

郑州市民办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与民办高校普遍遭遇的现状相比,既有共性问题,也有个性问题。可以肯定地说,民办高校毕业生存在的一般性问题,郑州市民办高校毕业生无一例外地要经历,另外,郑州市是河南省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地和高校集中地,郑州市民办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只能是更严峻,竞争更加激烈。

2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2.1 民办高校毕业生大部分从事基础性工作

据本次调查显示,郑州市民办高校毕业生从事技术类工作岗位的占44%。从事服务类工作的占21%。从事文职类工作的占13%。从事管理类工作的占11%。从事财务类工作岗位的占5%。从事其他种类工作的占6%。民办高校一般以应用性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主,因此毕业生也往往以从事技术及服务类的蓝领为主,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先减员减薪的往往是基础工作岗位。因此严峻的就业形势经常导致历届生与应届生争职位,毕业生与农民工“抢饭碗”。

2.2 民办高校毕业生薪金水平整体较低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就业竞争相当激烈,整个就业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岗位的供应可以说是“僧多粥少”,对于雇主提供的薪资水平,只要不是太低,学生们一般都会接受,以免再次加入“失业大军”。尤其对于民办高校的毕业生来说,他们更是会接受一些薪金比较低的工作岗位。

本次调查中有52%的毕业生是选择了在郑州就业。2009年郑州市城镇单位(不含私营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9837元,比上年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17元,实际增长9%。我们单从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来看,在岗职工平均月薪已经达到2486.4元。另外,在网上调查中,有一些收入比较低的同学不愿意填写该问卷,觉得自己毕业后发展的不好,而填写问卷的同学大多是工资一般或偏高的。针对以上两个重要因素,我们可以得知,总体而言,郑州市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平均薪金是处于偏低水平的。

2.3 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主要集中于次人才市场

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存在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主要劳动力市场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对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分布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绝大部分的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来说,次劳动力市场是他们的就业“主战场”。从民办高校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单位性质来看,有超半数的民办高校毕业生选择了私营企业,也就是说他们中一半集中于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层次整体偏低。从民办高校毕业生工作的城市分布来看:民办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就业率是比较低的,而选择在中部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比重较高。其中,选择在郑州市就业的就有一半还多,其余的同学几乎都是在以郑州为中心的河南各地市工作。可见,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于次要劳动力市场。但是,从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单位性质构成来看,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中近一半在私营企业工作,他们从事各级各类企业管理工作的可能性更大。

2.4 民办高校毕业生对从事工作的满意度不高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我们针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薪金情况进行了调查,总体而言,民办高校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偏低。满意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是薪资水平、工作环境、工作与兴趣的相关度、人际关系、职业发展前景等,反映出所学与所用之间,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特别是民办高校毕业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乡镇及农村来的,父母挣取学费的艰辛、亲戚朋友的期望、自己出人头地的理想往往与现实的就业状况形成反差,因此大部分毕业生还是有不安现状的心态。

3 原因分析

3.1 学校因素

民办高校不仅缺少师资,而且教师队伍也不太合理。根据笔者的了解,目前郑州地区乃至全国的民办高校教师主要由青年教师组成,有相当部分的刚毕业不久的研究生,相对来说,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缺乏,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另外,虽然现在许多民办高校引进了公办高校退休的老教师,但这些老教师的教学不可避免地搬照本科院校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能力。这种不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也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仅能“啃”书本,动手能力弱,适应性差。忽视了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实现就业的教学目标,从而导致就业问题的出现。

3.2 学生因素

第一,依赖心理较重。部分学生对自我及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之一些不好的习惯,在就业问题上就暴露出了明显的问题,如:择业动力不足,消极等待,缺乏主动性。在就业问题上依赖学校、依赖父母,片面认为在双向选择的市场中要凭关系就业,缺乏进取精神和自我推销意识。甚至有少部分“啃老”学生,他们认为找不到工作也没关系,反正父母会供养自己。

第二,自卑心理。自卑心理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问题是民办高校学生能否通过大学教育而充满自信,能否在就业竞争中信心十足,没有包袱。如果不能及时把这个心理问题解决好,就会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在求职过程中缩手缩脚,不敢向招聘单位代表推销自己,或是在应聘中落选后情绪就一落千丈,悲观失望;或是在经历了几次择业的失败后就心灰意冷,埋怨学校名气太小、埋怨所学专业不抢手,甚至埋怨家长没有门路等等。

上述两种心理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行为,使他们消极就业,这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需要的积极、健康心理是背道而驰的。

3.3 社会因素

大学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的急剧上升,另一方面是受国际国内各种因素影响而遭到一些挫折的经济状况,这共同形成了劳动力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格局。劳动力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但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又往往没有过多考虑到这一重要因素,毕业生数量的增长速度与社会整体发展对岗位的需求是大大地不成比例的。不可否认,公平、竞争、有序的就业机制尚未形成,这一方面减少了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很狭窄,就业信心很受挫,就业思维受限制。另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职工下岗再就业,都无形中加大了就业压力。

4 对策及模式

4.1 就业指导

第一,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建立就业指导体系。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也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问题,是学校的“生命线工程”。除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之外,更应该积极探索行之有效地促进学生就业的方法,创新就业指导工作,建立就业指导体系。

第二,加快专业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对现有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选拔、培养,努力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通过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方式、方法,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民办高校自己特色的就业指导理论。

第三,实现就业指导教育的全程化。就业问题虽不能操之过急,但应该从早抓起,就是说应该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施以针对性的教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所准备,提前应对,就会积极主动,充满信心。对此要有正确认识,决不能忘记了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本领才是关键所在。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讲,就业指导要围绕就业形势与政策、就业信息收集和筛选、择业方法和求职技巧来进行。通过这样系统、全程性的教育和指导,能够使学生始终将自己的学习紧密地与谋职和就业相联系,为以后就业奠定基础。

4.2 订单式培养

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有机结合,推行工学结合,走“订单式”培养之路,是实现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这个制度是很好的,因为他能解决目前广泛存在的知识多而技能差,学得多而信心差的现象,能改变存在于社会和学生身上的不正确的就业观念,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明显能提高学生的上岗适应能力。民办高校“船小好掉头”,积极与有关企事业单位合作,与他们签订人才培养合同,发挥其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及时上岗实习,力争顶岗实习,在岗位上得到锻炼提高,毕业后能及时就业。

4.3 加强社会实践,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民办高校毕业生要想要在残酷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付出比公办高校毕业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学习,不断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入学起点低并不意味着能力低,不能成才,民办高校学生应该自强、自立、自信。第一,在学校期间应刻苦学习,掌握扎实熟练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另外,有针对性地参加社团活动来锻炼自己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能力,社团活动可以说是对真实工作场景的一种模拟,这都将有利于今后的就业。第二,积极参与校外社会实践。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找工作最大的瓶颈在于社会经验的缺乏。争取各种实习、兼职机会,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了解尽职、责任等职场的基本准则。

4.4 改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

在人才济济、竞争又如此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同样要有与时俱进的观点:见形势之“风”,驶自己就业方向之“舵”。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拓宽就业渠道。

第一,到西部去到基层单位去。西部和基层有不少的就业岗位,这些机会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这就涉及到就业观念的问题,西部和基层是展现个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党和政府一直支持着“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工作,引导和鼓励民办高校的毕业生走向基层,找到就业岗位,实现自身价值。随着西部地区、基层的发展步伐加快,毕业生就业将拥有更加广阔的事业平台和更多的自我发展机遇。而这恰恰正是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契机。

第二,打破行业界限,寻求就业渠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干的是啥不能决定一切,关键是干好,出状元就是因为干得好,干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有些职位大家特别热衷,其实未必适合自己,未必能干得开心,干出成绩。有的岗位看似不太好,恰恰是自己的大好机遇。适合自己的,自己愿意付出辛勤劳动的地方,一定是有前途的好地方。

第三,勇于创业。大量自主创业的个人的存在是我们国家自主创系能力提高的基础。国家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政策、资金、技术、培训,宣传等各个方面去扶持大学生创业。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形下,勇于创业实在是值得赞美,他不仅解决了个人的问题,也创造了许多的就业机会,对国家的全面发展也是积极的贡献,社会效益非常显著。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民办高校生对自主创业更应充满信心,有这样一些优惠的政策作为保障,民办高校毕业生应可以做出更多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鲍威.民办高等教育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新市场的形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

[2]阎程.提升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4).

[3]周欢欢.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2).

[4]姜超凡,宋剑飞.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优劣势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0,(4).

[5]王碧斓.辽宁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6]潘恒曦.关于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2).

[7]林勇刚.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价值工程,2010,29(10).

[8]李源.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