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日常生活审美化谈通俗艺术的泛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日常生活审美化谈通俗艺术的泛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社会的的发展和进步,日常生活审美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雅俗艺术的区分虽具有时代性,但两者仍有着本质区别,各自的特点决定了两者将引起不同的审美心理。本文通过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及雅俗审美心理的分析,认为正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导致了如今通俗艺术的泛滥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雅俗艺术;审美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定义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个从西方引进的概念,最早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概念的是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他认为日常生活与审美的界限正在逐渐消失,日常生活进入审美的领域。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进程,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逐渐凸显。消费社会的形成,科技的进步,大众传媒的普遍,使得人们的审美活动愈加的多元化、世俗化、大众化和生活化。从过去的吃饭吃饱就好,到如今的讲究菜品的色香味;从过去的简单住房到如今的讲究室内装潢;从过去的穿衣暖和就好,到如今的讲究衣服的颜色与款式,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在被美化,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日渐模糊。

(二)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状

在国内最早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是陶东风教授,他提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问题,认为审美活动已经超出了所谓纯文学艺术的范围渗透到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但就中国目前的发展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并不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现实。美好与高雅的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需要阶级与经济的积累,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了社会中少部分人群的文化。有学者因此而否认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的存在,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必将从对现实物质的追求上升到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对美的向往是人的本性,因此,日常生活审美化将成为必然趋势。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产生的影响

第一,审美的泛化。审美,顾名思义,是指欣赏和领会事物的美,即主体对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的能动的情感观照活动,有时也泛指一切美的存在形式。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得生活与艺术的界限日渐模糊,人们的吃穿住行都与美息息相关,我们周围的事物也越来越充满艺术设计的美感。审美将不仅仅出现在对文学作品、绘画作品等的欣赏中,而可能出现在一件商品或是一个广告中。审美的泛化,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与高雅。但与此同时,审美的泛化,使人们的生活中充满美,从而降低了人们对美的感受性。

第二,审美求异心理。审美求异心理是指在对比中探索对象与对象,主体与客体,自己审美感受与他人之间的差异、矛盾、对立的心理运动与特征,又称‘对比心理’,是审美探索心理的一种恒常方式,并生发出审美求新、求奇、斥异等心态。美的泛化,使艺术走进了日常生活中,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一个本子或一支笔的设计都充满着艺术感。过多美的刺激,将使得人们对美的感受性降低,人们将不满足于现存的审美活动,而寻找更新的、更与众不同的审美对象,审美求异心理便产生了。

第三,审美的商业化。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得人们对美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也有了更多更新的需求。面对一家饭店,人们的评价将不再仅限于饭菜的口味,而提升到了对饭店档次的定位上。因此,为了迎合大众、提升自我,越来越多的商业活动有了对美的需求,审美活动也变得愈加商业化。过去的文人学者被重新定义为了传媒人,过去潜心学术的画家、作家现在也可以有自己的包装者,一个个传媒集团正在兴起和壮大。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大众消费时代的来临,审美的商业化将变得更加普及。

二、雅俗审美

(一)雅俗艺术

艺术史上存在着两类审美趣味和审美风格较为相左的艺术作品,即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对雅俗艺术的区分,学者们一直存在着争议。我认为,雅俗艺术的区分有着动态性,即在不同时代,对雅俗艺术的区分有着不同的标准,但总的来看,雅俗艺术间仍存在着一些本质差异。高雅艺术,也被为严肃艺术或精英艺术,其目的在于表现艺术本身的内在魅力,传达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具有非功利性、严肃性及深刻的思想性。与此相对应的,通俗艺术,也被称作大众艺术,它来自于民间并服务于大众。与高雅艺术相比,通俗艺术没有严格的规范体系,多以日常生活为取材,以世俗性、功利性和娱乐性为特点。

(二)雅俗审美心理阶段及特点

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审美阶段,即审美期待期、审美体验期及审美延留期。雅俗艺术的不同价值功能,决定了两者对人们精神产生的影响将大相径庭,同时,雅俗艺术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人们在对雅俗作品进行审美时,在审美活动的三个阶段上都将产生不同的审美心理。

第一,审美期待期。在进行审美活动之前,人们会对审美对象有一个前期理解,即把艺术作品的基本信息与自身的艺术常识对接起来,形成对作品的基本认识,并产生对审美对象的预期。在面对高雅艺术时,由于高雅艺术有着较深的思想内涵及较高的艺术境界,人们通常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感,对高雅艺术的审美过程也常需要审美主体调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的参与到整个审美过程中。对于通俗艺术而言,由于通俗艺术的通俗性及娱乐性,人们在面对这类作品时,心理上往往是十分放松的。通俗艺术作品创作就是为了满足普通人的种种心理需求的,因此审美者只需抱着接受的态度,等待通俗艺术的迎合。

第二,审美体验期。审美体验期是审美心理的第二个阶段。由于雅艺术的典型特征是深刻、严肃、非功利性,人们在对这类艺术进行审美时,思想境界也将被提升到另一高度。对高雅文艺的审美体验,往往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如对一幅名画的赏析,通过对名画线条、色彩、构图的直观感悟,结合对作者经历及创作意图的了解,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获得沉思或顿悟,沉醉或震撼。对俗艺术的审美则完全不同。通俗艺术来自于民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十分贴近,且由于通俗艺术的世俗性与娱乐性,对通俗艺术的审美体验多是愉悦、放松、惊奇等心理感受。如现在许多电视台的综艺娱乐节目,通过主持人对嘉宾的调侃、主持人自己的动作搞笑等方式来起到取悦大众的作用。

第三,审美延留期。审美的延留期是审美心理过程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由于高雅艺术的非功利性和非世俗性,雅审美的对象往往与人的日常生活状态有相当距离,因此,其美感也来得困难、缓慢,也较复杂,如上述的沉思、顿悟、沉醉或震撼。这种体验可能对人的心灵产生深度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或价值观。不同于雅审美,俗的审美对象往往与世俗生活直接相关,因此,其审美心理也较接近日常心理,许多就是生活心理的简单满足,如快乐或激动。在多数时候,这类审美感受琐碎、短暂、简单,并以被动接受为主,因此,俗审美带来的体验对心灵的塑造影响十分有限。例如一部经典的电影和一部搞笑的电影。经典电影需要观影者投入大量的精力思考影片所要传达的思想,体会其希望表现的情感。在这中间可能枯燥乏味,让人困惑或疲惫,但只要坚持看完整部电影,观影者必能有巨大收获,对于这部电影,也会有深刻的记忆。而对于一部搞笑电影而言,在观看的整个过程中,观影者都处于一种愉悦和放松的心态,但在看完之后,观影者甚至不能回忆起刚刚开怀大笑的是电影中的哪个镜头,其对观影者整个人生态度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与通俗艺术的泛滥

(一)审美的泛化对通俗艺术的影响

审美的泛化,使人们的生活充满艺术气息,如现在稍微好一点的餐馆或酒店,老板不仅注重饭菜的口味,同时也注重餐馆的装潢,将饭店设计得如宫殿般豪华的餐馆随处可见,还有一些餐馆或酒店将世界名画或雕塑的仿品放置于室内,以此提高餐馆或酒店的品味。从对高雅艺术的审美特点中可以看到,在面对高雅艺术时,人们往往处于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中,而审美的泛化使得这种高雅艺术带来的紧张感及距离感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这将会带给人们审美疲惫感。这种疲惫感将使得人们渴求通俗艺术带来的感官上的放松与愉悦。因此,虽然人们在思想上承认雅审美的种种益处,但在行为上却更倾向于选择俗审美,从而使得通俗艺术更受人们喜爱,也越来越泛滥。

(二)审美的求异心理对通俗艺术的影响

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得美随处可见,人们对美带来的刺激的感受性将随之降低,这时,人们需要更多更新的刺激来满足人们的审美心理。在过去,审美被认为是对美的事物或艺术品的赏析,而如今,神曲《忐忑》、网络歌曲《伤不起》,凤姐和芙蓉姐姐以及网络上的咆哮体、秋裤体等比比皆是,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过去对美的需求,而加入了求新、求异的行列中。通俗艺术本身的功利性和世俗性等特点,使得其能够满足人们的异化心理需求。因而,通俗艺术的特点以及人们的审美求异心理将使得俗审美更加泛滥。

(三)审美商业化对通俗艺术的影响

审美的商业化,使得审美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对艺术品的赏析中,而更多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通俗文艺的创作目的,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是大众文化在文艺领域的反映。通俗艺术自身的特点,将使得商业化的艺术更多的偏向于通俗艺术,即取悦大众。高雅艺术所带来的利益是十分缓慢的,对于渴望精神放松和愉悦的大众及讲求效率和利益的文化商人而言,通俗艺术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肖冠军.雅俗的消亡――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必然趋势[J].法制与社会.2009(22)

[2]罗能生.审美道德功能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2(34)

[3]吴楠楠.日常生活审美中的审美心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4]黄会林,尹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99

[5]李凤亮.文化视野中的通俗文艺与高雅文艺[J].兰州大学学报.2002:6(30)

[6]朱斌.雅俗的审美心理比较及其审美启示[J].南昌大学学报.2011:5(42)

[7]曾耀农.论审美心理过程及其特点[J].天津大学学报.2000:4(2)

[8]桂俊荣.审美与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化再思考[J].艺术百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