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宫殿式舍利函与辽国国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宫殿式舍利函与辽国国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元916年,契丹民族在我国北方辽阔的草原地带建立起了强盛的大辽帝国,它历经了200余年的辉煌,在中华文明史上上演了一幕威武雄壮的戏剧后,便悄然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然而这个创造过灿烂文明的民族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是深刻的。让我们通过一件辽宫殿式银金舍利函捕捉辽人崇佛的文化信息,追寻他们已经依稀远去的背影。

东汉时期佛陀舍利传入中国

舍利,为梵文的音译。原义为尸体或身骨。据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死后,弟子们将其遗体火化,结成了许多晶莹明亮、五光十色、击之不碎的珠子,称为舍利子,还有其他的身骨、牙齿、毛发等,也称为舍利。以后凡德行较高的僧人死后烧剩的骨齿,也称为舍利。据《大涅经》记载,佛陀是公元前544年在库系那拉(Kusinara)涅的。当时佛陀的圣骸供十方众生瞻仰了六天后,在第七日被火化。火化的火焰被清香的净水熄灭,火化处被守护七日,十方众生都前来朝拜。火化之后的佛陀舍利子经由香姓婆罗门分给以下之八个国王,即拘尸那城、遮罗颇国、摩羯陀国、罗摩伽国、毗舍离国、毗留提国、迦毗罗卫国、婆罗国。并由他们各自建立舍利塔安置供养这些佛陀舍利子。

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佛的舍利重又分成八万四千份,派出了大量僧众和信徒,分送世界各国,供人们礼敬佛祖。其中19份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均按佛教制度封装舍利函建塔供奉。而这些舍利函在

中国匠人手中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工艺精绝的辽代舍利函

此舍利函通高31厘米,长27.5厘米,为银鎏金仿木结构房屋建筑,通体錾刻纹饰,单檐庑殿式屋顶,此种屋顶样式是我国古代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唐朝时见于佛寺建筑,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屋顶由一条正脊和四条戗脊组成,垂脊间有四面斜坡,呈五脊四坡式。正脊两端饰有兽头鸱吻,屋顶四坡模制瓦拢,前端刻圆形瓦当,檐部下普柏枋刻云头如意纹。房屋前脸为对开门,门以金制,其正面上部饰连珠球路纹,下部饰以纹,门背面则以高浮雕工艺錾饰金刚立像。两扇门均以如意形合叶和主体相连,并装有对称铺首环。

舍利函后壁上部錾刻三圣图,两侧对称錾刻芍药花,下部刻《发愿文》。函的左右两侧壁分别錾刻迦涅图、《安土地真言》和《金刚经》。密函内壁顶部錾饰人形龙,龙尾自后腿下部穿过,延续了唐宋典型龙纹风格,在同时代的玉器中较为多见。佛殿后墙錾如来说法图,内壁两侧为文殊、普贤菩萨造像。菩萨头戴宝冠,身着裙袍,手持法器,怒目而立,其冠饰特征与辽代壁画所现辽贵族冠饰特征一致。各墙边缘以铆钉相接,基座为方形,四壁饰梅花纹,上部刻莲瓣纹。密函内置宝珠顶单檐四门塔,采用铸造、锤击工艺成型,由塔身、塔座两部分组成。塔身正方体,宝珠塔尖,单檐,檐柱上錾卷草纹。塔有四门,门周围有鱼子纹,门角处饰流云纹,阑额及檐下均錾棱形纹饰。门下部有象征性踏步。

塔座中心焊接有银管,内放佛指舍利一枚。舍利颜色乳黄,中空呈管状,有腊质感,此与唐朝道宣法师在《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所描写:"佛指长寸二分,内孔方正,外楞亦尔,下平上圆。内外光净,以指纳孔,恰得受指"的特征

极为一致。

金棺银椁存舍利始自唐代

舍利在佛教中视为圣物。印度佛教瘗埋舍利的方式是安置于刹中、塔上或塔基下。瘗埋舍利的葬具有函瓶、钵、罐及函棺、函塔等器具。公元1世纪前后,佛塔传入中国后,舍利的瘗埋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隋之前,大都将舍利放入石函,直接埋入塔基下的夯士之中,河北定县北魏舍利塔,河南洛阳北魏的永宁寺塔,皆用此制。隋以后塔基下开始建筑石室、地宫,最初的石室是在放置舍利的石函周围用砖砌成简陋的墓室,只稍拓宽了舍利的放置空间,瘗埋舍利的石函较前期精致,且有多重函、瓶。唐时方出现仿墓室地宫,由台阶、甬道、主室构成,而函则有多重,舍利容器发展为银椁、金棺、玉棺等。隋文帝仁寿四年诏令全国各州郡建塔时,将舍利盛于特制的J顶铜盒内,外面为石函,石函的周围砌石或以砖墙护置。函的多少没有定制:大云寺藏舍利,其容器共五重,最内是盛舍利的琉璃瓶,其外依次是金棺、银椁、鎏金函、顶石函;庆山寺石函则改为6块青石组成"释迦如来宝帐",内置银椁、金棺和盛放舍利的绿玻璃瓶。

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发现了第一枚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法门寺是文献记载的中国境内供奉释迦牟尼真身的名刹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出土释迦真身的唐代地宫。其出土的第一枚佛指影骨即装置于宝珠顶单檐纯金四门塔中,其结构和工艺特征与此塔函极为相似(见参照图一,《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彩版一二九)。该函制式还与金申《锤佛像小考》一文中的"金铜佛殿"在材质和形制上基本一致。由其精绝的锤工艺、材质和造型来看,如此高品级的舍利函,若没有辽代皇室的参与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

佛教是辽国国教

宗教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反映,契丹族原无佛教信仰,契丹人建国以后便有意吸收内地文化以收揽汉人,将佛教定为国教,大力提倡,使佛教在辽代社会迅速流传开来。

据说唐天复二年(902年),辽太祖始置龙化州(西拉木伦河上流今内蒙自治区翁牛特旗以西地方)即已有开教寺的创建。到了太祖天显二年(927年),攻陷信奉佛教的女真族渤海部,迁徙当地的僧人崇文等五十人到当时都城西楼(后称上京临潢府,今内蒙自治区林东),特建天雄寺安置他们,宣传佛教。帝室常前往佛寺礼拜,并举行祈愿、追荐、饭僧等佛事,这样,佛教的信仰就逐渐流行于宫廷贵族之间。到了太宗会同元年(937年),取得了燕云十六州(今河北、山西北部),这一带佛教盛行,进一步促进了辽代佛教的发展,而统治者利用佛教的政策亦益见显著。其后诸帝,都对佛教特加保护。在圣宗、兴宗、道宗三朝(983-1100年)中间,辽代佛教遂臻于极盛。

辽人深信佛的存在,希望透过瘗埋舍利,供奉大量物品接近佛,以得到佛的庇护。这件舍利函的面世,使我们对辽代佛教文化和佛指舍利的瘗埋制度有了更为清楚的了解。

(本文作者为中拍国际拍卖公司文宣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