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倾斜煤层采空区上覆山体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倾斜煤层采空区上覆山体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通过对变形山体的结构特征、山体稳定性的计算模式及改进措施,希望为以后改进山体的稳定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倾斜煤层;上覆山体变形;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U4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387-02

桐梓煤矿位于贵州省桐梓县楚米镇,其矿区山体发现剧烈的拉裂变形,因此,本文对变形的原因及可能失稳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合理的治理依据。

1.变形体特征的介绍

1.1 结构特征

在变形体所处斜坡为下部含煤层的反向层状结构斜坡。斜坡总体坡向大约为N21°E,在729-1150m的高程内,属于缓坡。坡度通常不会超过25°,变形多发于缓坡上的陡坡地带,坡度通常在50°左右[1]。变形体前缘的高程约为1115m,后缘高程约为1314m,最高点同最低点的差为199m,横向的宽度的为185m,纵向的长度130m,坡的平均深度约为32m左右,总体制大约是75*104m3。变形体的露地层上部大约为三叠系,岩性主要成紫红色,部分为黄绿色,在灰岩和泥灰岩夹杂少量的钙质页岩。中部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灰褐色、中间存有少量的白色灰岩。变形体下端属于二叠系上龙潭组煤系地层。岩层的产状大致为118°,超坡内倾斜。在岩体内断层在不断的发育。主要分为如下发育类型,一种为朝向陡倾坡外的节理,其坡度为298°,其他近垂体的直坡度体为陡倾角的裂缝,其形状为180°。

1.2 该山体变形破裂的特征

变形体的变形破裂主要表发生于两条裂缝地带,裂缝繁育的基本特征如表1。裂缝的整体走向为120°,与岩层的走向基本相同,其延伸长度为65-95m左右,其中最长的为120m,裂缝的发育地区,坡度陡势较为明显。

2.山体出现变形体原因的分析

近期的采煤工作量的加大,加剧了山体的快速变形[2]。含煤量较大的斜坡出现了反向层状结构的倾斜,这个结构十分容易出现倾倒弯曲及拉裂变形。在这样的地势条件下,沿着河谷的下切方向,延伸至斜坡的临空处条件出现了改善,令反倾岩层发生向河谷临空方向的倾倒-弯曲变形,造成反倾岩层向河谷的临空方向发生变形,并对言层面及陡坡外裂隙拉裂缝形成拉裂缝。

3.对变形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通过对山体变形的特征进行描述,得知山体已经处在不稳定状态。为了进一步掌握山体的稳定性,分别设计模块对其进行计算。

3.1 对山体的滑动稳定性进行分析

3.1.1计算模型的建立

根据变形体模块的特征,结合北侧破坏结构的剖面形态,设计一个稳定性的计算模型,对如下几种天气情况进行计算:暴雨、地震、天然[3]。通常采用发算法和经验类比法,对破裂体潜在滑面抗剪强度参数。滑体天然重度参数设为24KN.m-3,若是在暴雨情况下,则需要考虑1/2滑体饱水,排水效果的系数为0.6,选取水平地震系数为EQH=0.135。

3.1.2 变形体抗剪强度的计算结果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该山的变形体在自然的气候中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和地震时候处于潜在的不稳定状态。因此,在各种不利于公况组合的气候中,不宜开工,不然容易发生失稳情况,造成人员伤亡。具体的剖面计算结果如表2。

3.2 倾倒稳定性的分析

3.2.1计算模型的建立

将变形用凡倾向的结构面切割为16个宽度为L的矩形条块,根据已知的条块右侧作用力之和,对倾倒块体,将各作用力对条块右下端点取值,计算公式如下:

Pln={Prn(Hr-ΔLtanα)+Δw/2(Hsinα-ΔLcosα)}/ Hr

滑动的体块:

Pln=Prn-Δw (tanαcosα-sinα)/1-tan2α

其中:Pln、Pln分别条块右侧、左侧的作用力,Δw表示岩块的重量,H为岩块的高度,α为岩块的倾角[4-5]。

3.2.2对稳定性计算结果的分析

由于矿山的底部较为软弱,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得知,变形坡趾受到的外力令斜坡处在不稳定状态,容易出现倾倒弯曲-拉裂变形。尤其是在其剪出口位变形体陡坎一带,局部岩体松动情况较为严重,容易出现崩塌式掉落(表3)。

4.改进措施

若山体一旦发生失稳情况,将会严重危害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山体变形进行预防形式的灾害治理是很有必要的。具体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①针对层状倾倒的变形岩体,需要采取预应力锚索支档措施。②做好山坡的排水工作。③对变形体的底部可以采用适当的支撑措施。④根据浅表部倾倒拉裂危岩体,可加以SAR2型的防护网,防止危岩体的滑落。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改进山体的失稳情况必须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有关工作者不能懈怠,有加强有关的研究,尽早治理煤山的失稳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福利。

参考文献

[1] 王永刚,丁文其,唐学军等.阳坡里隧道纵穿滑坡体段变形破坏机制与加固效应研究[J].岩土力学,2012,33(7):2142-2148.

[2] 齐干,杨国兴,李兵等.古格王国遗址洞窟变形破坏模式、机制及加固对策[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41(5):1494-1503.

[3] 余胜祥,和耀林,杨世贤等.维德二级公路典型土质边坡破坏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J].中外公路,2011,31(6):81-85.

[4] 肖华波,王刚,郑汉淮等.唐古栋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及岸坡稳定性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31(11):76-80.

[5] 张国锋,曾开华,张春等.旗山矿倾斜煤夹层巷道破坏机理及支护设计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28(1):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