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植栽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植栽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利用植物这一自然界赋予人类的礼物去营造景观环境,使人们从中得到陶冶、愉悦和慰藉。

【关键词】植物;景观环境;生态功能;四季有景

初到苏州园区,上午游走周庄的我已进入疲惫的状态,走进这片由现代建筑围绕的宽阔绿地,仿佛进入梦境,顿时感觉到的是开阔、舒适、怡人。回头想想,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细想才发现,原来正是因为多姿多彩的植物的存在,发挥着它神奇的功效,展现着其独特的魅力。植物与建筑的完美结合,为城市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与活力。接下来,就实用与审美、技术与艺术的角度,浅谈一下我对植物景观的认识。

首先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植物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和谐发展中承担着重大的使命。特别是长期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日夜被钢筋水泥的丛林围绕,唯有植物可以让人体会四季的变化和生命的活力。大家熟知的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氧气,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减缓了全球的温室效应;植物还可以净化水质等。对于居住在城市的居民来说,植物保护环境的作用更是与我们休戚相关。现代城市的居住环境在不断恶化,人口密集、空气污染、无休止的噪音污染,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损害,而城市中的植物在减少环境破坏、保护人类身心健康方面默默地起着作用。就去年的清明节而论,有的市区倡导市民为了保护环境,用手中的纸钱可以交换两棵树,种在坟前,以表示对逝去亲人的祭奠,这样一举两得的行为,多多益善。还有的是跟现代的信息平台搭接,通过网络进行文明的祭奠。既时尚又环保的方式体现着人类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由此,我很欣赏奥姆斯特德的一句话:“自然是人类的‘解毒剂’,能缓解现代人的‘城市综合症’,减轻快速的生活给人带来的生存压力。”现如今日益扩大的都市,把人与郊区的大自然分离,是植物把城市、建筑和自然结合在一起,使人重归大自然的怀抱。科学研究证明,许多植物中含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的化学物质,使植物中的化学物质通过这些气体扩散到空气中,进入人体,起到防病、强身等作用。这些植物被称为保健型植物或药用植物。显然,植物在现代社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重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是:树木是一个地方经济的加速器。简言之,植物在现代社会中起到的贡献是无可估量的。

其次,从审美的角度的说,植栽设计是功能与美学的结合。它是一门视觉艺术,设计师进行空间中植物群落的布置,以达到和谐、平衡、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如果有人想设计一处美丽的景观,必须拥有建筑师和雕刻家对线条和形体的感觉和掌控能力,还必须拥有可以与画家媲美的对色彩的知识和灵感。从艺术的角度看,植物是迷人的。它品种繁多,多姿多彩。植物的干、叶、花拥有丰富多变的形态、肌理和色彩,在视觉、嗅觉和触觉方面给人提供美的享受。难怪曾有哲人说:“一花一世界,一沙一菩提”。

当我们把艺术的视角转向绿亩公园,罕见的树种与新颖的设计,让繁多茂密的植物赋予绿亩公园更多的设计层次上的美感。其使用率极高,不夸张的说,在每一株植物上我们都可以找到恒久的个性表达。植物拥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向性,一种精神,甚至可以说,拥有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当按照自己的理念设计景观时,须做到与自然同步,植物与环境的密切联系也就凸显出它的影响力,光照、土壤、湿度等因素的不同才产生了季节变化,设计师才有机会去学习并掌握四季风景的艺术,即使自然不允许我们日日观花,也可以做到四季有景。仔细观察植物在一年内的转变,才会更加欣赏四季的更迭交替。绿化虽然具有改善气候、减弱噪音、观赏娱乐等多种功效, 但不经研究、随意用外来植物进行园林绿化,长远来看,不仅不能改善环境,而且是在破坏环境。

植栽技术是一门设计四季风景的艺术。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适宜植物的生长。如果植物是人的朋友的话,那么春天就是迎接旧友的时候;夏天,植物在努力的生长和繁殖;秋天,植物颜色的变化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当寒冷的冬天到来的时候,长青植物变成了冬天花园里的脊骨和灵魂。落叶乔木的枝干,春夏隐藏在叶子的后面,现在却暴露出如画般的形态。有的植物具有装饰性的枝干,有的具有鲜艳的果实,或红或黄,经冬不凋。

植物本身给予人类美的享受的同时,我们作为大地的管理者,是时候“向下看”,看看这片生育养育了我们的土地,只有“向下看”时绿树丛荫,“向上看”时才有蔚蓝的天空。显然,作为设计师,能够欣赏植物之美,创造城市生活另一丰富层面是幸运的事,努力去营造植栽设计的更高境界。在艺术的国度,也许还可以这样说,通过种植,我们在自己土地上的工作成为了艺术,从而我们的心灵变的更加完整。

参 考 文 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J].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陈英瑾.西方现代景观植栽设计[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