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社区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长效之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要]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愿望强烈,是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城市融入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除了来自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阻碍之外,这一群体的自身素质也有待提高。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中的自身阻碍为视角,阐述这一群体在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融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社区教育在破除自身阻碍方面的优势,提出通过社区教育来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城市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缓解心理问题,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7月5日
国家人口计生委2011年10月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指出,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2.21亿。新生代农民工规模不断增加,已占农民工整体的47.0%。《报告》预测,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超过8亿,未来10年累计需转移农村人口1亿以上。这其中绝大部分是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及其下一代。他们的社会融入情况直接关系到城市化发展的进程、社会经济建设的成效。新生代农民工要融入城市社会,除了来自城市的排斥外,最大障碍就是自身素质的不足。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逐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破除城市融入的自身障碍,最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
一、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的自身阻碍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他们的融入之路却充满阻碍,制度的藩篱以及来自社会、文化的排斥使他们游离于城市主流社会之外,同时,他们自身素质的不足也进一步阻碍融入进程。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要想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必须从经济、社会生活、心理上整体融入城市并认同自身新的身份。如果说,城市未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新生代农民工似乎也未做好融入的准备。
(一)经济融入中职业期望高、人力资本不足、就业不稳定。经济融入,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的变化上。新生代农民工与农业生产方式分离,倾向于城市的生产方式;在职业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工作环境好,发展机会多,较为体面的工作,职业期望高。然而,与新生代农民工较高的职业期望相对的是自身人力资本缺失的现实。由于缺少专业技能和从业经验,他们在城市的职业竞争中还处于劣势地位,职业选择大多还只能停留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上。过高的职业期望与就业现实发生冲突,导致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更换工作。没有稳定的就业,就难以有自身的成长积累,难以有产业工人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难以有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构建。
(二)社会生活融入过程中社交局限、重物质享受、对未来缺少规划。社会生活的融入主要体现在生活方式的改变上。能够形成与当地人一致的生活方式,是城市融入的社会基础。生活方式的融入主要体现在社会交往、消费方式、闲暇时间的利用等方面。首先,社会交往中与城市居民缺少互动。因交往沟通不足而造成的社会隔阂与排斥,进一步拉大了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心理距离,从而严重影响了城市融入进程;其次,物质消费增加,精神文化匮乏。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用于享受娱乐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比例显著增加,轻视精神文化消费。而过渡的追求物质享受,易沾染不良习好,长此以往导致他们内心空虚,心理失衡,最后导致行为失范;最后,闲暇时间多用于娱乐,对未来缺少规划。新生代农民工的业余时间多用于休闲娱乐。他们中很少有人主动参加职业培训和进修来获取经验和知识,对职业培训的意义缺乏长远的认识。
(三)心理融入中自我认同困局、价值观出现矛盾、心理调试力差。所谓“心理融入”,即进城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从心理上逐步拥有市民意识,并被城市居民接受成为城市权力主体的过程。新生代农民工最终是否真正融入了城市社会,还要通过其城市身份的自我认同与价值观来考察。
众多研究表明,城市的制度壁垒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困局。身份认同的模糊使得他们在心理上强化了自身与市民的差异,对城市缺乏归属感。同时,由于自身素质的不足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易出现矛盾和偏差。“在享乐主义价值观影响下,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觉得享受才是人生的真谛,活着就是为了享受美好的物质生活,进而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毕生追求”,甚至走向歧途。此外,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调适能力差,对挫折与困难的承受力低,容易出现挫败感和逆反心理。据深圳的一项调查显示,该市外来务工群体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不乐观,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需求较大,却一直未得到满足。
新生代农民工虽然自身存在各种不足,但是他们又是一群朝气蓬勃、富有挑战精神的年轻人,他们的受教育程度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他们对未来的期望高,努力追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希望经由教育的途径增强自身竞争力,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在众多教育形式中,社区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提升自身素质的最佳途径。
二、社区教育在破除新生代农民工自身阻碍方面的优势
社区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参与社会活动的首要场域。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为社区提供教育服务的非正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教育的宗旨与人的再社会化不谋而合,其教育内容和形式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诉求,因此,在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消解内在障碍方面,社区教育比其他教育形式更具优势。
(一)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社区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一并构成了整个社会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一般来说,学校、家庭与社区是“社会化”功能的主体,且在塑造和改变人的观念和行为方面各具优势。新生代农民工已走出校门,再回到学校接受城市适应方面的系统教育不现实;也无法从家庭中学习到适应城市生活的习惯与技能。因此,能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只有社区教育。
(二)社区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人的再社会化。社区教育的宗旨在于建设社区、发展社区、消除社区的社会问题,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再社会化。新生代农民工所需的是终身的、全面的教育,这恰是社区教育的优势所在。因此,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纳入到社区教育体系中来就有了极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