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六种方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六种方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不能促进学生思维和言语能力的发展。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调动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对话的质量和效率。如何提高课堂提问效果呢?近几年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 抓“文眼”,围绕文题设计提问

文眼虽小,却是文章的精华,是作者构思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根据文章的题目提问,能达到以“问”促“思”的目的。教学时,教师可从“文眼”入手提出问题,如课文写“谁”(什么)?“是什么?”“为什么?”层层深入挖掘。

比如:看到课题《掌声》,教师可问:这是给谁的掌声?为什么要给他掌声?这掌声代表了什么?问题不多,却能紧扣“文眼”。回答这些题目学生必须带着问题认真读书,从字里行间受到启发,自己动脑分析,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问题好比是文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抓住“文眼”,问在关键,课堂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

二 扣“中心”,围绕中心设计提问

中心其实就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明白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读懂了文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紧扣课文的中心设计提问。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时,我设计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北大荒的秋天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从作者的哪些词句的描写中看出北大荒秋天的美?”“你从作者的描写中看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学生可以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 理脉络,围绕思路设计提问

文章的思路是作者写作的线索。新课标提出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找准作者的思路去理解文章,才能把文章理解得透彻。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能理清文章的脉络,学生就能顺利把握重点并理解文章。

四 解“疑难”,围绕难点设计疑问

重点词句是理解文章内容的突破口、金钥匙,教师若能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设计合适的问题,一定能引导学生有效地把握文本内容,使教学的重难点得到突破。

如教学《船长》一文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1)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哈尔威船长的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3)从中你能感受到哈尔威船长的哪些品质?这部分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一旦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就不难理解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无私无畏的精神。围绕课文的难点设计课堂提问,可以让学生分清主次,集中精力,攻克重点,化解难点。

五 牵“一发”,围绕突破口设计疑问

文本中一些关键的词、句、段,它们在文中能揭示中心或概括全文,是教学的突破口。抓住这些关键之处,就能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时,我首先设计了“送别是一艘小小的船,载着浓浓的思念。是一杯白白的酒,盛着浓浓的思念。此时此刻,李白与孟浩然即将分离,此地此景,他们心情如何?”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快速浏览,找出哪个词最能表达他们的心情?引出关键词“依依惜别”。最后让学生细读文章,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依依惜别”的分析探究,激发了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对理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就水到渠成了。总之,抓关键词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训练,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想象、细读品悟等方法就会习得这一阅读技能。

六 悟“情感”,从思想教育方面提问

文本语言是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表露。一篇文章的写作,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为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通过有关的问题设计,对学生加以引导,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如教学《鞋匠的儿子》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结合课文讨论:(1)文中谁的态度先后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参议员为什么要羞辱林肯总统?他们又是怎样羞辱林肯的?(3)林肯是怎样把所有的嘲笑声化为赞叹的掌声的?阅读提示:仔细品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参议员态度变化的词语。再找出文中林肯的语言,认真读一读、想一想:表现了林肯怎样的人格魅力?并品味他的回答之妙。学生抓住了参议员态度发生的转变:嘲笑——静默——赞叹。读懂林肯的三段话,是课文的重难点所在。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诱发学生阅读探究的热情,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林肯自信、真诚、热爱劳动者的美好品质,以及情真意切、富有张力的言辞魅力和辩论风格,从而达成言语内容与言语情感在学生心中的和谐建构。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断实践、摸索,就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教学功能,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