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考成语题干扰角度例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考成语题干扰角度例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正确运用成语是历年语文高考的考查热点,其考查形式大都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题型一般较为稳定,但考生得分情况并不理想。其实占领这一“制高点”并不难,关键要破译命题者设置的干扰角度。本文结合了2006年高考题来探寻此类题型设置干扰角度的一般规律,同学们在复习中将更有针对性。

一、望文生义

有些成语从字面上可以解释它的意思,而有的成语却不能,命题者在设题时常常故意曲解词义。例如:

1.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2006年安徽卷第2题B项)

“不容分说”,“分说”指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说明。此项想表达的意思是“不必说明的”,属望文生义。

2.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日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2006年全国卷Ⅰ第2题D项)

“功败垂成”指的是事情在接近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而不是指即将成功。

3.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2006年全国卷Ⅱ第2题A项)

这里误以为“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教训,其实该词指的是不能作为典范或法则。

二、褒贬误用

成语的感彩褒贬分明,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有区别,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有些仅一字之差,感彩却截然不同。命题者却故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例如:

1.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2006年安徽卷第2题C项)

“巧立名目”指变着法儿定出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贬义。

2.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作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2006年广东卷第3题A项)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是贬义词。

3.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2006年江苏卷第3题C项)

“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贬义。

三、不合语境

有些成语只能用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而一些考题中所选用的成语往往不符合题目所创设的语境。例如:

1.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2006年广东卷第3题C项)

“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而此项想表达的意思是“多向别人请教”,不合语境。

2.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2006年山东卷第3题C项)

“筚路蓝缕”指的是创业的艰苦,句中没有创业的意思,显然不合语境。

3.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大热点,在民众的关注下不期而遇了。(2006年山东卷第3题D项)

“不期而遇”意思是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在这个句子中,“信用政府”与“民营经济”只是两个同时出现的热点,无“相遇”之说。

四、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只能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弄错。例如:

1.培根和笛卡儿提出的科学方法论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

(2006年辽宁卷第4题C项)

“敲门砖”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对象用错。

2.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2006年湖北卷第3题A项)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不能用于表演。

3.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着人居环境。(2006年山东卷第3题A项)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到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五、相近成语误用

为了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考题往往会在理解一些成语特别是一些相近成语的细微处做文章。例如:

1.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2006年浙江卷第3题A项)

“不胜其烦”指烦琐得使人受不了。从句意来看,应用“不厌其烦”。

2.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2006年四川卷第3题B项)

“熟视无睹”的意思是经常看到却像不曾看见一样,形容对眼前的事物不关心或漫不经心。这里不是“经常看到”,而是假装没看见,应用“视而不见”。

六、自相矛盾

有些成语在运用中,它自身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前后矛盾。例如:

1.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 “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2006年全国卷Ⅰ第2题A项)

“一念之差”指一个念头的差错(引起严重的后果),从后文来看是“变废为宝”,与成语矛盾。

2.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

(2006年浙江卷第3题B项)

“宛然在目”指的是事情如同清楚地呈现于视野中。句中“我终于登上”说明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已是呈现在眼前,与“宛然(好像)”矛盾。

3.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2006年浙江卷第3题D项)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是人中才俊的代称,与前面的表述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