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情”――学生心底的声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情”――学生心底的声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职业学校的学生更应树立远大志向,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以适应社会新形势的需要。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纯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教师应用情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职生;情感;深情;激情;诗情;真情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110-01

新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职业模块”教材中,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情感教学要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从职业模块每个单元的活动编排力求与该单元“阅读与欣赏”人文主题呼应,在培养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地受到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奉献精神等的熏陶和感染。

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渗透情感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应指出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为让学生吸收健康、积极的情感,要更多的从“情”入手,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一、用深情唤醒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新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基本特点。教语文不仅是教文字,也是教文化。语文学科承担着传承文明的重任,是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

有人会说,知识不就是文化吗?其实知识并不等同于文化。许多人上了大学、研究生,甚至做了博导,但不一定说他们有文化,而只能说是有知识;有些工人、农民虽没进过大学,甚至没上过小学,但只能说他们没有知识。因为文化浸润着感情、态度和价值观,浸润着社会道德和良心,浸润着爱心和同情心。

文化性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只注重灌输书本上的知识,而不注重习染学生精神文化。就人文层面来讲,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语文教学更应为学生打开广阔的精神窗户,陶冶学生的人格精神,夯实学生做人的精神底子。

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不但详尽描述时代人情风貌,而且记录着时代的人文思想。一个“家”字,告诉我们先人凡家必养豕的社会现象。一个“安”字,告诉我们家里要有女子方为安,古代女子大多贤淑,家里有女子,这个家就会安定。孟子的“仁政”,老子的“无为”,韩非子的“法制”,无不是文学典籍所传承的文化思想。“基础模块”上册中老舍的《我的母亲》,栗良平的《一碗清汤荞麦面》,无不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为人处世美德。契诃夫的《变色龙》,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生动刻画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的人际关系。总之,一堂堂深情的语文课,学生都会受到熏陶感染。

事实证明:文化往往比知识更重要。怀着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深情来教学,在传授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与习染精神文化中把这种深情传授给学生,把这种对祖国文化的传承和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任务,从而去唤醒学生内心对语文的深情,对民族的深情,对祖国的深情。

二、师生用激情演绎语文课

语文是有生命的,其生命之根深扎生活大地,其茎承载人类文明。其果闪烁智慧的光芒。作为语文教师应用生命去经营语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启聪迪智、陶冶性灵,以大师为范、借经典为媒,让学生打破时空界限,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夯础,使学生也能享受语文的快乐,获得智慧的硕果。

我们有很多老师,上课时脸上总是挂满秋霜,目光总是游离学生。对学生询问问题,神色漠然,没有一点的怡颜笑意;对学生回答问题,情感淡然,没有丝毫的欣赏鼓励。我们的情感应当融进文本,融进课堂,或披情以入文,或入情以披文,老师与学生一起去欢乐,一起来悲伤。面对文本和学生,要能真诚地去笑,真诚地去哭。如“基础模块”上册中《一碗清汤荞麦面》,在上课时我流泪了,想到小时候第一次和母亲进城,我们共买两个包子当作午饭,母亲给我买了一个包子,自己却买了一个认为菜多肉少最好吃的肉包。今天想起来,才体会到母亲的爱与辛酸。这一滴泪水,顿时课堂鸦雀无声。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我讲出了这使我感动的一幕,同时,也让学生讲出自己感动的一幕。把生命激情融进文本中去,融进课堂教学中去,融进学生中去,在激情中付出,在激情中收获,课堂教学具有了生命的活力。

三、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诗情与美丽

语文让我们热爱生命、尊重生命,语文让我们热爱自然、敬畏自然,语文让我们珍视亲情和友情,语文让我们热爱一切健康而美丽的事物。语言学家认为,母语学习决定人一生的精神格局。汉语是我们国家五千年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载体,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肩负着这神圣的职责,教学中应努力创造适宜的语文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诗情与美丽,引导学生摒弃丑陋低俗,去与高尚的心灵对话,走向心灵的完美之路。如学校举行的“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引起了广泛反响,同学们能热情参与。

创设诗情走入语文的世界,教师的生活才会具有诗意的栖居,学生学习才会具有生命的快乐。

四、用真情让学生名记语文

对于语文教学,我更多的是把它当作生活而不是当做工作。我用最自然最真诚的态度对待它,用热爱生活的真情去热爱它。我常常把看到的、听到的最令我感动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记住别人的爱,记住该爱别人,记住让自己的生活可爱起来。我爱讲,学生爱听,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把课堂营造成心灵交流的花园,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角。我喜欢聊天式的教学,站在讲台上少,板书也不多,常常在组与组之间的过道里提出问题,特别注意学生思考没有,明白没有。距离一近,观察自然,交流方便。如遇到难掌握的知识点,学生不懂,我也不硬讲,而是想法降低难度,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并给学生鼓励,让学生感觉到每次都有收获,每次回答都有价值。

把情感融进语文教学,不仅有效地传播了知识,也把情感渗透其中,使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境界得以提升,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学》

[2]《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新大纲》

[3]《职教论坛》2008年第九期

[4]《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人教版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