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大众狂欢到全民追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大众狂欢到全民追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10年来,电视选秀节目几乎充斥着中国的电视荧屏,从打造平民偶像的《超级女声》,到刚刚落幕的《中国好声音》、《声动亚洲》,以及近期热播的《中国梦之声》、《我是歌手》、《舞林争霸》、《中国最强音》等等,可以看到大陆电视选秀节目从异军突起到遍地开花,从大众狂欢到打造专业艺术人才,选秀节目也在力求创新,探索着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今,电视选秀节目已经不仅仅是娱乐节目的代名词,它已经承载起全民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重任。

一、电视选秀节目兴起的缘由

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视娱乐节目形式,电视选秀节目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和风靡。以歌唱类、舞蹈类的选秀最为受到追捧和关注,不仅创造收视奇迹,还引发社会热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选秀节目成为全民风暴?

1.消费文化时代的来临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改变,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剧烈的变化。随着我国电视产业的迅速发展,电视开始进入了消费时代。作为电视消费的主体,观众希望在电视节目中得到轻松和休闲,缓解现实生活带来的重重压力,娱乐选秀节目正好可以满足观众的这种心理需求。

从草根选秀的造星时代,到明星参与的真人秀时代,电视综艺节目始终以娱乐大众、服务大众为制作理念。一方面,大众愿意为具有娱乐精神的选秀节目所吸引,另一方面,一些明星也愿意通过娱乐节目被观众消费,增加自己在演艺圈的知名度。

2.渴望“一唱成名”

歌唱表演为主的选秀节目,之所以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追捧,是因为它符合当今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即渴望“一夜成名”的浮躁心理。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我们生活的环境越发凸显一个“快”字,吃饭有快餐,交通有地铁,通讯有手机,上网有wifi,做生意的希望一夜暴富,普通人希望一夜成为大明星……

如今,电视已经走入千家万户,若在电视选秀节目上亮个相就有可能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于是,吃着洋快餐、哼着港台歌,自幼崇拜明星,自信有活力,喜欢展现自我的年轻一代,纷纷踏上选秀之路,希望有朝一日“一唱成名”!

3.引人入胜的赛制设置

选秀节目中“海选”、“PK”、“复活制”、“逆袭赛”等等环节的设置,具有参与性、刺激性、不确定性,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

比如,海选的舞台是开放自由的,海选阶段是大众自我意识的集中表现。通过海选,达到全民参与,全民同乐的收视效应,同时,也大大调动了观众们的好奇心和参与心理。

“PK”、“复活”、“逆袭”不仅是选秀节目的专用名词,也是选秀节目中最有看点、最具刺激性的环节。原本已经离开舞台的选手,可以通过复活赛与台上的选手进行PK,最终逆袭成功,这样的过程既精彩又励志,也是收视率的亮点。

4.人人都是裁判

在选秀过程中,观众脱离原先被动旁观的身份,成为直接参与者和评判者,通过现场投票,网络投票和发短信等多种形式,真实而直接地参与到节目中,场内场外频繁互动,选秀的最终结果与大众的民意直接挂钩,而不是由几位专家说了算。

这种可供自由宣泄和表态的参与方式,是选秀节目有超大群众基础的一个最有吸引力的因素。所谓全民总动员,人人都是裁判员。

5.歌星市场运作的历史性突破

早年的唱片公司为包装一位歌星,往往需要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造星过程,难免出现对市场反响预估失策的情况。选秀节目的出现,使唱片公司制作人直接走进大众,通过节目的直观感受,迅速发掘歌唱新星,选拔受众欢迎的歌手类型,实时把握唱片市场实际操作的可能。从一定意义上说,歌唱类选秀节目是对音乐产业和演艺经纪市场的一大贡献,从而实现中国流行文化与世界流行文化的对接。

二、我国目前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现状

1.从贴牌生产到引进国际版

国外选秀节目早于国内,从其发展规律来看,欧洲最先出现电视真人秀节目,随后美国开始模仿,日韩学欧美,港台学日韩,大陆学港台,越南泰国学大陆。我国选秀节目的初级阶段,就是从模仿开始,很多选秀节目说白了就是山寨的,即“贴牌生产”。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为了节目的效果更加贴近原版,近几年来,各大电视台纷纷不惜重金购买国外选秀节目的版权,从节目策划、包装设计、舞台背景、点评嘉宾等,甚至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原版完全一致。这种“外来和尚好念经”的引进模式,一方面提高了节目的成功率,另一方面,也为选秀节目的本土化操作提供可能。

引进国际版节目一览表

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 vs 美国《美国偶像》

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 vs 英国《Got Talent》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 vs 荷兰《The voice》

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 vs 英国《Tonight’s the Night》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 vs 韩国《I am a singer》

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 vs 美国《The X Factor》

东方卫视《妈妈咪呀》 vs 韩国《Super Diva》

东方卫视《舞林争霸》 vs 美国《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

2.不同的选秀舞台打造不一样的选手

目前,我国的电视选秀节目正呈现出百花齐放,令人应接不暇的态势。其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专业竞赛为主要目的的才艺展示节目,如《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另一类是以普通人参与为特色的海选秀节目,如《超级女声》、《中国达人秀》等。

标签:专业人才,歌唱类——《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标签:普通人,年轻人,歌唱类——《超级女声》、《快乐男声》、《花儿朵朵》、《激情唱响》、《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

标签:普通人,歌唱类,有导师组队——《中国好声音》、《中国最强音》

标签:普通人,综合类——《中国达人秀》、《中国梦想秀》

标签:专业音乐人,歌唱类——《中国梦之声》、《声动亚洲》

标签:知名歌手,观众评审——《我是歌手》,《我为歌狂》

标签:全职妈妈,歌唱类——《妈妈咪呀》、《女人如歌》

标签:专业舞蹈者,舞蹈类——《舞林争霸》、《舞出我人生》

标签:演艺明星,舞蹈类——《舞林大会》

3.遍地开花参差不齐

各大地方卫视纷纷推出选秀节目,这其中不乏雷同和抄袭的现象,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为争抢收视率,节目组邀请演艺圈当红的艺人、歌星,甚至是国际巨星作为梦想导师团,还请来亚洲知名的音乐制作人作为音乐总监,提升节目的制作水平。但有些节目盲目跟风,一味模仿,却因为资金问题,制作粗糙。更有些节目恶意竞争,出现对制作团队“挖墙脚”等现象。

三、电视选秀节目的审美探讨

观众观看电视选秀节目的过程,实质是一场审美体验。电视选秀节目终究是一场秀(show),show的本质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表达,这种表达应该具备怎样的文化属性和审美经验,值得深思。

1.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以“海选”、“全民娱乐”、“平民造星”为特征的表演类选秀节目成为当今电视选秀节目中的最大赢家。这类选秀节目产生的结果,往往并不是所谓“体制内”的精英文化的代表,而是符合大众审美口味的大众文化的代表。

大众文化趋于通俗化、娱乐化,难免流于庸俗和低级;精英文化具有专业性、指导性,但与普通大众之间存在距离感。因此,出现了专业类选秀节目《青年歌手大奖赛》得不到全民的广泛关注,而学院派的专家学者又不屑于平民选秀的不争事实。

消费型社会、多元文化的需求,决定了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势必在当今社会并存。优秀的电视选秀节目,应当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辩证统一,通过精英文化的专业水准和审美标准来引导“大众”的评判和品位。

2.草根选手与专业歌手

从近期推出的几个选秀节目来看,参与者从草根选手逐步转向专业音乐人,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音乐人才或者知名歌手成为选秀节目的主体。如《中国梦之声》、《中国好声音》、《声动亚洲》、《我是歌手》等,在参赛歌手、聘请专业导师做评委、组织优秀的音乐制作团队等方面肯花心思下功夫,得到很高的关注度和收视率。另外,改变以往专业评审为草根选手打分的惯例,而是由现场观众组成的大众评审团为专业歌手打分。

随着选秀节目的深入开展,节目的档次也在不断提升。平民选秀的初级阶段,以“竞丑、竞怪”作为收视焦点,以“看别人出洋相”为乐的审丑心态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观众愿意为高质量、高品位、以专业人士组队制作精良的节目效果买单!

3.情节雷同的故事大会

来参加选秀的选手当中,不乏面临生活困难、经济窘迫的普通老百姓、打工者,或者偏远山区的务农农民,他们为了追求梦想,坚持不懈,努力奋斗,面对挫折激流勇进,这些都是值得宣扬和提倡的精神力量。但是,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有的节目故意夸大、强调“故事描述”,将“讲述故事”成为带有一定标签性质的文化消费品。以至于每上台来一位选手,就要讲述一大段人生经历,有的甚至还特意装扮成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农民,衣着简朴,目光故作呆滞,诉说家庭如何困难,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诉说自己有多么不容易,骗取观众们的眼泪,博取评委们的同情……

情节雷同,真假难辨,设计同质化,将选秀舞台变成故事大会,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劳。

4.真唱与修声

选秀节目是真人秀节目的一种,应当真实反映节目参与者的现场表演与情感表达。然而,电视是一个具有后期可编播、修改的传播媒介。电视选秀节目往往分为录播与现场直播两种形式。在录播时,为了更完美展现节目效果,某些节目往往采用修声技术,将歌手在录制现场演唱时的瑕疵掩盖掉,以至于在节目播放时,出现有别于现场演唱的录音棚的声音效果,这种做法违背观看真人秀节目的本质。到了真正总决赛的现场,选手在直播中暴露出各种走音、跑调、气息不稳定等大失水准的现象,令观众大失所望。

5.热闹的选秀舞台与荒凉的唱片业

选秀节目的热情愈演愈烈,原本在唱片业的音乐专业人士纷纷加入选秀节目的导师团和音乐制作团队,使得唱片业的人才分流,原创能力更为下降。音乐行业要繁荣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有好的原创音乐作品,而不是吃老本。改编翻唱经典老歌最多勾起怀旧之情,有些离谱的改编演唱更是对原作的不尊重。因此,选秀节目造成的繁荣景象,实质上并没有为低迷的唱片行业带来转机。

四、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之路

1.创造力是选秀舞台的核心倡导

经典真人秀节目《美国偶像》长达12季久盛不衰,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创造力。不论是电视选秀节目的运作模式,还是选秀对象所设计的选秀节目,都应该是创造力的体现。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使电视选秀的舞台充满活力。

2.打造专业产业链

严重缺乏专业资源、专业团队以及成熟的运作模式,成为制约选秀节目持续发展的瓶颈。每年有那么多选秀节目,能被观众记住的选手只是寥寥几个,他们中能够继续在舞台上散发星光,录制唱片,成为专业艺人更是少之又少。这是非常可惜的。中国需要尽快建构起强大的专业产业链,集合电影、话剧、音乐剧、唱片等不同产业链角色的整体包装,利用选秀平台,为中国的音乐产业打造优秀的音乐人才。

3.传递正能量是电视选秀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电视属于大众传媒的重要平台,诚意、纯粹是电视节目赢得观众和市场的法宝。应该摈弃过往有些程式化、模式化的设计套路,在节目设计层面、节目价值观层面和节目形态上尽量做到“求真、求善、求美”。牢记传递“正能量”才是电视选秀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五、结语

随着多年的发展,国内选秀节目的境遇犹如一辆过山车,有过大众疯狂的高潮,有过反响平平的低谷,经历了起伏和争议之后,如今的选秀节目,在节目定位、节目策划、节目宗旨上都有了更理性和严格的细化分类。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实现普通人的梦想,已经成为选秀节目的主打牌。从盲目的大众狂欢,到如今的全民追梦,选秀节目的立意和质量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全社会对选秀节目的认知也比以往多了一份理智和实际。中国选秀的舞台究竟有多大,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