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CD40L配体及血浆细胞粘附分子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CD40L配体及血浆细胞粘附分子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罗林杰 董少红 周淑英 姜昕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细胞粘附分子及cd40l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初期血浆细胞粘附分子及CD40L水平,并与健康人群作对照。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CD40L、sVCAM-1、sICAM-1分别为:10.67±1.25,20.68±0.85,25.83±2.01;正常对照组CD40L、sVCAM-1、sICAM-1分别为:3.25±0.92、6.87±1.63、4.16±1.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细胞粘附分子及CD40L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近年来的研究提示炎症与免疫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炎症反应的激活可能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Naghavi M提出冠心病易损患者的概念,指出了预防心肌梗死及突发性心脏事件的新方向 [1,2] 。人们对易损斑块、易损血液、易损心脏3个方面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CD40L信号通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主要细胞成分如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等炎症反应调节。在CD40L信号途径中,CD154是激活此途径的主要配体,故CD154又称CD40配体(CD40L)。后者进一步产生一系列的炎症反应,促进粘附分子产生。然而,对sICAM-1、sVCAM-1、CD40L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的研究仍不深入,本研究旨在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sICAM-1、sVˉCAM-1、CD40L水平,以探讨其内在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1月~2004年1月在我院住院和体检的患者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纳入标准: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按WHO标准1980年)。对照组32例,为无心血管疾病、心电图无异常者,包括冠脉造影正常者。剔除标准:合并感染性疾病如严重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胆道感染、高热以及运用炎症抑制药如非类固醇类镇痛剂、类固醇和鸦片类药物等,恶性肿瘤、肾衰、风湿病患者;对照组剔除服用ACEI、阿司匹林、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者。

1.2 方法 (1)标本的采集及保存: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入院时立即采取肘静脉血,对照组患者空腹12h于清晨采取肘静脉血,采血6ml/人,抗凝管4℃避光保存;(2)实验材料:FITC标记的鼠抗人单克隆抗体CD40L、VCAM-1、ICAM-1及溶血剂均购自美国Pharmingen公司,流式细胞仪采用Becman Coulter altra;(3)标本的处理:按所检测指标CD40L、VCAM-1、ICAM-1分管,加入溶血剂3ml,混匀,4℃静置5~10min,1200rpm离心5min,弃上清液;加入PBS3ml,混匀,1200rpm离心5min,弃上清液;加入相应单抗于每管中,4℃避光孵育20min,1200rpm离心5min,弃上清液,加3mlPBS漂洗2次,1200rpm离心5min,弃上清液;加2ml多聚甲醛,混匀后上机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指标用平均值±标准差(ˉx±s)表示。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两组间数据采用两样本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生化指标 研究组TG、TC等指标高于对照组,而HDL-C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2.2 分子表达 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成功检测了粒细胞CD40L、VCAM-1、ICAM-1的表达水平,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CD40L、VCAM-1、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样本t检验,P<0.01。见图1,表1。

图1略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sICAM-1、sVCAM-1、CD40L浓度显著升高(P<0.01),这一结果与LeeY等人的报道一致,表明sICAM-1、sVCAM-1、CD40L浓度可能反映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程度和稳定性状况,sICAM-1、sVCAM-1、CD40L浓度升高可能与急性心肌梗死的促发有关。有研究表明CD40L促发急性心肌梗死可能与其增加血管粘附分子的表达有关。严金松、吴宗贵报道,血清CD40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复杂狭窄情况如不规则、边缘断裂、溃疡或血栓形成等有关,与狭窄程度和范围无关 [5] 。近年的研究已证实免疫及炎症反应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 [3] ,CD40-CD40L系统作为免疫炎症反应中的细胞信息通道的关键介导因子,CD40L的高度表达会激发免疫及炎症的瀑布反应。体内及体外研究均提示,CD40信号通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主要细胞成分如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等炎症反应调节。在CD40信号途径中,CD154是激活此途径的主要配体,故CD154又称CD40配体(CD40L)。后者与CD40结合产生一系列炎性反应,包括促进粘附分子如血管粘附分子、细胞因子如白介素、金属蛋白酶、组织因子等物质的产生。

体外实验研究发现其作用机制如下:影响斑块的稳定性,人类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内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均表达CD40与CD40L,分布在班块与正常动脉交界处。途径:(1)可使粥样斑块的巨噬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在血液循环中产生多种高水平的粘附分子(VCAM-1及ICAM-1)及细胞因子(如MCP-1、IL-8、IL-1、IL-6、TNF-2等),可使多核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粘附于功能失调的冠脉内皮细胞 [4] 。促进金属蛋白酶(MMPs)的活 化及合成,MMPs降解血管细胞外的胶原蛋白,从而削弱冠脉内粥样斑块的纤维帽,粥样斑块纤维帽的削弱促成冠脉内粥样的不稳定性和易碎性斑块的破裂。(2)触发斑块破裂,通过粘附因子及细胞因子,在血管收缩途径中起启动作用,促发斑块破裂。如实验研究发现TNF-α和IL-6能诱使动脉血管收缩,临床实验发现高血压患者血液循环中有高水平的IL-β,IL-β能够提高麻醉兔的交感神经兴奋和升高其血压等等。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血浆sICAM-1、sVCAM-1、CD40L浓度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但其对冠心病临床类型的诊断以及病情严重性和预后判断的意义,尤其是对易损患者的筛选意义,尚需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Naghavi M,Libby P,Falk E,et al.From vulnerable plaque to vulnerable patient:a call for new definitions and risk assessment strategies:PartⅠ.Circulation,2003,108(14):1664-1672.

2 Naghavi M,Libby P,Falk E,et al.From vulnerable plaque to vulnerable patient:a call for new definitions and risk assessment strategies:PartⅡ.Circulation,2003,108(15):1772-1778.

3 Lee Y,Halee W,Cholles S,et al.CD40L activation in circulating platele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Cardiology,1999,92:11-16.

4 Ridker PM,Hennekens CH,Roitman-Johnson B,et al.Plasms concenˉtration of soluble inter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ar1and risk of futur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apparently healthy men.Lancet,1998,531:88-92.

5 严金松,吴宗贵,张铃珍,等.CD40L配体高表达与不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关系.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1,9:40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