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张兰普传六合大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张兰普传六合大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习武五十余年,有幸得到近十名前辈老师的传授。而这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当属唐山赵各庄的张兰普老师。从1967年初次拜访到1998年恩师过世,这三十年我一直跟张师学拳。

张兰普老师从8岁习武直到76岁去世,一生除了工作就是习武,别无所好。他先后拜李振江、宋真石、郭梦申、汪广生、李玖如为师。系统地学习了少林、形意、八卦和太极拳,且所学均能各成体系,随便拿出哪一门拳术,都能从基本功到拳套、器械、对打、技击无一不通,实是令人不由得赞叹。上世纪五十年代,张老师在河北武术界就很有名了,经常代表唐山地区参加省里和国内的各种表演和比赛,因此也就与当时很多武术名家交流技艺并成为好友,这些人有河北体委的马文奎、太原体委的张福元、邯郸的杨振基、云南的沙国政等。

张兰普老师精通内外两家武术。本篇要讲的“六合大铲”,就出自张老师早年传授的少林武功。张师的少林功夫属少林六合门,得自于河北省遵化县八间坊的李振江师爷。听张师讲,此拳始由天津蓟县盘山少林寺的圆空长老,传于盘山脚下一位叫商老时的士绅,后商氏传给了李振江。

这圆空长老武艺高强,他晚年把自己所学六合门拳术做了系统整理,并以自己的法号名之,即本门后人所传习的“圆空拳械系列”,有圆空拳一至三路、圆空棍一至二路、圆空剑、圆空刀、圆空双铲一至三路、圆空大铲(六合大铲)、圆空枪(六合枪)等,另外还传了一套武林罕见的短把链子双锤。圆空长老整理的东西,后来经他本人编著成册,刻版成书,秘传于本门传人中。我的师父张兰普先生也得到了这个传承,那是一套图文并茂的线装秘本,遗憾的是这套珍贵秘本和多幅前辈的照片,竟在中被师母当做“四旧”一把火给烧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1977年的春节,我从插队的黑龙江返家探亲,初二那天就乘火车到赵各庄去看望师父和师母。那时唐山大地震后刚几个月,师父临时在一个火车道基下搭了几间临建棚居住。棚前有一个小院子,师父当时还在井下做工,每天晚上回家教我练六合门的拳术,睡觉前就常给我讲一些以前武林中的人和事。师父说:李振江师爷当年在遵化县也很有名气,不但武功好,还擅长中医,特别擅治腿部的各种疑难疮病。师爷就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师爷给人家看病时常让师父当下手,后来就收他做了义子,并且想把自己的医术绝活也传给他,可是师父那时年轻,嫌处理病疮的活儿脏,说什么也不学,只继承了师爷的武功。师父和师爷一家感情很深,师爷过世时丧事是师父料理的,师爷走后,师父多年一直都关心照顾义妹的生活。

师父说,初那几年单位不让摆弄刀枪。赵矿的拳友们就想办法,王宝贵老师编了一套双镰刀;师父编了一套双锤。另外还拿扁担当棍耍,以木棒当刀剑练,大家说反正不能闲着,老祖宗传下的好东西,绝不能因为闹就丢了。

记得就是在那次春节期间,在那个简易棚前的小院里,师父教我学习圆空始祖传下的六合大铲,那时没有大铲,师父找来一把铁锨用它当大铲。晚上师父教我练铲,白天师父去矿里,我就在小院里用那把铁锨复习师父教的铲法。中午师母给我做饭,师母还能喝两盅酒,有时我也陪师母喝一点。那时的日子虽然简朴,但浓浓亲情至今使我不能忘怀。

六合大铲是天津蓟县盘山少林寺六合门拳械中重要的长器械套路。铲重、杆长,一端为月牙形,一端为方铲状。据传古时为僧人行路时用于防身和路见死人,挖坑掩埋尸体之用。所以大铲也可称“月牙铲”或“方便铲”。

六合大铲演练时它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操练时要求手把要活,两手要灵活倒把,铲法要多变,讲究上中下三盘攻防兼备,动作连贯,一环扣一环;要求节奏分明,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铲法精细,潇洒大气。整套大铲步法非常灵活,其步法有:击步、行步、龙形步、八卦步、套步、摆扣步等。主要步型有: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倒步、独立步等。主要技法有:拍、砸、拿、压、贴、靠、提、攉、盖、扣、戳、划、云、撩、架以及舞花等。演练时大铲指上打下、指前打后;上中下、左中右,犹如一条巨龙上下翻腾,起势磅礴。独特的演练风格,使这套大铲在本地区一直享有盛誉。

六合大铲铲谱:

01、预备式;02、二郎担山;03、铁牛耕地;04、独立横铲;05、拨草寻蛇;06、乌龙出洞;07、苏秦背剑;08、套步盖铲;09、翻身探海;10、拨云见日;11、猛虎出洞;12、鹞子钻天;13、乌龙摆尾;14、猛虎入洞;15、蜻蜓点水;16、猛虎入洞;17、龙形铲;18、苏秦背剑;19、仰身云铲;20、蒙头压棒;21、倒舞花;22、顺风扯旗;23、提步坐盘;24、鹞子钻天;25、苏秦背剑;26、大蟒翻身;27、金刚捣碓;28、行步;29、仙人脱衣;30、金鸡三点头;31、犀牛望月;32、横扫千军;33、和尚撞钟;34、喜鹊登枝;35、回身舞花;36、三环套月;37、乌云罩月;38、大蟒翻身;39、拨云见日;40、老僧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