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考政治主观题设问的变式解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考政治主观题设问的变式解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般而言,政治主观题设问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主体、指向和设问的范围。准确把握试题设问,根据设问的要求组织答案,直接决定答题的成败。

一、设问中的主体变式

主体是设问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同样的材料,同样的设问,主体不同,答题角度就会有所不同,这就是主体的设问变式。例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重视就业问题?”如果这一设问的主体(政府)更换为企业、公民等,答题的角度和内容就要相应变化。

(1)明确设问主体,整合相关主体的基础和主干知识。关注设问中的主体变式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明晰每个模块的相关主体,以主体为单位去整合相关的知识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如《经济生活》模块中的宏观主体主要有政府(国家)、企业、劳动者等,《政治生活》模块中的宏观主体主要有国家、公民、党、政府、人大、政协等;《文化生活》模块中的宏观主体则主要是包括各类性质和类型的文化。以主体为单位来整合知识体系,能培养学生迅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解题效率。

(2)关注非重点主体对热点问题的变式设问。《经济生活》中的政府、企业、劳动者和《政治生活》中的党、政府、公民等都是重点主体,除此之外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少数主体就是非重点主体。如《文化生活》中的大众文化、外来文化等。“就业问题”在政治模块中,更多关注的是党、政府、公民等重点主体,而非重点主体则易被忽略。例如这样的题目: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政协和人大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政协和人大在就业热点上是非重点主体,这样的设问让学生措手不及而导致答题失误。因此,在考试复习中要关注非重点主体对热点问题的变式设问。

(3)根据材料和设问内容本身判断非显性主体。非显性主体包括隐含主体和隐形主体。有些设问主体不是教材中出现的明确主体,被称为隐含主体。例如,“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浙江省委为什么要重视解决就业问题?”这里的省委就是隐含主体。这一设问的解答需要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去判断,寻找隐含主体所指向的教材知识中的真正主体。在一个设问中没有出现主体要素结构的情况称为隐形主体。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就业问题不但关乎生计,更关乎尊严’的道理”。这个设问本身没有主体,但是根据内容可以判断出隐形的主体是劳动者。找准这一主体是解答这一设问的关键,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二、设问中的指向变式

设问指向一般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是什么”主要是对主体进行事实分析,通过对主体存在的事实现象的分析来揭示内在的本质属性。这类设问一般以图表、漫画等形式出现,解答时要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原则。“为什么”主要是对主体进行价值(意义、影响、作用等)分析,如上述例子中分析的关于就业的社会意义,对劳动者的意义等。在这类设问中关键要区分不同性质的价值分析:作为价值分析的“影响”应该包含对不同性质的价值取向的分析,而意义分析指向的是积极、健康、向上性质的价值分析。如果不能明晰这一价值取向的差异,就会出现答题的失误。“怎么样”主要是对主体进行行为分析,通常以“措施、方法、建议、要求”等词汇出现。例如,“结合所学经济学知识,分析说明党和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当然,这个设问的解答应该建立在以主体为单位的相关基础知识之上。解题实践中常出现综合性指向的设问,这类设问常以“如何认识”“如何评价”“如何看待”等词汇呈现。例如,“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认识?”综合性指向的设问包含了事实分析、价值分析或者行为分析等多个指向,解答时要根据材料或者设问主体的具体情况,先进行指向判断,然后进行解答,避免答题要点指向的偏失。

三、设问中的知识范围变式

知识范围限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模块范围限制、知识块范围限制和隐性知识限制。模块范围的限制是最常见的,解答时要关注明确的模块知识范围要求。知识块范围限制是指设问中明确限制运用某个模块范围中的某个知识块来解答。例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大学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理由”。知识块范围限制的设问的解答首先要判断模块范围,关键是对这一知识块主体知识的掌握。隐性知识限制是一种新形式。隐性知识限制的设问中没有一般意义上的模块知识的范围限制,也不能从知识块角度去判断模块范围,只能从设问的主体本身角度去解答。例如,“从实践和理论上分析‘党和政府重视就业问题’的理由”。对这一设问的解答,就要分别从实践层面(主要是对材料呈现的事实信息的概括)和理论层面去分析。

解答政治主观题一直是考生的“软肋”,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是众多政治教师不懈努力的方向。对题目设问的准确把握是主观题解答最为关键的环节,要通过解析这些设问主要构成要素的变式,把握主观题设问的共性和规律,以期提高解题实效,提升能力,攻克“软肋”。

(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