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采用自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问卷和心理健康自评问卷,对470名高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总体倾向于自我力量归因,全体被试者在外部力量归因因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自我力量归因因素上,被试者在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指导,优化归因策略,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挫折 归因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021-02

就业挫折归因是指在遭遇就业挫折时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归因不仅影响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识,而且会影响个体后续行为的动力。归因理论认为,不同的归因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而不同的情感反应对后续行为又有不同的动力作用。如果归因积极,则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自己充满自信,提高动机水平,增强行为效能感;如果归因消极,无疑会产生消极情绪,产生自卑,降低动机水平,减轻行为效能感。当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对就业挫折进行归因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行为、情感以及心理健康。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仅可以提高高校对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的力度,同时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在陕西省某高校,以班级为单位在本科生毕业班和研究生毕业班随机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0份,其中男生166人,女生304人;本科生300人,研究生170人;平均年龄(23±1.9)岁。

2.方法

第一,自编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问卷。采用自编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问卷,此问卷是在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的基础上形成,并经过测试、信度、效度检验以及修订后完成,该问卷共12个条目,5级评分,共分为两个维度,即外部力量归因和自我力量归因。外部力量归因维度指把就业挫折问题归因于个人难以控制和改变的外在力量,主要包括家庭社会资源、用人单位的喜好、基本就业方向和状况等;自我力量归因指把就业挫折问题归因于个人可以把握和控制的内在力量,主要包括个人努力程度、能力等。两个维度各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介于0.5~0.8之间,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且在本研究中α系数为0.703。

第二,心理健康自评问卷。该问卷由SCL-90中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六个分量表组成,5级评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在本研究中α系数为0.906。

3.数据处理

所有的数据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1.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的现状

由表1可知,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挫折归因上整体倾向于自我力量归因,并且在受教育程度上,本科生的自我力量归因显著高于研究生;就业挫折归因在性别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自我力量归因t=-1.391,P=0.165>0.05;外部力量归因t=1.947,P=0.052>0.05)。

2.高校毕业生就业成败归因各因素与心理健康各因素之间的相关

由表2可知,高校毕业生的外部力量归因维度与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及心理健康总分均有显著相关;其自我力量归因维度与躯体化、焦虑、抑郁、敌对及心理健康总分呈显著相关。

三 讨论

1.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的特点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在进行就业挫折归因时,更倾向于做出内部自我力量归因,这与湖南师范学院李成齐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表明,倾向于内部归因对于毕业生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归因模式,说明他们勇于正视自己内在的不足之处,勇于自己承担责任,对于今后奋发上进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

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两个维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北京师范大学王树涛的研究相一致,究其原因,在于当今高校,女高校毕业生在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且男女高校毕业生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女性自主地位逐渐上升,因此女高校毕业生同男高校毕业生一样都能从各方面分析问题并做出解释;在受教育程度上,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在自我力量归因倾向上弱于本科生,而在外在力量归因倾向上,研究生与本科生相当,归其原因,在于研究生虽然在就业挫折归因中也是倾向于内部因素,然而研究生由于阅历、经验都比本科生要多,因此,他们在对就业挫折做出归因的时候会显得更加客观,能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做出理性解释。

2.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归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从研究结果看,如果大学生在就业挫折的外部力量归因因素上得分越高,则越感到就业挫折的原因在于家庭社会资源等外在的不可控力量,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越容易出现心理障碍;而如果大学生在就业挫折的内部力量归因因素上得分越高,则越感到就业挫折的原因在于自身等内在的可控因素,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更会高一些。本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挫折归因上以比较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归因,但部分毕业生还是会将就业挫折归因到外在家庭社会等不可控力量上。因此,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恰当的就业挫折归因训练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第一,学校要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挫折归因倾向,指导学生做出积极正确的就业挫折归因,提高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二,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归因训练,使其掌握某种归因技能,改变原来消极的归因倾向,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除此之外,高校毕业生要自觉养成积极合理的归因,以促进心理健康。第三,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开展挫折教育。就业挫折是大多数大学生都可能遇到的挫折情况,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并从课程设置、活动开展、平台搭建等多方面进行就业指导,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除此以外,学校也应积极开展大学生的挫折教育,让大学生首先能够正确地认识挫折,引导大学生认识挫折中包含的积极含义,并学会深入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中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龚丽、杨秋、李丹.大学生就业挫折归因及应对特征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2):154~158

[2]汪小明.归因理论及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启示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6):145~146

[3]李成齐.大学生归因方式及其心理健康的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2004

[4]王树涛.西南地区大学生归因方式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2):1079~1081

[5]袁贵勇.归因理论在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8(8):125~126

[6]张雯.师范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特点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2):142~143

[7]王青.大学生就业挫折与应对[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