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药疗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药疗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中药疗法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4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其中实验组给予中药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玉屏风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18%)显著高于对照组(7465%)(χ2=148948,P

【关键词】 中药疗法;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393-02

在儿科中,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患儿的抵抗力较差所致,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1]。研究发现[2]中药疗法可显著改变这一现状,本次研究对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71例患儿采取中药疗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期间共收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42例,其中男89例、女53例,年龄3-12岁,平均(789±323)岁,病程1-6年,平均(315±089)年,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分析比较。

12方法

实验组给予中药疗法(补脾益肺固本疗法):6-15克茯苓、10-15克黄芪、5-13克黄精、10-15克白术、6-10克防风、5-9克陈皮、5-9克五味子、5-9克焦山楂、6-13克鸡内金、5-9克甘草,并依据患儿的年龄和耐受力调整剂量。对照组给予左旋咪唑片进行治疗(山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7020819),两组均8周为一疗程。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情况。

13疗效判断标准

半年内未发病或者上呼吸道发病次数减少3次以上,下呼吸道发病次数减少1至2次,为显效;上呼吸道发病次数减少2至3次,下呼吸道发病次数减少1至2次,为有效;否则为无效。

14统计学意义

研究通过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的形式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采用t分析,同时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8%,显著高于对照组(74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8948,P

22两组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情况

经过治疗,两组的免疫球蛋白IgA 、IgG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

经过治疗,实验组T细胞亚群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变,且实验组的改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营养紊乱、药物、年龄及感染等因素可导致免疫功能缺陷,而该缺陷是现代医学[3]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因为T细胞功能受到影响,使得细胞的免疫功能发生异常,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而发病。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多样,但均无理想效果[4]。中医上认为发病的根本在于正气不足,以面色不华、淡白或者萎黄,自汗、纳差、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因此中医理论疗法为健脾益气和补肺固表。本次研究采取补脾益肺固本疗法进行治疗,处方中主要包括茯苓、黄芪、黄精、白术、防风、陈皮、五味子、焦山楂、鸡内金及克甘草,其中黄芪为主药,其性微温、味甘,且归脾、肺经,可达到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益卫固表、托疮生肌等效果。同时研究显示黄芪可促进正常机体抗体的生成功能,显著提高IgG水平,并对T细胞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处方中其他中药成分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从而对患儿的免疫功能起到改善效果。因此通过补脾益肺及扶正固本,可达到“邪不可干、正气存内”的目的[5]。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从7465%上升至9718%,(χ2=148948,P

参考文献

[1]王俊宏,崔丽华 益气活血运脾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9,16(6):11-14

[2]刘向亮,杨常泉,杜春燕,等 四时辨体捏脊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 四 川 中 医, 2011,29(8):119-121

[3]于忠翠 补脾益肺固本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M]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4]郭静沈阳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M]辽宁,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床概念和处理原则[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