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五十岁后再创业辛苦也甘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五十岁后再创业辛苦也甘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五六十岁,到了退休的年龄,该歇息一下了,但是,许多人还是有冲动、有梦想、有干劲,退休后,又开创了自己的一份事业。创业,难免艰辛,但也有快乐,让人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因此带来的感动和美好。

朱明瑛:倾其所有办学校

五月叶子

朱明瑛的一曲《回娘家》可谓家喻户晓,1985年,朱明瑛去了美国留学深造,十年后回到中国。其实在美国留学后期,朱明瑛已经在商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她在一家跨国公司负责远东事务,年薪七万美金。但在朱明瑛的心里,始终有一个梦想挥之不去,就是在中国办一所拥有教学、研究、展示三位一体的、代表国际一流管理水准的艺术学院。

这个始终盘旋在她脑中的想法源于她在美国的一次经历。刚到美国时,有一次朱明瑛去百老汇看歌舞剧,没想到买到票才知道是几个月以后的演出。 “正是因为整个国民的艺术素养高,才能让他们有如此广阔的文化市场。”

那之后朱明瑛就暗下决心,今后有机会,一定要在国内办一所艺术教育的综合学院,就算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她希望她的这座学院,能让中国有艺术才华的青年人不出国门,就可以学到国外最先进、最现代的东西,并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文化产业。

然而,周围的人除了儿子王珏之外没有一个人支持她的想法,儿子对她说:“妈,你做这事太正确了!如果做成,那你真是太伟大了!你相信我,我会帮你完成你的梦想!”在儿子的支持下,在美国拿高薪、做高管的朱明瑛毅然辞职回到了国内。

办学所经历的困难,一本书也写不完

办学之路充满了重重困难,比朱明瑛想象的要艰难得多。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还没有关于民办学校的政策和经验,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除了这些客观上的困难,还有来自朋友的不理解,“当时办学校,有很多人不支持。因为我们一开始就知道不可能赚钱的,但是我们要做一个未来的事业,这是不是就是理想化?别人都笑话我:‘朱明瑛,你想吃一桌菜,又养猪,又种地,等庄稼长出来,就为了这一桌莱,你累不累呀。’”

朱明瑛不怕累,因为她相信自己比别人看得远, “大家都笑话我,其实我提前看到了,给文化产业培养人才就得从小开始,从4岁开始,从幼儿到大学。办好学校当然得赔钱进去,但是我看到的是10年以后能出人才。我将我所有的积攒、我的演出费,将我所有赚到的钱放到办学上。”

投入了近一千万将一座旧楼房装修得焕然一新,走廊里全铺上了地毯,地毯下面还有一层海绵,她怕孩子们摔倒了磕着。音乐教室的四壁全部装上了吸音材料,不能影响到隔壁班上课。开设的课程逐渐丰富起来,除了普通学校开设的基础课程,还有钢琴、视听练耳、舞蹈、表演等艺术课,后来又增加了美术欣赏、围棋、国外艺术、法律等课程。朱明瑛说,经历了办学,就不会再有什么困难让你觉得克服不了了,“这里面经历的事一本书都写不完,不过现在都过去了。”

对每个孩子因材施教是朱明瑛最大的愿望,她坚持采取小班授课,每班不超过十五人。为了让孩子们多见世面,朱明瑛和老师们带着孩子满世界跑,而且每个老师都要有涉外经验。 “孩子们出国回来后,都有看不见的变化,这些东西不是拿钱来衡量的。”母校伯克利大学成为他们的合作学校,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也与他们举办过各种交流活动。

认准了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无怨无悔

只要大概估算一下,便可以算出这所学校远远没有达到收支持平的状况,每年的演出费朱明瑛分文不取,全部投入到学校里, “留着钱也没用,走了也带不走,一个人能吃多少,能喝多少?我也不爱吃肉,衣服以前的都好好的,也够穿了,儿子我也不打算给他留钱,这些年他跟着我学到的东西也够他用了。”儿子现在和她一样,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这所学校中,快三十岁的人了还没女朋友,这是让朱明瑛最操心的事。

从1980年的新星音乐会开始出名,回首自己走过的这三十年,朱明瑛十分感慨,“可能我的个性使然吧,我选的尽是些难走的路,年青时我觉得爱情至高无上,但是在生活中我以失败告终。后来我想以出国改变命运,换个活法,没想到又经历了我想不到的苦,功课苦、语言的苦、打工的苦、打拼的苦、文化的苦,最重要的苦是寂寞的苦。那个时候我觉得很失落,拼命想找到自己生存下去的意义,回国办学后,我终于找到了。我完全可以享受安逸舒服的生活,但我不想那样做,人活着总得做点事,现在我想做的每件事都做成了,再难走的路,只要你坚持走下去,就能成功。”

年过半百,开个养老院

徐家德 范韵

不买电视机买奶牛,从此走上致富路

今年65岁的潘秋胜,是上海浦东新区芦潮港镇知名度很高的女企业家。潘秋胜是土生土长的浦东芦潮港人,1964年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家乡务农。当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时,36岁的潘秋胜敏感地意识到发家致富的机遇来了。那时,电视机刚刚开始进入百姓家,是一种最时尚的紧俏商品,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要卖500元,还要凭票。她对当教师的丈夫说,我想先不买电视机,用这点钱买头奶牛,等挣了钱,再慢慢发展。在丈夫的支持下,她买回了一头怀孕的奶牛,从此走上了创业致富之路。

奶牛场扩大规模后,潘秋胜又陆续办了三个从事农林牧副渔生产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下面有果园、有鱼塘,经过几年的拼搏,潘秋胜渐渐积累了财富,成为名扬一方的女强人。

在养老事业中感受人生的快乐

2003年,潘秋胜已经拥有数千万资产,完全可以坐享其成了,她又打算开办养老院。亲友们看她年龄大了,劝她该歇歇了,特别是她的老伴王老师,更心疼地对她说: “你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孩子们都出道了,你也功成名就了,何苦还开养老院呢?”听到这些劝告,她笑笑说:“其实你们不懂我的心!”

潘秋胜说: “创办养老院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为社会做点好事,因为在芦潮港的建设过程中,拆除了很多老房子,当地年富力强的住户在外打工,留下许多八九十岁的老人,房子又拆迁了,虽然分发了新房子,但是老人们仍失于照顾。”潘秋胜心中着实不忍,在镇领导的支持下,2003年,她开办了“芦潮港秋胜养老院”。“我要用后半生的时间做好养老事业,将来,自己年纪大了,做不动了,就将这副担子交给儿子。”潘秋胜还说,这些年来,在她创办的企业中,最让她操心并有成就感的,就是养老院和入住的老人们,养老院里的老人们都亲热地叫她“老潘”。

如今,潘秋胜每天都会在奶牛场、果园、养老院间忙碌,当然,她也接受了老伴的建议,会工作也要会休息。她说,游泳是她的特殊的休息方式,她能一口气游一二千米,累了,能仰躺在水面上休息。

就是这样一个孜孜以求、勤奋朴实的现代新农村企业家,拥有着三个“300”:养殖业和果园有300亩土地,奶牛场有300头奶牛,

养老院里有300位老人入住。当别人问起潘秋胜,什么让她最开心时,她的眉宇间流露出一种舒心的坦然,语气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我感到做养老事业最开心!”

78岁老工程师和他的胶囊公寓

小乐

今年78岁的黄日新退休前是华北电力设计院的一名热能动力装置高级工程师。2010年3月,黄日新将自己设计的胶囊公寓在六郎庄组装起来后,引起了社会关注。

2008年上网时,黄日新看到了日本胶囊旅社,一个单人床大小的格子间里放着上下铺。后来黄日新了解到80后大学毕业生在唐家岭的生活状况,6个人住在10平方米的房子里头,连窗户都没有。黄日新很受触动,一心想设计一种类似胶囊旅社的住房。

2009午,黄日新开始进行选地和建造,当时为了找一种防火墙设备,走了10多个建材商店,做了一次次的实验、筛选和定位。家人开始都不同意黄日新的做法,孩子们都说,爸爸你这么大年纪了,又不缺钱,这不是干傻事嘛!不过,黄日新没听劝,目前已投入了二十多万,而他和老伴每月的退休金加起来才只有五千兀。

对于胶囊公寓,社会上也有反对的声音,说胶囊公寓像监狱。黄日新说:“我设计建造这些公寓不为赚钱,只为找出解决毕业生过渡性住房的办法。把钱投在这上面我心里高兴,在科研上我能找到自己的乐趣,如果成功了,得到社会的认可,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就算失败了,对后代也是个教训。”

美国老夫妇的中国图书馆梦

Wendy

2006年,美国人吉姆和妻子来到北京市通州区,并在这里定居。之前吉姆曾多次来中国做项目,并深深地喜欢上了中国,他们还成了通州英语角的“铁杆”外籍志愿者。

两个老人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在中国开一家公益性质的图书馆。从2006年开始,他们四处找开图书馆的处所,直到2009年,还没有结果。7月,75岁的劳伦生了重病,女儿朱蒂流着泪问中国朋友小方, “如果我妈妈死了,通州有火化的地方吗?”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小方,他和其他几个志愿者一说,大家又上路了,这次,他们找到了一个印刷厂里的一间屋子,以四万元租下,房子虽年久失修,但是所有的人都很兴奋。劳伦很快恢复了健康,朱蒂为图书馆起名为“纽带中英文图书馆”。2009年11月15日,两位老人梦想的图书馆终于成为了现实。如今,图书馆越来越红火。

给中老年朋友的创业提醒:

1 确定创业的内容,可延续自己的爱好,完成自己的心愿,亦可行善举。

2 在爱好、投入、赢利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

3 争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4 适当的时候,也要放松、休息和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