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的中国明代绘画精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的中国明代绘画精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馆藏有200多幅中国绘画,时间跨度为从10世纪到20世纪晚期,其中大多为明、清年间的作品。

博物馆收藏的第一批中国画是于1924年获得的,是明代早期宫廷画家夏葵的一幅难得的立轴作品以及龚贤(1619~1689年)的卷轴作品。1926年,该馆获得一对描绘古代琴棋书画四艺的大幅作品《四艺图》,为Guy Mitchell所捐赠。20世纪20年代,Charles Fabens Kelley(1885~1960年)为亚洲藏品馆馆长期间,博物馆对中国绘画品的收藏在1929~1941年中断。1941年,博物馆从纽约的Tony&Company手中购得包括明末画家程嘉燧《名士抚琴图》在内的一组扇画。馆藏两幅唐寅卷轴作品中,题名为《竹香炉》的第一幅卷轴作品也是从该渠道获得。在CharlesFabens Kelley的后继者Jack sewell(1958~1989年)担任馆长期间,馆藏品剧增。Jack Sewell为艺术学院购买了绝大多数在当时最为重要的中国画藏品。

馆藏的这对1926年获得的设色绢本立轴《四艺图》,获取于Yamanaka公司,分别描述了书画鉴赏和书法写作的场景,呈现了文人雅士庭园环境中欣赏传统艺术形式的情景。其所描绘的人物、家具器物及庭园景致都极具欣赏价值。该类作品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属于模仿宋代“精致缜密”院体风格的贵族美术。这种过分注意细节的风格被认为源于宋代的宫廷和贵族人物画。当时的画师多受聘于王宫贵族之家,画作多为装饰、赏玩之用,画师常无留款的习惯,画工精致细腻,色彩丰富,题材也多是日常生活人物、动物等。这种院体风格在明代早中期获得了复兴,从该两幅作品也可见一斑。它们曾被理查德・伯恩哈特(Richard Bamhart)在1995年的Dallas艺术博物馆中冠以“大明帝国画家”的作品加以展览。

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藏品中,明代浙派的作品为数极少,近期所获两件画作扩大了该主题藏品的收藏。其中一幅水墨设色绢本立轴被认为是戴进早期的作品,暂命名为《道仙围棋山水图》,作品描述了一农人观看两高士下棋的场景。该画卷从画面构成上看,继承了宋画传统,采用南宋边角构图,但宋画中重要的留白空间以及丰富的暗示性,在这里几乎完全消失。笔墨苍劲浑厚沉郁,画风写意粗放豪迈,侧重全局结构,表现了南宋院画所未见的活泼气氛,是浙派的典型作品:陡峭的悬崖几乎完全占据画面的左侧,人物形象与画面构成的自然环境相融合,注重情节性和生活情趣,画面远景与中景或前景之间顺着画面作上下排列,并不具有前后的空间深度关系。山石f岩,树木郁郁葱葱,营造了一派悠然闲适的隐士围棋生活场景。这种对于故事性或趣味性情节的喜好,为明代的时代特性,整个画面独具个性的自由笔触及人物形象的趣味性表现则体现了戴进的笔墨风格。画卷右上方边缘部分简单署了画家的号“静庵”“戴进”的印章款于其后,没有题写诗文。

近期所获第二幅浙派立轴作品是由Dr.Edmand Lewis捐赠的,暂命名为《二琴士风景图》。作品描绘了坐于柳树下的两琴士:画中一人端坐于太师椅中听坐在几凳上的朋友抚琴,一仆人立于其旁捧一古琴静候。画卷似乎是描述琴士嵇康和阮籍,他们是生活于4世纪的“竹林七贤”中的两个。嵇康善弹琴,以弹《广陵散》著名;阮籍也善弹琴,自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从柳树上的新叶和背景中的梅花可以看出时值早春。此类题材在15世纪(这两幅作品的可能创作时间)的吴派和浙派画家的作品中广为流行。从这两幅作品带有日本传统风格的装裱以及缺少中国收藏者的印章来看,数个世纪来应一直被收藏于日本。

艺术学院藏明代画家程嘉燧的《名士抚琴图》,以平远法构图,景简意静,整幅画从构图到笔墨情趣,一望便感觉到其师法倪瓒。扇面设色金笺纸本,左上方并题“崇祯八年夏六月孟阳画于祁江成老亭时年七十有一”,加钤朱文印“孟阳”。程画营造了这样的视觉效果:远山平迤,中景中面对流水、微风的抚琴高士端坐磐石上,在若有所思、若有所闻中体悟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神性和生命状态。前景中,一苍松傲立江岸。整个画面中远景大片留白以示江水浩渺,布局稳重,境界清旷幽静,画风秀逸、恬淡,其笔墨施色以及视觉空间的营造出色地传达了物我相忘的超然气韵。此扇面小而雅致,是程嘉燧作品的特色。

艺术学院所藏苏州画家陈裸(1563~约1639年)的立轴作品《笤帚庵种芝图》,其题跋“笤帚庵种芝图”为董其昌所题,该作1990年获取于Kaikodo画廊,并题有“丁卯春王正月写似,眉公先生以寄九如之颂云,江阴老圃陈关,陈白室吴中老……”此画是作为礼物于1627年赠与晚明最重要的鉴赏家陈继儒(1558~1639年)的。陈裸所作此画仿自元代画家赵孟\(1254~1322年)的名作《鹊华秋色图》,作品采取平远法构图,描绘山东济南的鹊山和华不注山及其周围的秋天景色。作者将诸多景物安排得错落有致,把水墨山水与青绿山水融为一体,笔法灵活,画风简逸,显示出高度的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陈裸原籍苏州,其作品也不免受到16世纪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家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大师们的强烈影响,作品大多表现江南文人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

艺术学院于1951年所获沈周的水墨纸本手卷《仿倪瓒山水卷》,为1466年12月沈周40岁游石湖归舟中所作,该作用木盒保存。其时沈周乘舟从石板湖返还,为景色所吸引,即兴模仿倪瓒的笔墨神韵,抓住日出的瞬间印象,画了这一小卷并附诗一首。画中所描绘的石板湖位于苏州西南吴县,沈周倾慕那里的湖山之胜,绘写了多幅石湖山水图卷。后沈周47岁和53岁时又分别画过《仿倪瓒山水》,不过沈周所追求的审美意趣以浑厚苍郁为主,较之倪瓒,作品用笔劲强,墨色偏于浓重,更具磅礴的气势。沈周的作品《策杖行吟图》《至日闲居图》以及《秋林读书图》等中也有些用笔神似倪瓒作品之处。

从该学院所藏一幅印有伪造宋徽宗(1101~1125年间在位)署名的绢本立轴山水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17世纪早期作品的复古倾向。此幅描绘山、河、湖风光的画作1937年获于纽约TONY公司,该画仅在1938年艺术学院学报的文章上提到过一次。Charles Fabens KeHey从博物馆购买此画时信以为其出自宋代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徽宗皇帝之手。直到后来,才意识到此画是创于明代晚期的赝品。该画带有伪造的赵孟\、杨维桢、文徵明以及王世贞等杰出艺术家及鉴赏家的印章。

博物馆藏品中最好的一幅晚明作品是高洋的《怪石图》立轴,作品反映了明晚期人们对奇石的普遍迷恋。明、清两代是赏石文化的全盛时期,以记载观赏山石为主的谱、记类有十余种,对奇石的迷恋体现在该时期关于奇石的手绘插图印刷品――明代林有麟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所作《素园石谱》的出现。该书是迄今传世最早、篇幅最宏大的一本画石谱录,是一部反映古代赏石概貌的重要文献。高洋就是众多直接受木版插图书籍影响的画家中的一个,他的插图可以在胡正言和名刻工汪楷等合作创制的《十竹斋书画谱》中看到。

以上所述是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藏中国明代绘画的一部分,该学院所藏明代以前、清代以及20世纪的中国绘画作品也很多,而且这些藏品还将不断增加。总体来看,在该学院的亚洲艺术品收藏中,中国绘画作品始终占据重要的分量。

责编 雷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