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生物课堂教师提问艺术的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课堂提问环节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和理解,可以督促学生的探索、创新,激发学生的展示欲望。通过作者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和学生的有效沟通,总结了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
【关 键 词】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问
课堂提问发挥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 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教师通过适时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更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独立的积极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在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同时,不仅更好地培养了师生感情,还更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快乐学习,愿意学习,主动学习。但许多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问题:毫无疑问式的问题,无趣味性,无层次感,提问方式单一,目的性不明确等。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艺术,课前精心备课,在教学中要慎时提问,力求达到提问的最佳效果。笔者就高中生物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
一、提问环节存在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课堂提问这个环节,但很多问题并非是科学有效的。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真正落实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在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的同时,能更有效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自己和同行们多年的课堂提问进行了记录、整理和分析,发现目前的高中生物课堂提问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1. 提问过于单一简单。问题内容设置无思考性,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仅仅是一些识记型的问题,学生只凭记忆或照读教材读就可以回答。如什么叫呼吸作用?线粒体膜的成分是什么?二是提问形式平淡、乏味,如提问形式总是“……是不是……”“对不对”等。
2. 提问过于频繁。一位高中生物教师在上“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与合作”一课时,一节课共设置了十几个问题:细胞器一共有多少种?每种细胞器的名称是什么?叶绿体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功能?线粒体也是绿色吗?功能是什么?核糖体有什么功能?……“作秀”式的一问一答,课堂上看似活跃,实则效率低下。
3. 等待答问时间太短。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不够,一旦学生答不上来,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避免课堂冷场,很多情况下会急于让另一位同学来作答,甚至自问自答,并没有启发学生深入探究问题,这样反而会使学生养成思维的“惰性”。
4. 分配问题不恰当。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所提问题往往难度较大,能够引起学习成绩好或表现欲望强的学生的积极思考,但没有照顾到大多数学习成绩一般甚至比较差的学生,让整个教学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几个学生的“对话”。
二、提问环节的注意事项
课堂提问环节存在的多种问题,引发了笔者对新课程标准要求下高中生物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思考、探索和实践,并提出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一)提问要做到“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效果
如果问题太简单会使学生不屑一顾,久而久之,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如果问题过于复杂,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回避心理,影响以后课堂讨论和交流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在适当时候提出难度合适的问题,这类似摘果子的原理。所以课堂提问难度要适当,让大部分学生经过思考后才能够作答。
(二)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成功的教学需要创造一个愉快、富有乐趣的情境,让学生快乐地学,在愉快中求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幽默感,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实践证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学生当然也就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学,对学习的兴趣自然就得到了培养。如在讲授DNA、RNA和蛋白质的关系时,我们可以这样比喻:“如果说人生如戏,演员则是这部戏的灵魂,而蛋白质就是生命的灵魂。”一部精彩的戏,当然光有演员还不行,剧本的精彩程度往往决定了戏的质量和高度,DNA则是这部戏的剧本。有了剧本,有了演员,一部完整的戏,当然还离不开导演,而导演这出戏的是谁呢?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说RNA。这样情境式提问和故事性提问,学生会更容易明白三者的关系,而且乐意接受教学,课堂氛围也轻松愉快。
(三)提问要预留思考时间,并及时变更提问角度
教师提问时需有一定的时间停顿,这样做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还可以使学生对问题思考得更全面。同时学生在思考讨论时,为了开拓他们的思路,尤其是启迪后进学生,适当变换角度提出问题变得十分重要。课堂教学的提问不仅要注重基本的提问原则,还要讲究一定的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各个具体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深钻教材,了解学生,准确抓住提问点进行提问。
(四)提问要关注实际生活
中学生往往还是对身边熟悉事物所产生的问题感兴趣,他们平时自己也了解,但不怎么关注,当老师提出这个问题,逐步引导时就会使大家产生共鸣和兴趣。如在讲到转基因技术的时候,可以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如在逛超市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些转基因食品。”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很多人同学都观察到了,他们都可以举很多例子,如转基因油、玉米、大豆等,只要教师给同学们充分参与的机会,他们都会很踊跃地参与课堂,通过他们的参与答问,再一起讨论转基因食品的利弊,很多同学会更感兴趣,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传授了知识。
三、提问环节的方法举例
(一)抓住兴趣点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发生兴趣时,学习一定是积极主动、乐此不疲的。如讲基因的分离定律时,先让学生们摸摸自己的耳朵,是否有耳垂;相互看看对方的眼睛,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然后让学生们回去调查统计自己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的耳垂和眼皮性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小王的父母有耳垂,而小王却没有,为什么?王思聪是双眼皮而她弟弟却是单眼皮,这又是为什么?这样的提问使课堂氛围很快活跃起来,在求知欲的驱使下来学习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很快掌握了分离定律的知识要领。
(二)抓住疑难点提问
在难点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由难入易。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这一节为例,名词定义多、内容抽象,如果单独逐一解释名词概念,不但时间长,而且知识传授凌乱,学生越听越糊涂,对生物性状遗传是由基因如何控制,仍一知半解。所以授课时应抓住难点提问: 基因的含义是什么?基因包含的遗传信息怎样传递到 RNA?RNA 上的信息又如何传递到蛋白质?引导学生分析解答好这三个难题。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基本完成了。
(三)抓住模糊点提问
生物学的名词概念较多,有些相关的名词概念学生很难区别,进而影响教材中知识的理解。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信息反馈,准确地抓住学生认知上的模糊点,提出反思。如减数分裂这一节课后,就要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异同点进行比较。但是,通过平时作业和考试得知,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两者的本质区别还是模糊不清的,于是抓住模糊点提问:精原细胞和体细胞内部都有同源染色体,为什么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为什么经过有丝分裂得到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数目完全相同?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数目各不相同?只有把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弄清了,才真正理解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生物遗传和变异上的重要意义。俗话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每堂课的教学都必须能准确地提出适宜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提问要讲究策略与效果,不能随意提问、频繁提问、惩罚性提问,更不能偏离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提问,应该问在“点”子上。满足以上要求的提问,才能反石激浪、抛砖引玉,开阔同学们的学习思维,正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做好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刘恩山.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 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3.
[2] 汪健群. “问题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J]. 中学生物学,2003(6).
[3] 潘秀菊. 浅谈生物教学中提问的合理性原则[J]. 科技信息,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