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沙坡头区草原生态项目建设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沙坡头区草原生态项目建设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总结了中卫市沙坡头区草原生态项目建设调查结果,对草原基本建设情况、效益及取得经验进行分析,以为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草原生态;项目建设;宁夏中卫;沙坡头区

中图分类号 s81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320-02

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物质资料,也是宁夏中部干旱带和腾格里沙漠南缘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当前,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草原超载过牧、沙化、退化的现象十分突出。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宁夏自2003年5月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封山禁牧,给草原创造休养生息的机会。中卫市沙坡头区响应自治区号召实行全境禁牧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家退牧还草项目资金,通过草原围栏、补播改良等措施,对草原进行管理、保护和建设,促进草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草原植被的恢复、草原生产力的提高和当地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中卫市沙坡头区有天然草原27.67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6.73%,草场类型主要有草原化荒漠类、荒漠化草原类、干草原类和灌丛草原类,分别占草原总面积的69.700%、29.800%、0.076%和0.064%,植被盖度为15%~29%,平均产草480 kg/hm2。天然草原区气候干旱,降雨稀少,植被稀疏,年均降雨量不足200 mm,蒸发量是降雨量的10倍。

1草原基本建设情况

1.1围栏及补播建设

2003—2009年,中卫市沙坡头区共争取国家退牧还草资金10 044万元,建设草原围栏面积20万hm2,涉及香山乡、宣和镇、永康镇、常乐镇、镇罗镇、东园镇和迎水桥镇7个镇(乡),涵盖了沙坡头区有草原分布的镇(乡)。

1.2补播改良建设

多年来通过撒播、点播和条播适宜当地种植和生长的牧草种子,共计完成补播改良面积2.53万hm2。

1.3饲料粮现金补助结余资金兑付及建设

根据项目建设的要求,退牧还草饲料粮现金补助执行人均草场3.33 hm2的政策标准,采用政府补贴“一卡通”的形式,对涉及草原分布的香山乡、永康镇、常乐镇、迎水桥镇、兴仁镇和蒿川乡6个镇(乡)20个行政村3 758户16 640人进行现金补助,共兑付现金2 044.52万元,全额补贴农民。对于结余的2 608万元资金用于禁牧草原承包户发展人工种草、棚圈建设和购置饲草加工机械。8年来,共种植优质牧草3.55万hm2,建设养殖棚圈442.2万m2,购置饲草加工机械1 886台。极大地缓解了群众发展畜牧业生产中遇到的缺草、缺料、缺乏加工机械和家畜圈棚的问题,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1.4封山禁牧成效

自2003年全区实施封山禁牧工作以来,全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和全面实行草原禁牧决定的精神,认真落实各项禁牧措施,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修棚建圈、贮草备料、围栏封育,积极推行羊只下山、圈养舍饲、种草养畜等措施。通过项目支持和政策扶持,解决禁牧封育后羊只舍饲圈养无基础设施和缺草少料的问题,确保草原禁牧后羊只生产不滑坡、群众生活有保障。

2效益分析

2.1生态效益

随着退牧还草围栏工程的实施,结合封山禁牧工作,退化、沙化草原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经2004—2010年草原生产力测算分析,以荒漠草原类主要类型的天然草原产鲜草量达到1 477 kg/hm2,分别是2005、2006年的2.89倍和6.08倍;植被覆盖度达到37%,比2005、2006年增加了8%和14%。随着草原植被的恢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草原退化、沙化的势头得到一定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大雨地面流径冲刷量降低,草原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了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2.2社会效益

通过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确保了草原禁牧质量,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区域草畜资源、土地资源、人才资源的有效整合,为稳定发展羊产业,促进山繁川育、农牧互补、异地育肥养羊模式创造了条件[4]。

3取得的经验

草原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关系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在近几年退牧还草项目建设和封山禁牧工作中,取得了一些经验。

3.1积极实施退牧还草工程

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对于保护天然草场,恢复草原植被,防止草牧场进一步退化、沙化,转变广大牧民群众的生产经营观念,发展效益畜牧业,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调整,提高农牧民收入,致富达小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改变粗放经营方式造成的滥垦滥伐、超载过牧现状,以及在自然环境恶劣、草牧场逐年退化沙化严重的情况下,如何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恢复草场植被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并为提高农牧民收入奠定良好的基础[5]。

3.2因地采取不同放牧方式

根据该地区草原生态现状,在草场退化、沙化地段采用禁牧、休牧,为退化草原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原,提高单位面积载畜量及家畜生产能力,改善草群植被结构,实现草畜平衡,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有利条件,达到草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6]。

3.3有力的政策、资金支持

政策支持是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强有力手段。禁牧后羊只进行舍饲圈养,最突出的是圈舍和饲草料加工机械的问题,市草原站通过争取国家项目建设的支持,依靠项目带动,实行政府补一点、农民筹一点的形式,充分利用退牧还草项目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8年来,沙坡头区利用项目建设资金兴建的各类家畜圈舍,解决了农民群众禁牧的后顾之忧。

3.4加强技术培训

技术培训是发展畜牧业的可靠保证。针对草原禁牧后农户对舍饲养殖中出现的问题,市农牧林业局组织畜牧技术人员深入乡、村、户,大力推广饲草料制作、暖棚养殖、人工种草、疫病防治等新技术,积极推广优良种畜、优质牧草品种,引导农民群众调整畜群结构。并组织养殖户到其他地区进行参观,学习外市县的先进经验。通过技术培训和观摩学习,基本提高了广大农户发展舍饲养殖的信心,为草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整理

4参考文献

[1] 张见席,李继胜,纪爱平.岷县草原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对策[j].定西科技,2010(2):21-23.

[2] 曹秀霞,钱爱萍.宁南山区草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b12):360-362.

[3] 李月辉,肖俭 张小勤.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3):49-50.

[4] 邹刚,翟卫华.科学养畜与草原生态平衡的保护[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6):27.

[5] 纪大才.保护草原生态促进牧区经济协调发展[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5(3):35-36.

[6] 周健伟,姜雪城.宁夏全境实施禁牧,还草原绿色,改善生态环境[j].草业科学,2002,19:(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