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内蒙古腾格里地下水化学特征及高氟、高矿化水成因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内蒙古腾格里地下水化学特征及高氟、高矿化水成因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由于受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气候、径流条件及人为等因素的影响,腾格里地区不同部位形成了不同水质类型的地下水,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研究其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及演化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腾格里 地下水化学特征 矿化度 离子 成因探讨

一、前言

腾格里位于阿拉善左旗南部,区内蕴藏着丰富的芒硝、原盐、煤、铁等资源。腾格里工业园是以精细化工、煤化工及新型建材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是阿拉善盟重点打造的经济开发区,目前入驻企业40余家,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16亿元,财政收入1亿元。然而区内无可用的地表水,地下水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唯一水资源,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水质性缺水问题日益显现,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成为制约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寻找新的水源,研究地下水的分布规律、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已刻不容缓。

二、地下水分布规律及水化学特征

根据不同含水介质、埋藏条件和水力性质,区内地下水自上而下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第四系和新近系孔隙、裂隙混合承压水和新近系裂隙孔隙承压水。由于受区内地层岩性、构造、地形地貌、气候、水动力条件及人为等因素的控制,本区地下水比较复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一) 第四系孔隙潜水水化学特征

第四系潜水分布在本区南部,阴离子以S04・CI为主,HC03・S04・CI次之,阳离子以Na型为主,Ca・Na型次之,Mg・Na型少量,水化学类型为S04・CI――Na、HC03・S04・CI――Na、HC03・S04・CI――Ca・Na和S04・CI――Mg・Na型,矿化度在南侧沙漠边缘<1g/L,向北逐渐过渡到>2g/L。氟离子含量同矿化度相近,自南向北由<1mg/L1-2mg/L>2mg/L变化。由于该层水分布面积小,含水层薄,水质差,做为水源地进行集中供水意义不大,不在敖述。

(二) 第四系和新近系混合承压水水化学特征

该含水层位于第四系潜水之下,是本区主要开采层位,阴离子以CI・S04・HC03HCO3・CICI・S04渐变,阳离子以Na・Ca・MgNaNa・MgNa渐变。就分布面积而言,阴离子以CI・S04水为主,HCO3・CI和CI・S04・HC03水次之,阳离子以Na型水为主,Na・Ca・Mg、Na・Mg型水次之。水化学类型S04・CI――Na、HCO3・CI・S04――Na、HCO3・CI――Na 和HCO3・CI――Na・Ca・Mg。水分析成果见表1。

该层水虽然类型多样,但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规律,自盆地边缘向中心,矿化度由<1g/L渐变为>2g/L,氟离子由<1mg/L渐变为>2mg/L,见表2。氟离子同矿化度变化趋势相同,高矿化水区氟含量也高。

(三)新近系承压水水化学特征

该含水层位于混合承压水之下,阴离子以CI・S04、HC03・CI、CI为主,阳离子以Na、Na・Ca、Na・Ca・Mg为主。水化学类型为S04・CI――Na、HCO3・CI・S04――Na・Ca、HCO3・CI――Na 和HCO3・CI――Na・Ca・Mg,水分析成果见表3。

地下水自盆地边缘向中心,矿化度由<1g/L渐变为>2g/L,氟离子由<1mg/L渐变为>2mg/L,由于该层水埋藏深,水交替相对较弱,矿化度总体比混合水高,而氟离子布规律基本相近,见表4。

三、高矿化水成因探讨

1. 地层高含盐量是地下水高矿度的物质基础:区内新近系碎屑岩含盐量普遍较高,单孔每100克土中含盐量76.5-1185.6mg,全区平均每100克土中含盐量278.5mg,见表5、表6。

由表可见,除个别孔外,一般地层含盐量高,矿化度也相对较高,二者成正相关关系。由于溶滤作用及阳离子吸附交替的结果,地层中的盐分被转移到水中,并随水迁移并富集,使矿化度增高。各种盐类溶解度的顺序如下:CaCl2>MgCl2>NaCl>KCl2>MgS04>Na2CO3>CaS04>CaCO3,氯化物和硫酸盐首先从岩(石)土中溶解,当蒸发时,这些盐的顺序刚好相反。其次,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主要取决于盐的种类,如盐岩(NaCl)矿床内Na+及K+和CL-占优势。而在石膏、天青石、重晶石等矿床内S0-4和Ca+较多。区内沉积岩盐以前者居多,所以经过长期溶滤作用,区内地下水形成了CI・S04- Na为主的高矿水。

2. 地下水径流、排泄条件是控制矿化度的主导因素:地形起伏影响着地下水的径流及渗入补给强度,也控制着水交替强烈程度。本区地形起伏不大,由盆地边缘到中心水力坡度渐小,地下水随着水力坡度的减小径流逐渐缓慢,水交替局部处于停滞状态,盐分累积逐渐增大。其次,本区为半封闭的断陷盆地,地下水由西南、西、北向盆地中心径流,然后由东南排出区外,由于排泄断面狭窄,且基底隆起,地下水由盆地中心至排泄区径流条件渐差,局部受阻,水交替渐缓,矿化度随之增高。

3. 古地理环境也是高矿化水形成的重要因素:本区为山间半封闭断陷盆地,堆积了较厚的第三系碎屑岩和第四系松散层,在慢长的地质历史进程中,盆地呈断续间隙性沉降,地形低洼处多次形成古湖泊、沼泽等地貌形态,后因环境变迁,盆地进一步沉降,古湖泊又多次被沉积覆盖,封存了大量含盐、碱等矿物成份。后期地下水进入后,溶解了这些盐分形成了高矿化水。

4. 干旱气候也是高矿化水形成的原因之一,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仅150mm,而多年平均蒸发量高达2996mm。这就决定了本区极其干旱的气候特征,降水稀少,水动力条件差,蒸发强烈,浓缩作用加剧,致使矿化度增高。

四、高氟水的成因探讨

1. 背景岩石含氟高是形成高氟水的原因之一:氟广布于自然界中,绝对不含氟的岩土是很少见的。土壤中黏土矿物为氟源,其次,磷灰石、冰晶石和萤石是循环水中氟的主要来源。根据前人研究资料,岩石中氟含量与地下水中氟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见表7。而本地区砂岩、页岩、石灰岩及白云岩等分布甚广,因此,为形成高氟水提供了物质来源。

2. 地下水动力条件影响氟的迁移和富集:含水层颗粒越粗,水力坡度越大,径流条件越好,氟越不易富集。而本区含水层多以湖相沉积的泥质砂岩、含砾泥质砂岩及泥质细粉砂岩为主,平均水力坡度仅2-4‰,地下水径流条件差,不利于氟迁移,而有利于氟富集。

3. 地下水化学成份制约着氟的迁移和富集:

(1) 弱碱性水有利于氟的富集,本区地下水pH值均大于7,见表8。弱碱性水可使铝硅酸盐矿物溶于水,促使含氟硅酸盐矿物溶解,使岩石中的氟溶出。因此,pH值越高的地下水越有利于氟的富集。相反,在pH值低的酸性水中,氟离子与氢离子生成氢氟酸,氢氟酸溶解二氧化硅及硅酸盐岩石生成气态的氟化硅,使地下水中的氟减少,不利于氟的富集。

(2) 本区水中氟常以NaF形式存在,所以HCO3-Na型、CI・HCO3- Na型水有助于氟从岩石或土壤中溶滤及稳定的存在于水中,地下水中氟的富集与CI-、HCO3-离子含量呈正相关趋势。

(3) 地下水中氟含量有随硬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钙是氟在水中富集和迁移的障碍,由于氟离子(F-)和钙离子(Ca2+)能形成难溶的氟化钙(CaF2),其反应式为2F-+Ca2+CaF2,而本区地下水Ca离子含量较少,因此不易形成氟化钙沉淀使F-析出。其次,氟的钠盐和钙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不相同,氟化钙的溶解度为16mg/L,氟化钠的溶解度为42×103mg/L,氟化钠在水中完全溶解时,氟在地下水中呈离子状态,可随水迁移和富集;而氟化钙在水中溶解度很低,大部分为白色沉淀,难融于水,不易随水迁移富集,因此,钠质水有利于氟的富集,钙质水不利于氟的富集。形成了高钙低氟、高钠高氟的现象。

4. 气候条件决定了本地区高氟水的广泛性,本区处于干旱少雨和高蒸发气候条件,水交替作用弱,导致地下水在含水层中长期滞留,促使含氟矿物溶解后富集,并使风化产物中的F-和OH-之间离子交换,致使地下水中氟离子进一步富集,一般情况下随含水层埋深加大,氟含量减低。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区地层岩性是高氟、高矿化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水动力条件是高氟、高矿化水形成的主导因素;古地理环境及水化学特征是高氟、高矿化水形成的内在条件;干旱气候是高氟、高矿化水形成的外在因素。尽管有诸多因素影响,本区氟和矿化度在不同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下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水平方向:在盆地边缘补给区,由于含水层颗粒粗,水力坡度大,径流条件好,水交替强烈,地下水矿化度和氟离子含量一般都小于1g/L和1mg/L,水质好,而在盆地中心径流区和东南排泄区,由于含水层颗粒变细,水力坡度减小,径流条件变差,水交替缓慢,矿化度和氟离子含量一般都大于1 g/L和1mg/L,局部大于2 g/L和2mg/L,水质逐渐变差;垂直方向:第四系孔隙潜水由于水位埋藏浅,蒸发浓缩作用使水中盐类和氟富集,水质最差;第四系和新近系混合承压水由于不受蒸发影响,含水层颗粒较下部粗,水交替较强烈,水质较好;而新近系承压水位于混合承压水之下,含水层埋藏深,颗粒较上部细,水交替相对较弱,水质较差。

但本区地下水成因多样,成份复杂,有待在今后的开发利用中进一步研究其空间分布规律、化学成份特征、形成机制及演化过程。针对本区高氟、高矿水的化学特征,提出以下预防和治理建议:1. 加强工业“三废”排放治理,和农林业农药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染治理;2. 净化包气带,植树造林,提高土壤自净能力;3. 科学利用地下水,隔离高氟、高矿化含水层,并在适宜部位利用分层开采中氟、中矿化地下水,以加强人工水循环来净化含水层;4. 采用集中供水,划分水源地卫生防护区;5. 对于饮用的高氟水可用以下简单方法去氟①将铝化物加入水中,形成胶状沉淀物,水中氟离子取代其中的羟基(OH-),从而使水中含氟量降低;②将活性碳等吸附剂放在过滤池中,吸附水中氟离子;③也可用煮沸去氟和结冰去氟。

参考文献:

[1] 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队,1978,水文地质手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

[2] 王大纯.张人权.等,1995,水文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