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学生需求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学生需求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对于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要求。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提高重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展开研究,找出当前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以分析,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改善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使该项工作能够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管理面临来自网络的压力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同时也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众所周知,网络中蕴含着各式各样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自身想了解的内容,同时网络社交软件的使用也使得学生与他人的交流更加便捷,不得不说这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挑战。此外,网络中包含很多不正当信息,由于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很不稳定,一旦被这些信息引诱,很有可能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甚至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导致精神空虚,这些都是网络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完备

辅导员作为与学生直接接触的一线教师,主要负责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其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当前我国高校大幅扩招,学生数量与日俱增,但是辅导员数量却仍然保持以往的编制,辅导员的人数以及素质等都未达标。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高校辅导员带的学生数量远超出了教育部的规定,这无疑使得辅导员不能细致了解学生的需求,无法对其展开有针对性地辅导。部分高校由于辅导员匮乏,采用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的方式招聘辅导员,在福利待遇方面都无法与普通教师相比,致使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大幅下降,没有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做好当前的工作。

(三)高校管理体制落后

由于受到网络冲击的影响,大学生们的思想比以往活跃了很多,他们在接受新事物、挑战自我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但是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体制方面仍然比较落后,与时展不相符,这就使得思想前卫的大学生与管理体制落后的学校之间出现了矛盾。加之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之间的差异较大,受到来自社会中不良风尚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很容易出现偏激。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正处于过渡阶段,思想还很不成熟,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这些都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不对当前的管理体制做出改革,势必会造成学生管理效率的低下。

(四)社会现实导致学生心理压力增大

我国高校扩招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大学毕业生突增,就业市场中高学历人才饱和。加之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残酷的现实使得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甚至很多在校生由于该问题产生了心理问题。此外,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较弱,这些都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重视的问题。

二、改善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创新管理理念,提升学生管理工作内涵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想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必须从思想观念层面向制度要求的层面转变,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提出严格的制度要求。可以说,法制化是实现管理理念创新的最基本途径。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树立依法行政的良好观念,在对学生展开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高校管理者必须充分学习法律常识,尤其是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首先,明确方向。要想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必须引导学生理解自我管理的意义,让其认识到自身的目标与需求。其次,培养一批学生干部队伍。作为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骨干,学生干部往往为学生中表现突出的成员,他们在各项活动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作为学生干部,不仅能够贯彻执行学校的相关规定,而且可以向学校及时反馈学生需求,加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沟通。

(三)正确利用网络,加强学生管理

我们知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高校学生正处于过渡期,心理还很不成熟,高校管理工作中,必须对学生的网络运用加以管制,培养学生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随时监控学生的上网信息动向,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加以引导。

(四)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化,学生对有关就业指导的需求加剧,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以及就业指导工作逐渐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为此,高校必须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中心和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其展开及时有效地指导。

三、结语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时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做到以学生为本,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确保他们走向社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行健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