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BT之父:布莱姆.科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BT之父:布莱姆.科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晚睡觉前“挂”上bt(Bit Torrent)下载,第二天就能看下载好的电影、电视剧――这是一种很多网友都熟悉的BT下载生活。2009年12月初,国家广电总局以BT网站不具备《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为由开始大力整顿BT下载。“没有BT叫我怎么活啊?”那些天里,此话成为新的网络流行语,而网友的情绪甚至可以用悲愤来形容……同时,很多网友将目光聚焦到了BT的发明者布莱姆・科恩的身上。

上帝的宠儿

针对BT网站关停事件,布莱姆•科恩说:“对此,我真的不是很清楚,我们只专注于技术领域,而不是每一项具体技术的应用。”

从2001年BT问世,就有一种说法跟随它至今:“BT生来就有原罪,它就是为非法下载而生的工具。”布莱姆则说:“我设计BT的目的仅仅是把它作为一种内容传输协议,这个创意绝对与网络侵权无关。当然,它受欢迎的程度和扩张的程度大大超出我们每个人的预料。”

当年,布莱姆仅凭着一股纯粹的个人信念,书写了互联网世界的一部神话。凭借发明BT这项技术,布莱姆被誉为“BT之父”,与“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谷歌创始人布林和佩奇等人并列十大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人物。

在这个网络技术车轮高速飞转的年代,信息传播障碍变得越来越小。从文字、图片到音频、视频,互联网所加载的内容不再受限,这些都得益于那些先进的网络传输和共享技术的重大突破。在众多网络传播工具中,BT无疑是其中最闪亮的一颗新星。“BT的出现使整个互联网变为一个真正的信息传播平台,甚至改变了传统媒介的格局。”美国《连线》杂志这样评价BT。

互联网永远都在等待技术天才们的精彩表演。

1975年,布莱姆出生于纽约上西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像许多天才的程序员一样,童年时代布莱姆就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异秉。5岁时,他开始在父亲那款新式的Timex Sinclair键盘上学习C语言。16岁时,他已经可以用3种语言编程。

1993年,布莱姆进入纽约大学主攻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并在技术上小有成绩,特别是在网络共享技术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但由于对计算机技术过分痴迷,而对其他课程不闻不问,导致学校对他极为不满,师生间冲突不断。1994年,布莱姆终于做出了退学的决定。

1996年,布莱姆开始为大大小小的网络公司研究有关互联网应用技术的软件。之后的几年间,他不断更换工作,虽然收入不低,但工作内容都不能让他满意。1999年,布莱姆加盟了一家名为NajoNation的网络公司,开始从事他最为擅长的“网络数据分布传输技术”的研发工作。几个月后,在他的带领下,一种专供NajoNation用户共享数据的应用程序诞生了。这个程序首次使用了“种子”的概念,把每个用户作为一个传输中心,数据的上传和下载再也无需特定的服务器,而且速度高得惊人。布莱姆找到NajoNation的老板,希望把这项技术推广出去,没想到老板拒绝了他,理由是这种边缘性技术毫无商业价值。

于是,布莱姆离开了NajoNation,整天坐在家里设计所谓的“理想工具”。一次吃午饭时,全家都在观看电影《上帝的宠儿》,片中讲述了大音乐家莫扎特如何坚信上帝的指示,最终创作出一系列经典曲目的故事。这部影片让布莱姆找到了精神动力,他像着了魔一般一遍又一遍地观看这部电影,然后对他的妻子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要做下一个‘莫扎特’。”

2001年,在“莫扎特”信念的推动下,BT的Beta测试版问世了。在同年的一次Linux开源软件大会中,他的BT软件首次亮相。试用时,那些热衷于免费软件的Linux极客惊喜地发现,在传输百兆以上的大型文件时,BT的速度要比普通的ADSL快上千倍,而且使用的人数越多,种子就越多,速度也就越快,因此数据传输不再受带宽和流量的限制。极客们如获至宝般争相下载BT软件,并把它作为传播Linux和大型程序的主要工具。

2002年,在一场黑客论坛上,布莱姆公开了BT的所有源代码,表示希望以开源的方式让BT更加完善。这一举动让BT声名大噪,使用人数成倍增长,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BT的使用人数就超过了2000万人。一时之间BT成为下载MP3、电影、游戏、软件的首选软件。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他终于向人们证明,他就是下一个“莫扎特”。

自闭症患者

BT的成功让布莱姆的知名度迅速攀升,“BT之父”的头衔似乎预示着一条金光大道摆在眼前。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处境却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美好。在开发BT的几年间,这项技术没有为他带来一分钱的收入,而他仅靠用户的一点点捐赠和在网上出售印有“BT”字样的T恤衫勉强维持生计。

布莱姆的好友、当地著名的技术杂志《NeedToKnow》主编丹尼•欧布恩说:“几年前,没人知道他研究的BT能不能用,谁也不明白他所说的BT是个什么东西。大家不怀疑布莱姆是个技术天才,但多数人不过是想看看BT如何失败,然后取笑他一番。”

“我从不担心BT的命运,只是希望人们将之用于正途。”布莱姆在接受当地的技术评论网站Slyck的采访时说道,“就像预先编写的游戏程序,只要慢慢玩下去就不会错过精彩的结局,就算游戏结束后,我依然还有机会。”

当各大媒体都在为“BT效应”大做文章时,布莱姆保持了沉默。他的妻子描述道:“布莱姆每天的生活就如同一杯‘白开水’。早上起来后,他先去做早餐,再把孩子们送到学校,然后回到他的电脑前,看看自己的PayPal的账户上又存入了多少美元,最新的BT用户数量又增加了多少。午餐后,他就在房前的花园里散步,有时灵感来了会突然回到电脑前打上几行程序,有时会在花园里一直呆到晚餐。他在晚上打一会儿电脑或是看看电视,高兴时与孩子们玩一阵,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的确,在妻子和孩子们眼中,他就像是一个毫无趣味的居家男人。

他本人也曾透露,他就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并有轻微的抑郁症,不擅长与外人打交道,只喜欢独处。

其实,早在大学期间,对程序的痴迷就让布莱姆过着这种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在翻了很多心理书籍后,给自己做了一个判断――得了自闭症。这也是他刚读两年大学就决定辍学的原因之一。后来,他曾对《商业周刊》说,如果有机会重来,他连高中的时间都不愿浪费,应该早就辍学去开发程序。

而布莱姆在数学方面的天赋,则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学一年级时,有一次考试,他做完第一道题就交卷走人,拒绝做剩余的49道题目,他说因为那些只是第一题的简单变形而已。

布莱姆在编程方面的天赋同样惊人。还在大学时,布莱姆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一个计算机讲座,主讲人是来自著名的贝尔实验室的巴特•塞尔曼。布莱姆问了塞尔曼许多问题,这给塞尔曼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塞尔曼决定,向这个年轻人提供一个暑期实习的机会,并向他介绍一种软件中的新算法。但布莱姆却兴味索然,自顾自地离开了。几周后,他找到塞尔曼说自己找到了一种比那种算法快100倍的方法。

更愿意编写电脑程序

随着BT受到热捧,布莱姆一直面对着冰与火般的待遇:网民将他视为“神明”,电影公司则称他为“臭名昭著的发明者”。

很快,美国电影协会也盯上了BT,协会曾经采取一些措施,企图干扰用户通过BT下载电影,但收效甚微。此后,美国电影协会曾对美国、欧洲等地的多家BT网站发讼,“海盗湾”、“TorrentSpy”等著名网站被迫关闭。布莱姆本人也曾遭到警告,原因是他曾利用BT与人交换了一款电脑游戏。

不仅如此,由于BT的应用加速了盗版传播,他时时刻刻都有被告上法庭的可能。对此,他的妻子也十分无奈:“布莱姆一开始就知道BT将面临盗版纠纷,所以他可能是BT使用者中唯一不用BT下载任何影音和非授权软件的人。他知道那些反盗版组织正在寻找机会在法律上教训他,他不想有任何把柄落入他们的手中。他观看的电影全部是从商店里买来的正版DVD,这简直太滑稽了。”

2005年7月,布莱姆以BitTorrent公司CEO的身份主动约见了美国电影协会主席丹•基利克曼。没有人知道布莱姆是如何说服基利克曼的,但会谈后基利克曼对他赞不绝口:“他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家伙。好莱坞已经认识到现在是时候拥抱这些新技术了。”

就是在这次会面后,BitTorrent公司与美国电影协会达成协议,在其网站上过滤掉所有非法盗版下载链接,并表示“将和电影公司一同努力为用户提供安全、合法的视频下载服务”。

布莱姆似乎找到了BT的盈利模式――与内容提供商合作。2006年,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与布莱姆达成协议,通过BT网络发行自己的200部正版电影、电视剧,这意味着BT将成为首个向用户提供正版下载内容的“P2P技术平台”。随后,21世纪福克斯、米高梅等也加入这一阵营。

获得各大内容提供商的支持后,布莱姆有了一个更雄心勃勃的计划,他打算开办一家在线商店,向付费用户提供视频和音频内容下载服务。

2007年,在线商店开张,当时它被视为苹果iTunes、微软Xbox在线商店的有力竞争者。不过,问题随之而来。根据规则,电视剧将在下载后的24小时到30天内自动失效,电影则只能通过微软的Windows Media Player 在线观看,以防盗版。为此,这个商店只经营了一年便黯然结束,公司为此裁员20%。

布莱姆承认,“我们对这个视频库的设计和建设都没有做好。”有分析认为,BT向用户收取的费用和广告收入不足以填补购买版权的费用,盗版的竞争也使其丧失了很多用户,所以才被迫关闭。

如今,BT的雇员仍只有30余人,是硅谷的一家边缘企业,其大部分的精力用在2008年就推出的“BitTorrent DNA”上,该服务面向企业用户,但目前仍未给公司带来可喜的商业利润。

有商业媒体评论说:“BitTorrent一直缺乏一个清晰的发展模式。此外,布莱姆也不适合CEO的角色,他更适合编写一个电脑程序。”

(无心月 中国网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