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师野学―研―用冶脱产培训模式的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的职后专业提升是保证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张家港市是全国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典型,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十分重视,在2007年,教育局就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出台了《张家港市小学教师脱产轮训工作意见》。全市所有在职在编的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师都可以带薪脱产一学期参加轮训。经过一年的尝试,效果明显,于是,推出了初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的脱产培训。在多年的实践、反思中,我们逐渐形成了“学―研―用”培训模式。该模式以“学”为基础,以“研”为手段,以“用”为目标,注重发挥教师的主体参与作用,依托素养专题、技能专题、实践课专题课程,以参与体验的形式,对义务教育学段的在职语文、数学、英语教师进行系统化培训,三者共同作用,使得培训形成一个合力,促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中螺旋上升。以下笔者以义务教育学段语文教师的职后脱产培训为例,谈谈教师的职后专业提升问题。
一、能动参与:语文教师职后培训的特质
所谓“学―研―用”模式是指,充分发挥被培训者(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以专业知识学习、专题教学研究、课堂教学实践的形式,提高其专业素养,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
(一)模型的含义
模型为两个环。外环主体为培训者(教员),内环主体为被培训者(学员)。外环的设定,立足于培训者,主要由“需求分析”“确立专题”“实施调控”和“评价反思”四个部分组成。内环是指学员的被培训过程,分三个部分:“专业知识学习”“专题教学研析”和“课堂教学实践”。
(二)培训的四大基础环节
培训的四大基础环节即外环所指的“需求分析”“确立专题”“实施调控”和“评价反思”。
“需求分析”需要了解教师的教学实践。培训者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深入了解教学现状,结合自身的经验,从各种信息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有效的需求分析,是开展培训活动的前提。
“确立主题”是要从学员的需求出发,合理选择主题。这一阶段是对接下来培训工作的规划与设计,包括培训目标的确定、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方法的选择、培训时间的安排、培训效果的预设等等。这些工作是下一阶段开展培训的蓝图,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培训的质量。
“实施调控”是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培训者根据已有的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培训效果的检测,及时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微调培训过程,以期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评价反思”是培训的反馈过程。对于培训者来说,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需要对被训学员进行跟踪调查,评估培训的效果,总结培训经验,且对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寻求更好的培训模式,为下一期的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三)培训的三大板块内容设计
培训的三大板块即内环所指的“专业知识学习”“专题教学研析”“课堂教学实践”。
“专业知识学习”包括的内容很多。它以理论学习为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语文学科知识、语文学科相关教学理论等,以丰富学员的知识储备。
“专题教学研析”根据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热点、难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堂教学实践”注重提高实践能力。它既给学员提供实验的阵地,也能检验培训的效果。
从“学”到“研”到“用”是学员培训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学员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也是学员主动发展的过程。
二、螺旋式提升:语文教师职后培训的策略
培训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于“教师发展”,国内学术界大致有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种是专业取向的教师发展,亦即教师专业发展;另一种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与批评,进而确立一种生命取向的教师发展。”[1]“学―研―用”培训模式注重体验,把促进教师全面、健康地成长作为培训的目标。
传统的培训往往停留在“你讲我听”的层面。这种缺少参与的培训,教师成了旁观者,效果是很不理想的。自21世纪以来,教师的培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外铄”走向“内发”,越来越多的人呼唤和关注个体生命的内在成长,强调教师在持续的教育体验、实践和反思中自主习得。[2]“学―研―用”培训模式充分重视被训教师的参与体验。
(一)导学、互学、自学三“学”夯实基础
教员授课、专家讲学、外出观摩构成导学的基本模块。培训者挑选本市优秀的骨干教师担任专职教员,带领学员解读课程标准,按章节、分板块进行教材梳理,传授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技能,同时聘请本市名师为兼职教员,上示范课、公共课(文学鉴赏、教育科研、教师礼仪、班主任工作、儿童心理等专题讲座),答疑解惑,互动对话。此外,组织学员外出参加观摩活动,要求学员了解专家的风格,如解读于漪、窦桂梅、周益民、王崧舟、贾志敏、薛法根等名师的教学风格、成长经历,听有准备的课,听课前先熟悉教材,设想“如果我上,会怎样设计”。有了课前的思考,每次听课就变成了与上课教师的“同题异构”。观摩回来后,学员之间再交流评课,深入剖析。
互学指同伴互学。培训者把一个培训班的学员,分成4~5个学习小组,不管是教学研讨、小组磨课、评课,还是主题沙龙、微格研究等,经常采用小组合作体验式培训模式。小组成员相互学习,合作交流,能激发学习热情,点燃思维火花,释放智慧潜能。
在“导学”“互学”的同时,提倡学员的自我修炼,即要利用课余的时间,自我学习,做反思型教师。开班之初,培训者为每位学员开出书目菜单,有必读书目,如《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人性的弱点》《小学课堂管理》等,也有选读书目。每月召开读书会,分享读书心得,促使学员自加压力,多阅读,多反思,多总结,多寻找“我”与优秀教师的差距,以实现自我超越。
(二)专题研讨、案例研究、微格研究三“研”深度剖析
专题研讨、案例研究、微课展评三结合,使学员经历“研究―行动―思考―发展”的过程。如果说“专题研讨”能让学员系统地掌握某一类教学的具体方法,做好大方向上的把控,那么“案例研讨”“微课展评”则是聚焦教学的某一细节,仔细分析,深度挖掘。
专题研讨,即围绕某一课程内容确立专题,用一周的时间进行研讨。例如小学语文的说明文教学培训:首先,教员介绍说明文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挑选一些典型课例,指导说明文教学该教什么、怎么教;接着,选定一课教学内容进行练习,包括个人独立备课、小组研讨、全班交流和修改教案等环节;然后,每组选若干名教师去基地实践上课;最后,评课研讨,再次修改教案,并总结反思,撰写教后小记、案例分析或教学随笔等。
案例研讨,即以课堂实践为基点,采用观摩研讨的形式,着力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某些具体问题。
微格研究中的“微格”,是指精微的课堂解剖、细致的分析研究。有时是一节课的一个环节、一个片段;有时是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有时是板书的设计、教学语言的锤炼;等等。例如在研究“课文中的插图如何运用”这个主题时,教员先让学员个人思考,再选取一节课,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模拟教学,最后大家对比、交流得出到底该如何使用插图。
(三)研讨课、实习课、考核课三课学以致“用”
“用”是培训效果的检验,所有学习环节最终都要回归到运用上。把学到的理论、学科方面的知识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提高学员的综合素养,促进学员的快速发展。培训期间,学员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运用,在不断循环打磨的基础上,每天都在实现着螺旋式成长。
一是基本功天天练。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教学基本功非常重要。我们提出了苦练教学基本功,狠抓五项基本功,即两字一话、讲述、媒体制作、解题命题、写作。研究表明:“有目的地对一种技能进行练习,不仅能够提高操作水平,而且还可以减少由记忆和认知加工的局限所带来的限制。能力和与生俱来的才能虽然重要,但是任何一个人要达到专家水准必须在某一领域经过持久、高强度的训练。”[3]因此,我们每天安排固定的基本功训练时间,每月都进行一次过关考核。
二是课堂实践常常磨。提升每个学员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我们培训的主要目标,因此,我们为学员提供了许多课堂教学实践机会,研讨课、实习课、考核课相结合,达到了一学期人均上15节课以上。密集的课堂实践,使学员虽然离开了自己任教的学校,但没有离开课堂。
三是评估反馈形式多。培训中我们很重视反馈,且形式多样。例如课堂教学实践,我们有教员和导师评,学员互评、自评。除了经常性的讲评外,还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考核。考核小组成员对学员的课堂教学进行打分,并记录于学员成长档案。每一期培训结束,我们都进行为期两年半的跟踪回访,并形成制度。
三、反思中前行:语文教师职后培训的思考
叶澜教授提出:“‘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不是外铄的,也不是内发的,人的发展只有与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实现。”[4]几年的培训实践,验证了“学―研―用”培训模式对教师发展的作用。培训的实施帮助教师在理论与实践间建立了有效链,使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而更新对教育教学的认识,重塑了他们对教学与自身的认识,从而实现了个性化的发展。同时,培训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一)把握“学―研―用”培训模式的深浅度
在脱产培训中,教师的基础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员在实施过程中把握好培训的深浅度,保证能让基础好的教师“吃好”,让普通教师“吃饱”。这一目标要求教员在培训过程中更要注重分层实施,进行个性化培训,对教员的要求比较高。
(二)完善“学―研―用”培训模式的效果评价
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学员的过程性发展,积累了学员的成长资料,归档于成长档案袋中,一个学期培训结束后我们会实施两年半的跟踪回访,以此了解学员培训的效果。今后,我们要不断完善这一评价体系,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客观性。
参考文献:
[1] 阮成武.中国当代教师发展研究的理论创新[J].课程・教材・教法,2012(10):103.
[2] 洪早清.教师专业成长:认同、养成、生发 [J].课程・教材・教法,2013(12):100.
[3] [美]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第六版)[M]. 何一希,钱冬梅,古海波,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20.
[4] 叶澜,李政涛,等.“新基础教育”研究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77-78.